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清时期北方钧瓷的再认识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z_wk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代北方钧瓷的特征
  闵庄钧窑考古队对明代钧瓷的描述是:大体可以判定在钧窑闵庄遗址,钧瓷的生产延续到了明初。我们在闵庄C区发现了叠压关系清晰的地层,在最晚也是最丰富的地层中,以钧瓷为主,伴随出土的有白地黑花瓷片,特别是地层中还出土了少量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片,使地层的年代可以确定为明代初期。这一组地层构成的生产阶段从元代晚期直到明代初年。
  笔者参与了闵庄窑的部分发掘,对明代钧瓷器皿类的体会是:“在最上部的地层中探到了一个圈足完整的钧釉碗底。釉施到圈足与碗体连接圈线,圈足内外壁均不施釉,圈足内施满釉。外壁直立,内壁外撇,与宋金时期碗类圈足工艺明显不同。”
  二、清代仿钧器物的特征
  (一)御窑厂仿钧器
  1.郎窑红。郎窑红瓷器的主要特征是:器物的里釉为白色、米黄色或微泛青色,开有片纹。大件器物垂釉呈黑褐色,并且多数不过底足旋削线,俗称“郎不流”,但也有极少数流釉者,出窑后经人工修磨。如果和明代宣德时期红釉器物比较,宣德红釉器口沿的“灯草口”是自然形成的,而清康熙时红釉器则是人工涂施的一层厚而含粉质的白釉或浆白釉;另一个特点是多在器物的里边和底足内有细小的开片纹白釉,或为苹果绿,或为米汤黄等色,有的为苹果青色,足底也为苹果青或青白色,并显露出红釉的斑晕。
  2.窑变红釉。窑变红釉瓷是指像宋、元时期河南禹州市所烧钧瓷红釉,千变万化,釉汁肥厚。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仿制成功。在鉴别宋钧与雍正仿钧时,应从胎质的色泽和声音来区分。宋钧瓷胎多为灰色或香灰色,而雍正仿钧则是白瓷胎,声音清脆,瓷胎没有上窑变釉的地方施白釉。清乾隆初期尚能保持雍正时的“火焰青”特点;乾隆中期逐渐变为红、蓝、月白各色交织成块状的斑片和条纹,不及雍正时釉面流动多变;乾隆后期釉面中,月白与蓝较少,成为缺少变化的红色釉瓷。嘉庆、道光时红釉部分变化更少;有少部分釉面玻璃质强,呈红紫色,仍能保持出现蓝及月白色釉的垂流条纹。
  3.祭红(霁红)。祭红釉瓷,是康熙时期仿明永乐、宣德时期的红釉新品种,色泽多泛黑红色,个别较浅淡而鲜亮,色调均匀。釉面有细小的橘皮皱纹。还有的因釉质粗而呈垂流状,下部往往因垂流积釉而呈黑褐色。色泽浅淡的釉面则稀薄平滑。胎质坚硬细密。
  4.豇豆红。康熙晚期出现的似豇豆红颜色的红釉新品种,称“豇豆红”。其色调淡雅宜人,釉质匀净细腻,含有粉质。釉面里有天然绿色苔点。豇豆红瓷器的造型多小件,以文房四宝为主,还有大口尊、石榴尊、菊瓣瓶、萝卜尊、柳叶瓶、盘、杯、碗等。豇豆红是名贵品种,收藏者多喜爱。
  5.炉钧釉。炉钧釉是雍正时所创烧的新品种。基本工艺是两次人窑烧就的低温釉,具有仿钧窑的窑变效果。釉中掺有粉剂,因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开有细小片纹,其结晶体星深浅不等的红、蓝、紫、绿、月白等诸色,并熔融于一体,组成自然长短不同的垂流条纹,或垂直,或弯曲,或似山岚云气,与斑点混在一起,布满器身。釉中的红色并不鲜艳,红中泛紫,似刚刚成熟的高粱穗,因此又称“高粱红”。
  6.仿钧釉。仿钧釉始于明宣德时期,清雍正七年复烧成功,史称“天蓝仿钧”或“新紫”。其特点以天蓝色为基调,烧出像钧窑一样带红斑的釉色。釉色或浅或深,均色调纯正,釉面晶润坚洁,无开片纹。所加施的铜红斑,有的红蓝相混,自然垂流;有的在器物不同部位有意间隔,深施如天然山水似的红斑图案。
  (二)石湾窑仿钧瓷
  石湾位于广东佛山西南六公里处。元代已开始仿钧釉瓷器。石湾瓷胎采用本地或邻县陶泥作原料,黏性大,可塑性强。器胎呈灰褐色,胎骨厚而重量轻,并略带砂性,叩之声音低沉。烧成温度在1000~1200℃,气氛用氧化焰及中性焰。而钧窑采用瓷土制作,在温度1250~127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中烧成,胎质较细密、坚固,瓷化程度高,叩之声音清脆,胎骨厚且呈香灰色、浅灰色,有的略泛浅黄色。石湾窑所用燃料,全是木柴。石湾窑的仿钧器是一次入窑烧成的。所施釉层有底、面之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钧瓷生产与中国陶瓷生产的发展轨迹是吻合的。即唐代禹州、鲁山、郏县等地区的花釉瓷是钧瓷生产工艺的前身,宋金是钧瓷生产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到元代形成了遍及南北的钧窑系;明代早中期,钧窑生产仍有所发展,部分地区生产的水平仍相当高,不排除高档钧瓷贡御的可能性;明万历以后,北方钧瓷和景德镇以及全国陶瓷业一样逐步衰落,但一直到明末,钧瓷生产在禹州没有绝迹。清代早中期北方地区的钧瓷生产及产品尚待进一步考证,清代后期禹州地方政府已介入钧瓷生产,代表国家先进水平的御窑厂生产技术及工艺已回归钧窑。一直到民国前期,近代钧窑仿宋钧达到了较高水平,为新中国成立后钧窑的再度崛起奠定了基础。
  (作者均系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
其他文献
梭罗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者。他曾在家乡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畔搭起一座小木屋,自耕自食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之后写下《瓦尔登湖》这本书,记录他两年多的生活。  这本书在1854年问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讽。甚至在它成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也仍然是寂寞的,爱它的人很多,但真正领略它的人很少,就像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
期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中国老百姓逐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是,我国的医疗体系却并没有跟上百姓富裕的步伐。进入21世纪后,“看病难”的问题愈加凸显。  多年来,党和国家在医改问题上不断探索,十八大报告提到,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
期刊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部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辉煌改革史。从商鞅徙木立信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每一次变革都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到“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每一次改革都血雨腥风,步履维艰。“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改革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从小岗村的18位农民鲜红手印到家庭农场的应运而生,从沈阳防爆器材
期刊
襄城县昊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这是一家以生猪养殖和绿色蔬菜种植为主的公司,总经理余国洋是一个瘦瘦的中年男子,每次见他,脸上都挂着憨厚的笑容。谈起自己的创业之路,余国洋感慨颇深。  2006年,在外漂泊多年的余国洋回到家乡——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乡,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几番辗转之后,他于2011年创办了昊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业之初,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还是被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所困
期刊
走进位于郑州市通讯新天地的河南信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优雅的环境、合理的布局,扑面而来的和谐气息让人顿感舒服。每个员工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与活力。  来到信达通讯公司总经理冯东伟的办公室,郁郁葱葱的植物、功夫茶具、红木家具和各色艺术品,无不诉说着主人的品位与修养。经过简单介绍,寒暄入座,话匣子就打开了,年轻有为、儒雅亲切的冯东伟说自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性格上大大咧咧,喜欢新鲜事物,酷爱冒险,喜爱创新
期刊
自美国心理学家赫波克(R.Hoppock)首次提出了工作满意度并进行研究至今,工作满意度已成为管理与组织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内容包括概念界定、测量方法和手段、前因变量、效果变量等。研究涉及对象也更加广泛,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从服务人员到科研工作者。由于高校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工作满意度领域中高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较多的一个群体。高校教师是培育学生健康成长和造就学生成才的良师
期刊
2013年上半年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13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5.48%的增速降低了4.3个百分点,比前年同期8.16%的增速降低了7个百分点,其大幅回落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真实状况,也表明了河南省近期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的态势。本文拟通过对河南省经济与用电量的关系研究分析,研究“克强指数”在河南经济运行活动中的映射,并通过用电量与经济增速背离的现象表征,
期刊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内容,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变化的共同指向,就是构建并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需要。英国、丹麦、瑞士的做法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英国农场独特的“生意经”  在英国,农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2%,农业产出也少得可怜,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然而,提起英国农业,业界则纷纷竖
期刊
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民主政治制度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然而,近年来,检察机关在查案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损公肥私,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犯罪相当严重,社会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分子实施经济犯罪的手段多样  有的在与外单位合作时,利用职权让利给对方然后收受巨额回扣;有的利用企业内部
期刊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关系到企业的未来与前景。对企业来说,人才形成的渠道有两种,一靠引进,二靠培养。从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性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因素考虑,企业应更多地立足自身培养,把人才培养作为基础工程,结合企业实际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规划,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梯次队伍,以此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具体来讲,应当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点。  一、加强培训的规划  培训的目的是不断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实现企业人岗匹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