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研学过程中“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策略探析——以开展洛阳乡土历史研学为例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时空观念”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研学活动作为一种工具,适当的开展此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和具备“时空观念”素养。文章以开展洛阳乡土历史研学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着重从研学课程设计、研学方式等方面,并结合一些实践操作举例,对该项素养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时空观念”素养  乡土历史研学

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时空观念”素养掌握不到位、对历史的时序性没有清晰的认识,且认为历史课堂多空洞的说教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该篇文章,是笔者针对这些现象,结合自己在高中一线教学的经历,对乡土历史研学与“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相结合这一主题,谈一些个人看法,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教。

一、历史研学与“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理论依据

2016年9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16新课标版)》,正式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定为历史核心素养的五大因素。并明确提出“时空观念”素养,包含“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等基础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再次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调了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国家又统筹兼顾提出了“研学旅行”这一重大举措。《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6)》明确指出,“(这)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等。

高中历史课堂,分课内课堂和课外实践课堂。课外实践课堂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就是“歷史研学”课堂。在这种课堂中,将历史与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依据地方、学校、学生实际,采用恰当方式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时空观,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多了一些实践操作性,学生更容易掌握该项能力,从而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效实践操作策略

近年来乡土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生教学计划,受到老师们的广泛关注。笔者身处洛阳,洛阳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加强高中生历史学习的开放性、主动性、参与性,组织其积极参与多层次、多维度的研学旅行服务实践,对高中生学好历史,感知祖国、家乡的历史文化的美好,培养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素养都是极有助益的。

第一环节,是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课本教材及乡土研学资源,教师提前设计好研学主题,完善研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并提前进行资源的大概整合。由于课堂内教学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时空观念的初步培养,该环节的重点应放在历史研学怎样与“时空观念”素养配合更有效方面。不同的研学路线、主题、学生年龄层,教师应针对性设计不同的有特色的课程。

第二环节,开展乡土研学的社会性实践,明确研学方式。研学分游学式、学案式、项目式三种。

游学式研学是初级阶段研学,以游玩、观赏、体验式为主,适合年龄层低的学生。

学案式研学适合中高年级学生开展。教师或研学小组可提前做好学案、知识清单、路线整理、研学调研问卷等工作,明确研学主题内容。比如来到洛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由于展示馆内部已经是按照时空脉络来进行的洛阳城市的发展史展示,所以这一站可以采用学案式研学。提前按时间阶段对学生进行分组;学案制作可以包含:小组名称、时间阶段、研学内容、研学任务分配、研学总结、研学反思等方面内容;任务由小组合作完成。这种方式,主题明确、合作性强,学生参与度较高,对时空观念的培养效果也较好。

项目式研学适合高年级学生开展。可以直接给学生研究的大方向,让其针对喜欢的问题进行小问题的针对性研究。比如洛阳周公庙研学,可选择项目式研学。参观之前,学生已然对西周分封制、礼乐制度等有了一些认识,这次来到周公庙,学生针对喜欢的问题,比如:洛邑古城兴建、客家渊源、寻根问祖、儒家思想起源与发展等有兴趣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兴趣的基础上,强化“时空观念”素养。

第三环节,研学后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研学成果展示会。比如:研学成果汇报会、手抄报展板、抖音视频宣讲、课件比赛等。分时间阶段进行重点乡土知识介绍,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讲授同学在整理准备期间即可再次强化自己的“时空观念”素养;作为“观众”的同学,更可以切身感受时空转变,带来的历史发展,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所以,历史研学活动是一种小部分带动整体发展的较好活动。

三、后记

“时空观念”是一种思维方式,“时空观念”素养是一种能力。历史研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和方式,对历史学科来说,“研”“学”“用”相结合,才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认知的基础,是高中生学习历史学科必备的基础专业素养。借用地方特色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历史研学旅行发展模式,培养高中生“时空观念”素养,实现乡土研学在文旅融合新时代下教育性功能的彰显,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与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加强课堂互动,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良好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前言新时期,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有利于为学生创设形象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促进学生思维意识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知道,数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价值越来越被肯定,基于素质教育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提高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效果的策略探析也正在成为研究热点。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进行数学的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幼儿园的孩子也不例外。数学是一个抽象性和逻辑性相对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本文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趣味性的数学活动能够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保障幼儿园数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念;幼儿园;数学活动;策略探析将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入世程度的不断加深,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我国近年来不断推行的教育领域改革进程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基于小学生们活泼好动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活动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教学进步,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从小学英语课堂开展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就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开展高效的活动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关键词:小学英语;活动教学;
期刊
摘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中也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线上线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园之间要合作一致,及时沟通,保持相互理解与配合,才能让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和家长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要时刻记下,时常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让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只有家园共同努力,幼儿的自理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关键词】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 幼儿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这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抽离出来,被家长安排进了陌生的幼儿园,又被老师带入到一个新的班级体,他内心充满了焦虑和危机。对孩子而言,这是一个陌生和未知的环境,没有自己熟悉的亲人陪伴,取而代
期刊
摘 要:蘇轼的词风以旷达、洒脱、富含哲理著称,但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却以凄婉、哀伤的基调表达了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本文词人的人生际遇出发,结合词的艺术特点对苏轼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进行情感赏析。关键词:情感;思念;悲伤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作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夜,即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苏轼因反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素质教育阶段的主要教育学科,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学会将抽象性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雙碱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作出适应性调整,重视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对教学质量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探析双碱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深度学习教学。关键词:双减背景;问题导向;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引言: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导教学下,组织学生就课堂中遇到的难题展开分析与探讨,寻找关键细节信息,搭建完整的解题思路【1】,在
期刊
[摘要] 地理教育价值是地理教育的本源、出发点和归宿。本文通过“农业本土化因素”的教学,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视野”的三个关键点,并在教学中转移人文地理要素的使用,从而综合培养人才的总体策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关键词]人地协调观;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教学策略.1研究背景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的一种动态关系,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对于人地协调观的研究,人文地理的文献较多,自然地理的文献
期刊
摘要: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导致德育在数学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渗透。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做好数学德育渗透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道德素养的提升。关键词:课程思政;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引言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功能,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都将关注点放在了知识讲解当中,不重视德育渗透教育,这样就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小学数学教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我国教育局管理人员发现审计对学校发展重要性。在大数据环境下,教育发展速度变快,各个学校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各个学校管理人员想要招收高质量学生,有效推动学校发展,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任务量被加大,他们的工作压力较大,本文主要以某高校为例,分析学校审计工作中存在审计技术落后、审计方式单一、审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差和审计数据安全性低等问题,提出引进先进审计技术、转变审计思维、提高审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宣传财务风险等策略。【关键词】:大数据;应用型大学审计;数据质量控制引言在信息技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