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提高能力和基本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中和现实生活中的比较新颖的问题。通过数学的学习和训练,在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中提高能力和基本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鼓励参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当“主角”,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一些创新的新路子,一些不完整但却显露可贵苗头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问题与想发,质疑是求异的开始,是探索真理的火花,教师一定要抓时机,给予保护,给予鼓励,决不能因为问题新奇或意外,而给予训斥或置之不理。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包含着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体现对问题经过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设置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首先要培养问题求解意识与问题分析意识。勤读书,多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多角度分析、判断;运用集体和小组的讨论,寻求多方面的考虑;培养求知欲和败不馁的勇气与毅力。其次要培养创新设计、解题的意识。提倡学习中的民主、容忍异议;肯定身边别人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从创新设计和解题中再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创新教学模式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猜测的思维习惯
  观察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对观察的现象进行适当的信息分析,也容易触发对一般结论的猜测。对深层次关系的预感,这是一种可贵的创新素质。因此,引导学生大胆预测,学会观察。
  2.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集中表现。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3.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与联系思维的能力
  当前数学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题型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学教学中每一种方法的同时,也会使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产生思维定势。同样,形成联想。类比联想、相关联系等多种联想思维方式,数学教学中同样应尽可能地进行相应的训练。
  4.引入开放题,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的参与下解决的,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形式。开放性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时的不同思路。
  5.鼓励设问解疑,培养创新能力
  大胆设问,勇于解疑是有所创造的前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设问,让学生自己发问,自然地构成了循序渐进的问题链。它诱导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沿着设问、解疑的阶梯,逐步迎来胜利的曙光。勿容置疑,这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发现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而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善于联想类比,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恰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联想类比。经旧换新,这对于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起到启迪、开拓的作用。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旧知识的温故中,发现了打开新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探索知识奥妙的征途上,创造地迈开了自己坚实的一步,表现了极强的思维积极性和探索毅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7.注意情商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要完成对数学课堂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借助于情感、意志等良好的情商做中介。信心、决心、忍耐力、毅力、责任感等方面的因素对学习的动机、方法和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情商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性滋润学生,引导学生把数学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现实生活中。二是以数学自身的魅力和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愉快去感觉,使其在愉快的情绪中产生创造的信心和动机。
  四、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训练。在教给学生一般的思维方法的同时,注意寻找各种思维训练的序列,使思维训練循序渐进,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我们在各种教学中很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由于单纯传授某种解题技巧而造成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毛病。长此以往,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运算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国,坚持数学教学的时代性与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捕捉灵敏意识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漫谈数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洪良,例谈引导学生捕捉灵敏意识的方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第14期.
  [3]史义林,激发愉快的情绪,创造探究的信心和动机[J],河北教育,2012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在自己多年执教数学以来,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错误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直接给学习数学埋下了障碍。所以我认为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一些建议。  一、讲清算理是关键。  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
期刊
【摘要】教学作为一项双向互动的活动,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变得更加的复杂与特殊。怎样才能通过建立起一种提高学习效果的长效机制来保证长时间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呢?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便是这样的一种长效机制。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  教学作为一项双向互动的活动,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变得更加的复杂与特殊。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总是尽其所能地想要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自己的学生,唯恐
摘要: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必须深刻地反思。必修模块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增强选修模块的选择性;要重视让学生对化学科学整体有所了解;要重视渗透高层次科学素质教育;继续致力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化学习方式,促进教学评价的改进。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课程定位;课程改进;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8  在新课程实验第一线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并不感兴趣;只要高考时不考化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突破的机会和提升的空间,全国各地的初中学校在英语教学上跃跃欲试。但是作为英语教学的薄弱地区,农村初中英语在新课程改革之中却困难重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农村初中的教学环境都给农村英语课改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在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析,提出了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关键字  农村初中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