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该校500名随机抽取的新生进行的一份专业选择导向的调查显示:高达35.10%的考生按专业冷热选择专业,19.55%的考生按就业导向选择专业,按往年分数选择专业的占17.90%,按照个人兴趣选择专业的考生仅占15.2%。调查说明,当“饱满”的个人兴趣遇到“骨感”的就业现实,考生往往会屈从于残酷的现实压力。
只是,正当大家都把自己的前途押在那虚无缥缈的“毕业生薪水排行榜”上时,却有一个女孩子告诉你这样一个成功的秘诀——
她1991年生于浙江一个普通的小商人家庭,从小长得端庄秀丽,心灵手巧,尤其喜欢手工制作。12岁时,她靠给成衣添加饰品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发现了自己在服装设计上的天分。于是,她萌发了一个愿望,希望长大后能学习服装设计专业,成为一名真正的服装设计师。
她的这一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因为在她的家乡,服装加工大多是小作坊式的,这活儿在人们看来是上不得台面的事。
因为一门心思喜欢服装设计,她对文化课学习并不感兴趣,学业成绩一塌糊涂。2007年初中毕业后,父母不得不同意将她送到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服装设计。
进入学校,她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因为勤学好问,她对服装的设计越来越得心应手。每次上专业课,老师总会用她设计的作品作为示范进行讲解。很快,她在校内脱颖而出。
2008年,她第一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闯入浙江省決赛。最终,她作为杭州代表队获得了全省二等奖,但却未能入围“国赛”决赛。
她没有被失败击倒,却更加刻苦地学习专业技能,不断挖掘自身设计才华。为此,她在自己的QQ空间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管怎样,我相信,努力了总会有回报的!”
第二年,国赛如期而至。经历校赛、市赛、省赛重重考验,她如愿入围“国赛”决赛。最终,凭借娴熟的手工针线活,她获得了服装设计制作(女式休闲上装类)一等奖。
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她与上海逸展展览有限公司顺利签约。如今,她成功转型成为一名展览设计师。在转型之初,她斩获了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会展专业一等奖。
她叫施珊珊,22岁。她一路向前,执着于自己喜爱的服装设计,最终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有人问起她成功的原因,她说:“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才是根本!”
只是,正当大家都把自己的前途押在那虚无缥缈的“毕业生薪水排行榜”上时,却有一个女孩子告诉你这样一个成功的秘诀——
她1991年生于浙江一个普通的小商人家庭,从小长得端庄秀丽,心灵手巧,尤其喜欢手工制作。12岁时,她靠给成衣添加饰品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发现了自己在服装设计上的天分。于是,她萌发了一个愿望,希望长大后能学习服装设计专业,成为一名真正的服装设计师。
她的这一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因为在她的家乡,服装加工大多是小作坊式的,这活儿在人们看来是上不得台面的事。
因为一门心思喜欢服装设计,她对文化课学习并不感兴趣,学业成绩一塌糊涂。2007年初中毕业后,父母不得不同意将她送到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服装设计。
进入学校,她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因为勤学好问,她对服装的设计越来越得心应手。每次上专业课,老师总会用她设计的作品作为示范进行讲解。很快,她在校内脱颖而出。
2008年,她第一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闯入浙江省決赛。最终,她作为杭州代表队获得了全省二等奖,但却未能入围“国赛”决赛。
她没有被失败击倒,却更加刻苦地学习专业技能,不断挖掘自身设计才华。为此,她在自己的QQ空间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管怎样,我相信,努力了总会有回报的!”
第二年,国赛如期而至。经历校赛、市赛、省赛重重考验,她如愿入围“国赛”决赛。最终,凭借娴熟的手工针线活,她获得了服装设计制作(女式休闲上装类)一等奖。
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她与上海逸展展览有限公司顺利签约。如今,她成功转型成为一名展览设计师。在转型之初,她斩获了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会展专业一等奖。
她叫施珊珊,22岁。她一路向前,执着于自己喜爱的服装设计,最终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有人问起她成功的原因,她说:“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