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双录的现状和问题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nyun_117_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银行理财录音录像是2016年各大银行普及的项目。本文针对当前双录实施中的现状、现有的几种双录实施方案、双录实施的几种场景、实施双录各方的诉求进行探讨。
  【关键词】理财录音录像;银行内控;风控;影像采集;双录方案
  一、“双录”的背景
  随着改革的红利一步步落实,广大民众手头的财富越来越多。单一的储蓄已经无法满足大众要求。理财的观念越来越普及,各种有风险、无风险,高收益、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理财工具、理财方式得以极大丰富。以前主要依靠储蓄积累财富,而如今,理财工具扩展至银行理财产品、基金、期货、黄金、信托、保险、炒汇以及众多衍生品工具等。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同时,浑水摸鱼的行为越来越多。
  各种不规范的投资理财销售行为已经成为制约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拦路石。2014年,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求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简称为双录。从2014年开始,有些银行、地区已经进行了试点。
  2016年3月16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除部分确实有实施困难的农合机构、村镇银行等小型机构外,其他开展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均应实现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且给出了时限。
  各大银行开始了双录系统的全面铺开。由于本产品由银监会行政指令推动,并且没有更具体细致要求,各家银行方案也大不相同。
  二、各种双录方案
  调研了多家双录厂家和实施银行,其方案各不相同。主要从四个方面:视频的采集要求、业务流程、数据传输、风控管理进行归纳整理如下页1-4所示。
  双录系统的初衷是对营销过程进行记录。需要对客户和柜员同时进行录音录像,更全面、忠实地记录营销过程。所以双摄像头方案更符合双录目的。
  2、能够较好地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影像安全性、数据传输
  双录系统中业务流程实施差异很大,细节很多,主要列出上面几点。
  表3 双录方案中在数据传输上的差异
  方案 特点 优点 缺点
  存文件到本地后,直接往服务器传输 目前嵌入业务系统的双录方案大多如此实现 技术实现简单 占用带宽严重,给柜员业务办理带来影响
  在网点机房增加网络存储,影像文件先存到机房的网络存储上,晚上集中发送到服务器集中存储 目前专业的双录系统都采用此方案 对业务系统的网络不带来负担;集中存储完美实现 实施费用较高
  影像文件先临时存本地,然后采用“谦让式”数据传输到服务器。 “谦让式”数据传输充分利用空闲带宽。 节约成本
  不影响业务系统 专利技术,独家所有
  “谦让式”数据传输是利用空闲带宽传输时效性要求不强的数据一种数据传输模式。发现网络负载重的时候,主动停止传输,网络负载轻的时候,不影响业务系统。恢复传输。这样就自动避免了数据传输的高峰。银行网络带宽足够,在不影响柜员使用的情况下,传输视频文件绰绰有余。
  三、理财双录实施现状
  目前各大银行都在纷纷上马双录。并且有很大一部分都已经完成。另一方面,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是实施情况上也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情况。下文引自一篇报道:
  “记者在理财经理的协助下购买了该款产品后,理财经理却提出要到另一个房间录音录像,并递给记者一张纸,上面列着问题和答案,要求记者对着镜头、按照上面的答案回答即可。让记者最不放心的是,该理财经理所承诺的三年平均年化5.25%的收益率,而问答文字中所承诺的年化收益是最低3%左右。不过,该理财经理在“双录”后依然承诺是5.25%。[1]。
  在另外一份报道中,“某大银行,全省共322网点、1000多个理财销售席位全面投入双录系统”。根据实际统计,某些理财产品销售仅有15%是通过理财销售席位销售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助设备销售。理财经理引导客户在自助设备上自行购买理财产品,这样流程更精简,办理速度更快。而这些自助设备上系统没有实现双录功能。
  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在某大银行,在全部席位上加装了一个普通摄像头,从而实现双录。一方面高柜上基本不销售理财产品,没有加装的必要,另外一方面理财销售席位上确没有专业的双录设备。总结来说,现在的双录实施现状是乱象丛生。
  四、银行双录的使用者及各方诉求
  理财录音录像产品是针对当前金融市场一些乱状,银监会强制要求的。这可以说是“很得人心”的一个行政措施。其初衷为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售后争执
  客户在理财产品遭遇亏损后,到银行进行“要个说法”。如果有销售过程的影像文件,播放一遍,孰是孰非就很清晰了。
  (二)自我监管
  减少诱导营销的现象。但是在实际实施中出现这些乱象,没有有效抑制上面两个问题。
  其根本原因是,双录涉及的各方人员对此产品的诉求不一致如下表所示。
  银监会期望双录产品能够规范国内理财产品的营销,从而强制推行。而从银行高层管理者到网点理财经理主要为了符合监管要求而推行。因此,当下实施乱象,需要银监会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来解决。
  五、结语
  金融市场是至关重要又最具风险的一个市场。双录产品作为规范金融市场,保护大众权益的一个重要工具,需要引起多方高度重视。特别是当下,需要管理部门统一标准和规范。笔者建议主要针对下面几点进行规范
  1、不同场合的视频要求
  分辨率不重要,一般来说320*240就足够了。但是单摄像头还是双摄像头比较重要。(单摄像头的话,照客户还是照理财经理;照正面还是侧面)。自助设备上屏幕+摄像头视频合成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2、双录系统管理制度
  交易记录和影像文件的一一对应,自动生成对应报表,缺影像文件的交易记录单独打印报表。影像文件银行自我抽查、自我审计制度。
  3、影像安全管理
  影像加密。并提供检查影像文件剪切和原始信息的工具。更进一步的,可以要求理财产品销售超过一定金额的,将交易过程录像文件给用户复制一份,给客户以诚信感。
  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越早出来,越能减少双录产品更新换代造成的浪费和更快速规范金融市场,保障大众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灵.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张五常.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其他文献
目前,房贷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未来继续降低的空间有限。除非央行施行大幅降息或降准政策,否则以目前的资金成本来看,银行基本不会继续下调。  利率市场化、经济结构调整引发的坏账忧虑持续考验着银行的经营能力,促使银行对信贷投放结构进行调整。此前几年,在大力推进溢价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之后,银行再度将发力重点锁定在安全性较高的房贷业务上。为了争夺客户,各家银行使出浑身解数,除了在利率上短兵相
期刊
在对某一品种进行波段操作时,利用空闲资金或持有的筹码通过穿插对同一品种或其他品种的短线交易,在取得一定额度的正向收益后,再对原筹码进行回转交易的操作方法称为嵌套交易。此方法不仅能有效回避个股下跌的风险,还有助于投资者实现逆市获利。  波段操作、高抛低吸是不少投资者时常采取的操作方法,但在高抛低吸的同时,通过“嵌套交易”获取超额收益的交易方法却时常被投资者忽略。实际上,嵌套交易恰恰是在A股方向不明或
期刊
监管的介入后,网贷平台资产规范性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认可,说明行业安全性明显提高。机构海量廉价资金的入场会压低行业利率,收益率可能面临快速下滑,直至接近机构资金成本区间。  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下发,银行理财监管问题再次提上议事日程。而在新规之下,银行只能收缩理财业务规模,很多资产要转表内,而表内的收益率较低,等于在把部分理财资金挤出,这些资
期刊
保守预估,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对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仍发挥着其他渠道短期内无法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其营业网点和柜员的数量增长上均呈现放缓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某国有银行于今年5~7月缩减营业网点数量达50多家。另外,该行的柜员人数相比2015年缩减2000余人。抛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在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增减上
期刊
随着理财产品违约接踵而至,监管的主旋律逐渐从“鼓励创新”转向“严格规范”。但为什么规范?如何规范?规范什么?绝不仅仅是监管架构的重新排列组合。  对中国理财市场而言,2015年堪称“多事之秋”,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市场开放共同构成理财市场创新发展的宏大背景,但在政策松绑和业务创新名义下,理财市场也酝酿着各种风险。随着理财产品违约接踵而至,监管的主旋律逐渐从“鼓励创新”转向“严格规范”。但为
期刊
作为投资者,是否真正了解银行理财产品,清楚自己适合哪一类型产品?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是否恰当地选择了产品期限、能够正确计算投资收益,做到对自己的投资心里有数?  银行理财产品以其相对稳健的特性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但一直以来,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夸大收益、弱化风险、承诺保本保收益等现象依然较严重。作为投资者,是否真的了解银行理财产品,对正确计算产品的实际投资收益,做到清清楚楚地投
期刊
银行理财业务自诞生之日起就处于存贷款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之间的灰色地带。尤其近年来似乎有失控的趋势,而监管层如何管理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敞口成为行业关心的重中之重。  近10年来,银行资产管理行业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理财规模从不足万亿元,迅速突破至20万亿元,整体市场呈爆发式增长。然而,银行理财的快速增长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银行理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通过资产配置和交易策略有效
期刊
【摘 要】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都给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金融体系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强了市场经济的活跃度,也为许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金融风险的发生也会带来整个市场环境的波动,从以往的历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损失便可见一斑,金融危机在造成经济动荡、萧条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如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失业率增加、社会治安稳定性受到影响等。基于
期刊
【摘 要】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在中国走过了它的萌芽期,在其迅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人们带来了资金融通的便利和理财的多样化,但也暴露了法律监管的漏洞,网络技术安全等风险,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客观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探索其解决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监管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迅速发展,但各种风险问题却频频发生。据统计2015年P2P网贷平台倒闭数目从2014年的122家
期刊
【摘 要】在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下,金融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崛起,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这样的形势下,电子金融异军突起,成为现代金融领域的新宠。电子金融的发展大大活跃了当前的金融市场,也有效地降低了现代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要想更好的发挥电子金融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还需要结合当前实际,对我国电子金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本文中我们就将对此展开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