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教育之一。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成绩较差,学习动力不足,要让这样一大批学生热爱学习,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在原有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能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教育教学的现状
1.高职学生成分复杂,文化基础不一
众所周知,高职的学生成分比较复杂。他们绝大多数是高考中成绩较差的高中学生,还有一部分是三校(职高、中专、技校)学生。从总体看,高职高专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一样,都具备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生中的不少人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应变能力不强,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抵抗能力差,公德意识、法制观念淡薄,自我意识较强。高职学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基础较差,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信以及日后对他们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另外,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差,学习习惯不好,对人生的目标模糊。
2.传统教学只注重理论教学,课堂气氛沉闷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高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单一的书本教学法,上课时教师只需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适应高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学生上课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
3.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授课方式过于俗套
高职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高职教师都是本科老师兼职,上课时也是依照本科生教学模式进行,其教学工作还是遵循过去的传统模式,很少与学生互动,教学方法完全没有新意。
二、当今高职教育教学的可创新之处
对当代的高职生来说,养成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发现知识”中学习知识,在“发现知识”中使学生学习观念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在“发现知识”中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每个学生都希望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教师应创设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还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课堂的进程,使教学循序渐进。高职学校的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心理需求角度出发,搞好课堂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游戏、娱乐和教学内容融合,在教学中尽量满足学生游戏和娱乐需要。这样,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动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2.增加实践课程比例,灵活评价,培养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单纯的理论已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他们的强项是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中应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多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点在实践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校中要开展合适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计算机操作比赛、职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以此培养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在教学中,应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的方式可以是开卷、口试或写学习心得等,由教师提出具体考试要求,并限定时间完成。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也不放松,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使他们成为技术过硬、品质优良的复合型人才。
3.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是富有个性的活动,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高职学校的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的看法。教学是双向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与学生建立动态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总之,高职教育教学是一片新的领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实践,就一定会把高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使高职生能学到真本领,走上社会就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作者单位:张冬梅、吕敏,山东省枣庄职业技术学院;
李研,清华大学)
一、高职教育教学的现状
1.高职学生成分复杂,文化基础不一
众所周知,高职的学生成分比较复杂。他们绝大多数是高考中成绩较差的高中学生,还有一部分是三校(职高、中专、技校)学生。从总体看,高职高专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一样,都具备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生中的不少人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应变能力不强,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抵抗能力差,公德意识、法制观念淡薄,自我意识较强。高职学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基础较差,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信以及日后对他们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另外,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差,学习习惯不好,对人生的目标模糊。
2.传统教学只注重理论教学,课堂气氛沉闷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高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单一的书本教学法,上课时教师只需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适应高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学生上课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
3.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授课方式过于俗套
高职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高职教师都是本科老师兼职,上课时也是依照本科生教学模式进行,其教学工作还是遵循过去的传统模式,很少与学生互动,教学方法完全没有新意。
二、当今高职教育教学的可创新之处
对当代的高职生来说,养成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发现知识”中学习知识,在“发现知识”中使学生学习观念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在“发现知识”中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每个学生都希望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教师应创设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还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课堂的进程,使教学循序渐进。高职学校的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心理需求角度出发,搞好课堂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游戏、娱乐和教学内容融合,在教学中尽量满足学生游戏和娱乐需要。这样,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动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2.增加实践课程比例,灵活评价,培养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单纯的理论已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他们的强项是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中应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多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点在实践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校中要开展合适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计算机操作比赛、职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以此培养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在教学中,应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的方式可以是开卷、口试或写学习心得等,由教师提出具体考试要求,并限定时间完成。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也不放松,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使他们成为技术过硬、品质优良的复合型人才。
3.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是富有个性的活动,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高职学校的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的看法。教学是双向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与学生建立动态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总之,高职教育教学是一片新的领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实践,就一定会把高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使高职生能学到真本领,走上社会就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作者单位:张冬梅、吕敏,山东省枣庄职业技术学院;
李研,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