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方法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ko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分析后进生的厌学心理表现,找到矫正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情感,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厌学心理;矫正办法;求知兴趣;求知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2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142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能否使后进生尽快地转化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导致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很多,后进生的厌学心理、兴趣缺乏、情感缺失等方面成为制约后进生不能尽快转化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找到解决办法,采取有效的途径,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后进生的厌学心理表现及矫正办法
  (一)后进生厌学心理的主要表现
  1.对于学习往往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这些学生思想懒惰,缺乏进取心,把学习当做一项沉重精神负担。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动应付,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自觉性;学习消极应付,缺乏独立性。
  2.面对学习困难畏惧回避。这些学生面对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退避三舍。课堂上害怕教师提问问题,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能够回答的问题也不敢表露,对那些一知半解的问题更是望而却步。
  3.思想产生厌倦感。这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不能认真完成作业,表现出一种厌倦心理。对学习的对抗态度,导致了这些学生成绩日渐下滑,以至于跟不上课。
  4.心理上出现自卑。这些学生由于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佳,于是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以至于缺乏毅力,经受不住学习上的波折,一旦考试出现失意,就会萎靡不振。
  (二)厌学心理的矫正办法
  1.激励理想,循循善诱。要改变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必须先解决他们的厌学心理。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励他们热爱学习,追求上进,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唤醒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因。课堂上,教师要倾注自己的爱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让这些后进生,在心中感觉到教师都是一视同仁的。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循循善诱,要低起点,低要求,充分考虑到这些后进生的接受能力,让他们能够跳一跳摘桃子。课下,教师要多与这些学生交流,肯定他们在学习中的进步,发现他们生活中的优点,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在生活上是他们的亲人,学习上是他们的师长,思想上是他们的导师,从而对学习树立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习,对待生活,从心理上克服厌学的心理。
  2.指导学法,激发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是因为他们基础差,缺乏学习的方法。他们在学习时不愿意动脑筋,不愿意思考,喜欢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他们缺乏灵活的头脑,积极的思维,再也不敢面对复杂的学习内容。对此,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对这些学生进行耐心启发,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让这些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很多学生基础差,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课上要降低问题的难度,给这些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喜悦,收获学习的成功。只要这些学生有进步,教师就要及时表扬,哪怕是学习中的一点点亮点,教师也一定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挖掘,让这些学生看到希望。
  二、培养求知兴趣,满足心理需求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学业能够成功,都希望获得成功的喜悦。但是成功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艰辛的付出。后进生成为后进生,很多情况下是他们不愿意付出,而付出的过程中又没有一点点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兴趣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付出的乐趣,这样能让后进生在求知的乐趣中收获学习的幸福。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者,对学生的缺点往往批评多、指责多,使得学生产生压抑的心理。学生每次考试进步不大,而教师又发现不了他们学习中的长处,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希望,看不到成功的前景,于是就会出现思想自卑、缺乏自信心的情况。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满足他们被尊重的心理。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解决疑难。后进生思想上缺乏信心,学习行为上懒惰学习过程中处处遇到问题,很多问题又难以逾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设计课堂的问题,让后进生能够接受。在课下辅导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倾向于后进生,多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惑让他们对解决疑难问题充满信心。
  再次,满足上进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进步。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渴望自己取得一点点成绩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发现他们学习中的进步之处,及时表扬,让他们喜欢授课教师,喜欢所学的课程,从而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三、激发求知情感,增强学习自信心
  情感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就能使学生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这种情感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的情感上,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成效。对后进生,教师要倾注关爱,循循善诱。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堂堂吸引学生,课课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后进生潜在的能力释放出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转化后进生,教师要把“爱”的阳光撒进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位后进生都能够树立学习的信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非常重要。  关键词: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 设疑解惑  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现象。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无精打采、没有兴趣、课堂困倦的局面。那么,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就成了教师关注的主题。  一、抓住特点激发兴趣  首先,兴趣的激发是学习的前提,激发兴趣
传统的“内容-形式”二分法存在着无从确切解说的困难.参照中、西方历史上的层次划分法,艺术品由外而内可以区分为风格层、媒介层、物象层、认识评价层、哲学意味层,它们各自
小说批评方式运载着文人的审美理想和社会诉求,小说文体地位的飙升,冲击着传统的小说批评方式格局。清末民初的小说理论家大多未能脱离传统文论的轨辙,传统文论的阐释方式仍为他
2007年12月6日下午,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发展部人力资源专家安妮·卢比安斯卡女士、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艾琳·邓斯坦女士应邀来江汉大学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卢比安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心房肌是否存在钙调蛋白(CaM)含量和mRNA表达的改变,同时比较左右房心肌CaM含量的差异。方法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术中体外循环开始后立即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与现代文化场域及相应的知识话语的建构密切相关。白话文运动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权确立的标志。"厥维科学"是"五四"文学最核心的理念。"经典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