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发动机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kang3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汽车发动机课程应用性较强,知识系统比较的全面,对学生的综合性能力要求较高。职业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使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就可以结合职业的特点,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满足企业用人的发展需求,保持多方共赢的局面。因此,本文以汽车发动机课程为基础,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与内容,之后,根据现状,针对性的构建出科学的应用解决措施。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汽车发动机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4-0249-02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汽车的数量也呈现了逐年递升的趋势。此时,汽车数量的增长,就带动了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长,不仅如此,对于他们的技能需求也上升了一个重要的档次[1]。对于职业化的专业课程来说,也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优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增加学生技能的提升,满足社会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需求。汽车的核心就是发动机,发动机课程教学是汽车维修的重点与难点。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发动力的理论性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可以在整合的基础上,对发动机进行拆装,还需要具备发动机监测、维修、养护等方面的基本管理[2]。那么,在实践之前就需要明确原理,提高操作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可以为汽车发动机课程提供先进的实训条件,优化教学技能,将班级小型化和精简化,提升实践能力。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用路径。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实践教学比较薄弱,汽修专业理论课教材难度大,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衔接不好。鉴于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如何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提升汽车发动机课程的应用价值?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成为了当前状态下,众多学者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2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从本质上看,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属于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与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选择教学方法。
  第一,可以使用演示教学的方式。此时,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与目的,建立教学材料。例如:实物照片、录像、教学电影等都可以加以演示,在演示中大家可以看到汽车发动机课程的主要特征,保持内容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
  第二,可以使用讨论教学的方式。也就是说,教师需要结合汽车发动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与内容,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问题需要从浅显向着深入的方向进行延伸,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和实践。
  第三,仿真模拟教学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汽车仿真软件,以三维的体态,将三维的动画呈现到学生的面前,不仅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还有虚拟现实技术的延伸,可以让学生在360度的全方位中,认知每一个发动机零件,为以后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实训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根据汽车发动机课程的需要,根据企业的标准,制定任务工作单,学生可以根据实际任务,提高实训操作的力度,达到“做中教”、“干中学”、“做中会”的主要境界,在复合型的教学方式中,整合思想,加大基础建设,满足教学理实一体化的发展路径[4]。
  3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发动机课程中的应用
  3.1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汽车发动机课程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现实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加大学习方式的指导。例如:在拆卸凸轮轴及轴承盖的时候,教师需要先给学生厘清,需要准备哪些,拆装的顺序是哪些,怎么样才可以清晰的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工具或者是检查零件是不是齐全。拆装凸轮轴顺序规则,观察记号,将东西放置到合理的位置上,并且在工位上完成拆装[5]。
  3.2 讲解操作步骤要领,保持细致、规范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会决定了学生的综合性素养的高低。此时,教师需要使用规范讲解的方式,保持内容的细节性,按照一定的步骤,建立动作要领。在实施发动机拆装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应,并且放置到合适的位置,放到工作台上面,保持正确性和步骤性。
  3.3 做好示范性操作
  从当前的现状看,教师在示范汽车发动机课程实践操作的时候,需要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使用熟练的业务能力感染学生,建立榜样作用。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感知注意事项,探究故障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学会思考问题,并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6]。
  3.4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汽车发动机课程在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时候,还需要结合现实的需求,加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性,以小组的方式,相互促进,相互进步。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分析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且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综合性技能。   3.5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案例
  例如:在学习《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加大实践的力度。
  第一,需要任務导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发动不启动任务的开始,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探究燃油压力测试、连接、需要注意的地方[7]。
  第二,需要保持信息的收集。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主要就是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等内容的基础上,相互探究,加大小组之间的合作程度。在互动中,建立网络课程,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保持信息的收集和测量。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收集信息方法和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并且可以有效的分析发动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燃油压力测试步骤?等问题。
  第三,需要加大计划和决策。教师需要使用网络化的方式,使用软件模拟真燃油压力测试的过程。其次,以小组为基础,分析发动机不启动的原因,并且结合自己的认知,制定维修计划。从准备开始,到测试和现场的清理与保护,都需要思考到位。
  第四,需要实施和建立检查工作。也就是说,需要在小组基础上,使用发动机的方式,加大燃油压力测试建设。
  例如:桑塔纳2000型轿车燃油系统油压测试,首先,需要探究蓄电池电压是不是处于正常的状态。其次,需要接通点火的开关,并且分析发动机的怠速运转油压的压力值是不是300kPa的数值上。在迅速加压的时候,看数值是不是增加到了350kPa的范围[8]。然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在汽车发动机在怠速的情况下,是将油压调整到真空管的位置,这个时候,使用自己的手指,堵住另外一个管口的位置,此时,再观察油压表是不是达到了320kPa的数值。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看测试燃油系统压力是不是在正常的范围当中。分析汽车发动机在怠速的情况,一直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之后,合理的将燃油压力向上调节,并且达到真空软管的位置,这个时候,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压力处于稍微的下降状态,这个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处于0.05MPa的左右范围。
  第五,需要教师加大考核和总结。在学生各自的学习任务完成之后,需要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出一个代表,分析此时的工作总结。在这里需要探究,在此次的实践中,学习到了哪些知识,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哪些建议?在这样的针对考核中,学生就感知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发动机课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大合作的力度,保证了实践内容的衔接,保证了发动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加深了记忆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提升了汽车发动机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优势,直接了解学生对理论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专业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技能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将专业课程和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只注重技能而忽视理论学习的问题,还需要分析正确的一体化建设方式,帮助学生厘清思路。
  4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发动机课程需要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性,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整合到一起,提升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应用基础上,缩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对接,完成了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融合,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适合社会需要,探究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降低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可以迅速的进入工作岗位,满足岗位技能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芹,张瑞宾,张治龙,陈元华.“1+X证书”制度下关于“汽车评估学”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新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49):130-133.
  [2]刘宁.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029):176.
  [3]王爱国.《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以汽车发动机为例[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7(001):116-118.
  [4]魏洪英.《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与信息化,2017(20).
  [5]梁甜,石连栓,申荣卫.汽车发动机理实一体化虚拟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4):36-38.
  [6]王雪钢,郭岱乔.《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魅力中国,2017(020):155.
  [7]周超良.技工院校“汽车发动机械系统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构思[J].内江科技,2018,37(04):133-134.
  [8]叶丽珠.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154-156.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制造行业中自动化技术应用也愈加成熟,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改善、成本控制节约、生产效率提升等等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文章对自动化技术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其组成、优点以及在汽车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进行探讨,对其现状的不足以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摘要:设计了一种智能控制汽车转向信号灯,以柔性电阻式压力传感器、汽车方向转角传感器监测转向柱转动信号,通过转向控制模块辨别转向意图,控制转向信号灯的自动执行,达到因各种原因没有对汽车转向开关进行操作的补救,对道路的交通有序通行和行人安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Abstract: To design a kind of intelligent control car turn signals, fle
摘要:本文立足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方法介绍,对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控制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为保障汽车转向安全,改善汽车动力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U4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4-0224-02  0 引言  伴随着人们对
摘要:现如今,由于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促进我国自动化技术不断优化,加强自动化焊接设施已经有了明显改善,有助于机械制造行业发挥重要应用价值获取实际保障。基于此情况,将自动化焊接设施与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相互结合,提升机械制造行业中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焊接工艺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体现出准确效果,有助于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自动化技术奠定发展保障。根据自动化焊接设施的特点进行分析,有效发挥自动化焊接设施作用,促进自
摘要:汽车空调是现代汽车中的一项重要设备,通过对其进行应用,能够在汽车内营造一个舒适环境。在汽车生产期间,为了确保汽车生产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要将PLC控制系统合理应用在汽车生产中,这一方面能够提高汽车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汽车质量。下面,针对PLC控制系统在汽车空调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全面探讨,希望文中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有所帮助,促进汽车行业发展。  关键词:汽车空调;PLC控制系统;汽
摘要:中职院校中机械制图教学是对学生就業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基本课程。本文从方法、内容、能力和理解四个方面,对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状况进行了分析,从教学方法、教科书内容及教育观念的角度,提出改进机械制图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
摘要:《机械制图》是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科内容理论性、操作性都很强,传统的教学已经具备了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提高授课质量,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本文利用项目教学法的优点,以具体案例对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Abstract: "Mechanical Drawing" is a compulsory professional b
摘要: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对于新型技术的应用,使汽车拥有了更加广泛发展空间。在汽车产业的多项应用技术中,其中较为主要的是焊接自动化技术。通过对这类技术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有利于确定如何将这类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汽车产业中,确保为汽车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汽车产业;焊接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6 文献标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航运行业在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内外部贸易繁荣中的独特作用得到更为显著发挥。船舶作为航运的主要设备,适应时代发展,在技术、性能等多方面实现了升级。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提升船舶运行安全可靠性、经济运行性的重要技术。本文围绕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围绕如何保障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探讨各种保障技术的优势和实现途经。针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优化改进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机制类专业数字化产品教学模型的构建原则,机制类专业不同工作岗位知识能力的要求,通过虎钳的三维建模、零件二维工程图出图、零件工艺设计、零件工艺卡片制定、零件加工程序编写、零件仿真加工、零件实操加工、零件成品检验、虎钳总装工作任务,完成了基于PLM平台下的数字化产品设计与智能制造教学模型的构建。  关键词:教学模型;数字化产品设计;智能制造   中图分类号:TP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