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初步感知和理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感知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有一定的大小,形状,数量和方位的存在。我有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当幼儿感受玩滚皮球的乐趣时,我有意识的以幼儿的兴趣为契机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找到能滚动的东西。在幼儿充分感知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发现能滚动的物品上都能找到圆形。在捡落叶的活动中练习点数一定数量的树叶,在洗手喝水环节引导幼儿观察对应现象,一个小朋友一个水杯一条毛巾,并通过一一对应比较知道毛巾,水杯,一样多。吃午点吃橘子是可以帮助幼儿感知一个橘子有许多瓣组成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我还运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丰富数学经验。孩子们从家里拿来各种盒子,看到各式各样的盒子和孩子们的热情我意识到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于是我以幼儿的兴趣点为切入点,引导幼儿在一系列的玩盒子活动中自主探索,积极的思维,为幼儿创造自己发现学习内容的机会。
  二、在愉快的游戏中感知数学
  小班幼儿尤其喜欢运动,而数学知识的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到体育游戏中,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即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的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因此我将数学知识和体育游戏相结合开展了“开火车”的游戏。我带着孩子们边唱开火车的歌曲自然进入开火车环节,小朋友们一个一个纷纷从四周跑来变成一个大火车。我说“变变变,大火车变成小火车,变成5个车厢的小火车幼儿就5个小朋友在一起开着小火车四处跑。幼儿根据老师提示的小火车车厢的数量找相应数量的幼儿一起做开火车游戏。我还利用这一环节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前面有谁,后面有谁帮助幼儿感知方位。幼儿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充分感知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5以内的量,及方位关系。
  三、创设能与幼儿对话的数学环境,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感知理解数学
  我在创设数学环境的过程中不仅限于在环境中体现数学教育目标,而是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起来,在与环境对话的过程中感知数学概念并实现多种目标的达成。如在互动墙“宝宝进步大”的墙饰中幼儿赋予自己“小花,毛毛虫,柳条”等不同身份将自己的小照片贴在自制的墙饰上。每当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有进步时自己的小花就会长高一截,在墙饰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关注着自己的进步也随时在跟旁边的小花比谁的高谁的矮,跟旁邊毛毛虫比谁长的长,谁长的短。幼儿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从不同的方向比较长短,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班开学初幼儿从自己温馨的小家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只有建立各方面常规幼儿的一日生活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我试图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交给幼儿让他们自己的经验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由于小朋友们不会排队洗手,洗手环节时常常会看到小朋友们都涌向洗手池。看到这一混乱的场面我将此问题抛给了幼儿。幼儿联系到自己对图形感知的已有经验解决此问题。小班幼儿受其年龄特点的影响,无意注意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情。因此小班的数学活动方式必须注意生活化,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亲近数学,愉快的步入数学世界。我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主的角色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提高教师实践智慧的对策与途径
  (1)全面、科学、适宜的知识学习是教师提高实践智慧的根本前提。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是其知识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其知识获得与积累的最终目的。因此,全面、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应贯穿在整个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中。
  (2)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是教师提高实践智慧的主要途径。幼儿园教师只有经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的历练,才能转识为智。无论是知识学习的结果,还是教师自身的教育感悟,或是同事的经验分享,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予以实证与检验。
  (3)深层次的自主实践反思是教师提高实践智慧的基本途径。反思是促进教师实践智慧形成
  六、在理论学习中领悟教育智慧
  幼儿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在对各种教育文献的阅读和理解基础上产生的。教育文献是以教育知识的形式外显化的教育智慧,反映了作者对教育本质的自我理解,对教育文献的解读其实就是在感悟和吸收作者的教育智慧。当然,幼儿教师对教育文献的解读并非仅仅满足于教育文献的字面含义的解释,而是要发现隐含在文献中的深层次含义,要在理解的过程中,将教师自己的见解和文献作者本人的见解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两者“视界的融合”,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将文献中外显化的教育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智慧。因此,学习是生成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应当善于学习,不断学习,通过阅读和理解教育文献尤其是教育名著来领悟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不断提升自己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真谛的认识,从而提高和完善个人的教育智慧。
  七、在研究探索中提升教育智慧
  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也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科学研究是教师发展、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受传统经典教学体系的影响,普遍缺乏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些教师还将科研作为目的而表现出功利化倾向。事实上,身居教学第一线给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善于观察和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问题,并以科学的研究态度展开探索,通过对问题的确认、分析、调整、解决,不断加深自己对教育活动的理解,也不断提升个人的教育能力和素养,并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艺术和智慧魅力。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朗读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其重要性显然易见,英语学习亦是如此。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起来后,人的大脑处于十分清醒的状态,思路清晰且思维敏捷,早晨是练习口语和朗读课文的黄金时间。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晨读基本都是语文和数学所占据,尽管有的学校开设英语早读,但大多数教师都只局限于单词和对话的朗读与背诵,单一的朗读内容,挫伤了学生晨读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害羞,不敢读出声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会选择健康的游戏玩;玩时要遵守游戏规则。  2.在游戏中懂得思考、懂得合作,并会分析游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激发学生玩游戏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健康的、安全的游戏。  教学难点:在游戏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并懂得一些玩游戏的注意事项,遵守游戏规则。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带相应的游戏物品魔方,九连环。  一、游戏导入(老
期刊
初中数学教学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各种不同的因素都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着影响,而其中发展最为迅速,影响日益扩大的,莫过于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所产生的促进和变革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而且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学生的活动是有限的,教师表达的方式是单调的。因此,必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
期刊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素养,语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文化修养是语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不为追求形式美而忽视了教学的实效性,做到识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读好文,写好话,把教学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以读为
期刊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但是语文成绩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领悟,需要积累,更需要实践。也许真正的知识不都是用来考试的,但考试一定要有真知识。我的复习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考题先分类复习,逐步提高。最后结合综合试卷强化巩固。  语文毕业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毕业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在考试中我们首先要对语文考卷十分熟悉:语文试卷分别由听力,口语交际,积累运用
期刊
一、做一名学生们喜欢的老师  这是前提,孩子们喜欢你了,你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喜欢你这个老师了,也顺起自然喜欢你所任教的学科了。在教学工作中要关爱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体罚学困生,时常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多些表扬、激励的语言。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时常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教材只是供
期刊
现阶段,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和家长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在这样的初中教育教学背景下,受到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影响,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建设,积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规范,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要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法治观念等,是具有较强综
期刊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人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梦”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前的核心任务,更是教师的历史使命。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琼楼,而是真梁实柱撑起的恢弘大厦。而在这些顶梁柱中,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一根。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比同代人肩负了更大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育部开始实施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各地开始编写初中生《写字》教材,之后国家又统一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写字》教材,共18册。湖南省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加入了书法的识字、写字等内容,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李再湘主编的并与义务教育阶段课文教材同步的《写字训练》教材。  国家十分重视这一被称之为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的艺术形式——书法。但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书法教育并没有大幅度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致力于使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状态。在核心素养的召唤下,语文教学应该要关注人的生命成长,要从传统的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关注核心素养的养成上来,要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