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为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目标,必须建立起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而该体系依据的是现代成本控制理论、并通过强化企业的执行力,运用成本管理模式及方法促进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以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好基础积累。
  关键词:建筑管理;成本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的关键。因此需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施工成本管理的质量,从而实现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一、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受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工程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建筑工程企业要获得发展,获得利润,成本管理对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是降低工程建筑单位成本的必要条件
  当前,随着工程材料价格的上涨,工程的成本控制受到影响。需要建筑工程单位从各个环节多方面的进行控制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消耗,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工程造价施工成本,直接降低工程建筑单位的成本。
  2、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建筑工程企业的竞争不光是建筑品牌、质量方面的竞争,更是建筑成本上的竞争。只有从多方面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有利于建筑工程企业在激励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成本的控制的原则
  1、遵从权责分明的原则
  要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要遵循权责分明的原则。以建筑项目经理为成本控制核心,将施工成本的控制落实到各个施工步骤当中,从而界定出各个施工部门的权责、义务以及利益等关系。通过对权责分明的控制,可以有效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预算,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既能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又可以大大减少项目经理对成本控制的工作量。通过权责分明原则,项目经理还可以对各部门的具体施工项目以及施工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考核,同时将各部门对施工成本的控制有效度,作为考核业绩的标准之一,可以极大程度上实现施工成本有效控制的目的。
  2、项目经济与效益相结合原则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直接影响了工程建筑项目部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的成本控制问题应该遵循项目经济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工期的有效控制,达到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仅仅可以通过降低施工材料等硬性成本来控制,还可以通过控制施工相对成本的节约从而控制整个项目的施工成本。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严格监控施工进度,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对施工进度提前做好预期工作,保证完成项目施工的最佳工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项目施工工期因为延后或提前太多导致施工成本大大增加而得不到控制。
  3、全面控制的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还要遵循全面控制的原则,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全体施工人员以及施工中包含的整体性里面进行宏观统一调控,对项目施工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实际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阶层人员对施工成本控制的理念必须到位,相应的管理水平也要得到提高,将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切实落实到各个施工步骤当中,同时推动施工中各级工作人员参与到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中。
  三、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题
  1、对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忽视
  对成本的管理工作需要贯穿在工程进行的始终,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忽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还是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成本管理者对于管理工作不认真对待,经常忽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程前期的准备阶段是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出投资估算的重要阶段,但是投资估算的内容经常太过简单或者是出现疏漏的现象,造成了估算的不精确。除此之外,我国的工程建设成本管理工作经常忽视了前期阶段的重要性,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建设的后期,尤其是工程的决算阶段,这样经常会出现投资成本超出预算的现象,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2、缺乏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周期长、复杂等特点,若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容易导致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无据可依,从而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另外,随着工程施工的不断深入,容易造成实际工程费用与计划成本之间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出现难以控制或无法控制的局面。
  3、合同管理混乱
  合同管理是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合同的订立、履行、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合同管理混乱,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成本。
  4、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负责控制项目成本的施工人员很可能不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对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当重点注意的问题不了解.对成本控制方面的理论知识不熟悉,甚至有的施工人员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面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保证项目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控制的团队不具备专业的成本控制知识水平,这将不利于降低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倘若由于非专业施工人员的问题造成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那么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则是极大的亏损。
  四、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1、增强施工成本管理意识
  要想完成成本管理任务和管理目标,首先需要增强管理意识,这是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为此,一定要从传统的管理观念中走出来,树立起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成本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发挥建筑施工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领导并建立成本管理控制体系,协调好成本管理和其他管理的关系;其次需要实现全员的参与,尤其是要提高项目经理的成本管理意识,树立起责任成本观念,提高责任成本意识,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参与意识和积极能动性。
  2、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具有周期长、复杂等特点,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必须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同时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将总成本控制目标合理划分为多个子目标,以保证工程施工阶段中各个成本控制小目标顺利完成。若出现工程设计变更等情况,以便及时调节各项子管理目标,能有效避免因设计变更造成工程施工的过多投资,以保证实际费用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偏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3、加强合同管理
  各个项工程项目施工费用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实施阶段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承包商和合同条款的确定上,工程承包实施竞标。承包商为了中标,在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等直接费单价上会给出比较优惠的条件,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会在施工方案中使用更科学、更先进的施工技术,以便降低施工成本,使合同价款为合理价款。随着工程造价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大型建设项目在工程竞标中应严格按照“工程清单计价规范”执行,即由施工企业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承包商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资助报价。
  4、合理化工程的设计方案
  要想做好工程设计,必须对工程建筑项目的要求和工程建筑地段都有充分的了解,这才是科学设计建筑方案的有力保障。为了更好的进行成本预算和控制,现场勘探和分析会为成本分析提供科学的数据,也为实现成本控制的方针更进一步。在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使设计方案不但满足客户的设计需求,也要保证资源的使用最大化,在二者兼得的情况下找出成本控制的核心点。可见,最原始的设计方案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也起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做好工程设计,合理成本预算,降低成本支出。
  5、对工程材料的出入库制度进行完善
  施工材料的采购要把质量关把好,按预定计划进行彩后,禁止超出计划外采购。对日常消耗比较多的工程材料要定量,材料的领取要做好台账,防止胡乱领用,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管理,防止由于工程进度造成的积累浪费。由于工程项目有很多露天堆放的材料,这些材料的采购要按照工程进度来计算出来,施工人员必须准确计算出工程用量,以防在堆放时因天气原因造成浪费,同时也能避免多次运输造成的浪费。对与可回收的工程材料,要健全其管理制度,随用随领,及时归还。如果能建立完善的工程材料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的控制会得到更好的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施工的日常工作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对项目的资金进行严格的预算。在保正项目施工质量合格、进度正常前提下,可以有效的减少资金浪费,提高效益,同时财务人員也要尽职尽责,努力使财务工作积极配合施工。
  6、做好人员队伍建设
  在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成本控制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只有有了合格的成本控制施工人员,那么项目的成本才会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成本控制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选定一批项目成本控制人员,然后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有关成本控制方面知识的讲解,提高成本控制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要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俗话说,一切理论知识都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这样既可以提高成本控制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且也可以使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保证这些人员的随时上岗。这将有利于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
  结束语
  总之,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探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进行综合的协调,从全面的角度来协调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通过科技的引入,人才的支持等各个方面进行协调,降低损耗,完善成本管理与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的探讨[J].才智,2011(23).
  [2]姚水.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几点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16).
  [3]蒲明霞.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4).
其他文献
儿童体质健康在“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体适能训练可以使得儿童具备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学习,享受休闲活动的乐趣.这恰恰需要教师使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就主要是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科学合理安排训练.
田径运动作为奥运会、全运会的重要组成,受到各国的重视,再加上田径运动对器械、场地要求不高,使得它成为全民运动.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需要进行走、跑、跳跃、投掷等动作,其对灵敏度有着很高的要求,为此无数田径运动员和田径爱好者将灵敏素质作为训练重点.本文对灵敏素质的定义、分类进行阐述,并针对当前田径教学、业余训练的特色提出相关优化方法.
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上,引体向上是体育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目前阶段,我国初中生在引体向上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对学生展开合理的培训,让学生在中考取得好成绩.下文中主要对初中学生引体向上的训练进行了研究,并且对这一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最大化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在过去,体育教学属于“副科”,学校、教师甚至是学生、学生家长等都并不重视体育教学活动,课堂纪律十分松散,也没有明确的学科教学计划,导致高中生无法及时通过体育锻炼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体育学科不仅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还提出了实施终身体育的先进理念,直接改善了体育教学的现实环境.
青少年训练由于其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青少年田径成绩的提高对推动我国田径成绩的提高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一阶段是正是生长发育高峰期与各项身体素质提升的最佳阶段,因此训练时就有许多特别之处需要注意.想要切实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的训练,就应清楚认识在此阶段存在的各种因素,并制定出科学的措施.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分析,对影响青少年时期训练的几点主要因素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教练员与运动员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青少年训练成绩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好,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家庭和学校都更加关注当地发展的学生成绩方面.高中是体育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田径运动的最佳时期.因此,有必要为高中生提供适合高中生发展特点的体育教育,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选拔我国体育优秀人才来达到增强高中生体质的目的.本文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重点分析高中田径场训练课如何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实现教育与拉比的结合,帮助高中生有足够的耐力进行力量训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体育课已经作为必修课程,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过跑、挑、投掷等一系列动作,提高学生的运动体能.本文简单阐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体能训练技巧和训练方法.
在当前时期,中国的体育事业已经获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举重运动中,很多远动员都有着极好的表现.要想不断刷新体育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就需要做好运动员的选材工作,以及做好相关的训练活动.结合身体指标与素质,以及结合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实施选材,能够取得理想的选材结果,从而提升后备人才的质量.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注重竞技训练与全面训练的结合,能够取得更好的训练成效,进而充分开发青少年的运动潜能.
东京奥运会预选赛上,中国女篮先后击败英国队、西班队牙、韩国队之后,提前一轮取得了宝贵的东京奥运会门票,这是在上届奥运会未免冠军美国队以及东道主日本队之后,第三支确定参加奥运会的女子篮球队.在这三场关键的比赛当中,中国女篮打出了昂扬的气势,三场比赛队员表现都特别优异,精彩、激烈,为现今疫情下的低迷社会打了一针强心剂,给人们带来了激情和信心,真可谓:“疫情当头,铿锵玫瑰为国人绽放”.在结束不久的东京奥运会女子篮球比赛中,中国女篮分别战胜波多黎各、澳大利亚、比利时以三战全胜的优异战绩获得小组第一名,中国女篮努力
在国外的高水平运动训练中,已经大范围普及核心稳定性训练,同时因为这一训练方式产生的实际作用,也受到广大体育教练员的充分重视.目前我国也在积极将这一训练方式引入到运动员的训练环节.皮划艇作为体能性运动项目,不仅要求运动员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身体协调能力和稳定性水平.本文首先分析核心稳定性的功能特点,其次陆上、水上训练两个方面具体阐述皮划艇运动项目中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方式,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