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能著《形意拳谱》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理/宣焯山 李瑞林
  
  序
  形意拳术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恻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焉。
  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到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迨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同一全体功用。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能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练习时,身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果得其妙道,亦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气矣。
  
  练拳忌三害
  初学武术,谨当切忌三害,三害不明,练之足以伤身,明者自能得道。
  三害者:一拙力,二努气,三挺胸拔腹是也。
  如练拙力,则四肢百骸血脉不能流通,筋络不能舒畅,全身发拘,手足亦不能活泼,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生病。
  练努气时,太刚则易折,胸内气满,肺为气所排挤,易生满闷肺炸之诸疾。
  挺胸拔腹,则气逆上行,终不能归于丹田,两足似萍草无根。例如心君不和,百官必失其位。拳法也然,若不得中和,则万法也不能至中立地步。故练习之时,谨忌三害,用以力活气顺,虚心实腹,而道心生,练之设能如此,久而久之,自然能练至化境也。
  
  呼吸合道
  天人以气为本,以心为根,以息为元,以肾为蒂。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人之心肾相离八寸四分,一吸百脉皆开,一呼百脉皆闭。
  天地化功流行亦不出乎呼吸二字,且呼吸之法,分有三节道理:
  初级道理乃是色身上事,即练拳术之准绳,呼吸任其自然,有形于外,谓之调息,亦谓练精化气之功夫。
  二节道理谓之身法上事,呼吸有形于内,注意丹田,谓之息调,亦谓之练气化神之功夫。
  三节道理,乃是心肾相交之内呼吸,无形无象,绵绵若存,似有非有,无声无息,谓之胎息,也就是化神还虚之功夫。
  
  三步功夫
  呼吸有三节道理,拳术有三步功夫,谓之明劲、暗劲、化劲也。
  明劲者,拳内之法,伸缩开合之势,有形于外。暗劲者,动转神速,动则变,变则化,变化神奇,有形于内。化劲者,无形无象之手法,不见而章,不动而变化也。
  此三步功夫,是练拳术之根本实际之道理,也谓之练术合道之真诀。知此道理,可谓之性命双修也。
  易骨者,明劲也。练时身体动转必须顺逆,而不可悖逆,手足起发必须整齐,不可散乱,为之筑基壮体,充足骨髓,坚如金石,而气质形容,如山岳之状,谓之初步功夫。
  易筋者,暗劲也。练时神气圆满,形式绵绵,舒展应用,活泼不滞,为之长筋腾膜,全身筋络伸展,纵横联络,而生无穷之力,此谓之二步功夫。
  易髓者,化劲也。练时周身运转,起落进退,伸缩开合,不可用力,将神意蛰藏于祖窍之内,身体圆活无滞,形如流水,其心空空洞洞而养其根,此谓之三步功夫。
  
  七拳法
  头、肩、肘、胯、膝、足、手是也。
  
  八字诀
  斩——劈拳,截——钻拳,裹——横拳,跨——崩拳,挑——践拳、燕形,顶——炮拳,云——鼍形,领——蛇形。
  
  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人体内有五脏,外有五官,皆与五行相配。
  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此五行隐于内者。
  舌通心,目通肝,耳通肾,鼻通肺,人中通脾,此五行著于外者也。
  五行有相生之道: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又有相克之义: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生,变化无穷。五行相克,取其为破他人之手势,盖拳术取名之义基在此矣。取诸于身,则使五脏充实,而全体无亏。运用在外,能使体舒和畅;运用在内,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坚实其内,整饰其外,以为平时练习之规则。
  
  整体合一
  易云: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之数,皆从太极分散而来。太极者,天性之命,即人之心意也。意者,心之所发也。人为万象之灵,能通感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在内为意,在外为形,合于术数。近取诸身内为五行,远取诸物外为十二形。内外相合而形生焉。明故斯理,则天地万物形体合一也,皆可默悟矣。
  
  六合为一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内外如一,谓之六合。
  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胯与右肩相合,右者与左也然,以及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皮合,肾与骨合。总而言之,一合无一不合,一动无一不动,五行百骸,悉在其中矣。
  
  三节合一
  三节者,根、中、梢也。
  以人言之,头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节;以头言之,天庭为梢节,鼻为中节,地阁为根节;以身言之,胸为梢节,腹为中节,丹田为根节;以下部言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手言之,指为梢节,掌为中节,腕为根节。换而言之,人之一身,无处不有三节。三节之动,不外起、随、催三字而已。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无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病。三节之所以贵明,故分而有三,合而为一也。
  
  四梢三心归一
  盖人之一身有四梢,血梢、肉梢、筋 梢、骨梢是也。此四梢者一动,而能变化其常态。
  发为血梢,属心。心怒生气,气冲血动;血轮发转,精神勇敢;毛发虽微,怒能冲冠;气足血旺,力能撼山。
  爪为筋梢,属肝。手足之动,手抓足蹬;气力兼并,爪生奇功。
  牙为骨梢,属肾。化精填骨,骨实齿坚;保齿之道,最忌热凉;冷冬炎夏,唇包齿藏;年迈老耄,上下成行。
  舌为肉梢,属脾。脾醒舌灵,胃健肉长;增田气壮,肌肉成强;充实脏腑,刚柔悠扬。
  三心者,手心、足心及心是也。用之手心要扣,足心要悬,人心要灵。明乎四梢增神力,明乎三心生灵气;四梢三心要合全,精神勇敢力推山;气浮心意随时用,硬打硬碰无遮拦;遇敌要取胜,成功须放胆;四梢三心归一体,运用灵活一混元。
  
  步法手法及五恶
  步法者,寸步、垫步、剪步、快步是也。一尺远近则用寸步;三五尺远则用垫步;六七尺远则用剪步;丈八尺远则用快步。步法中为快步最难,是起前足,则后足平飞而去,如马之奔、如虎之跃。
  步法者,足法也。足之要义,是起落翻钻,起者如手之上翻撩阴,落钻如石之沉水。夫足之进忌踢,进则用踩,踩者,如鹰之捉物也。
  手法者,单手、双手是也。单手起,往上长身而钻,下落缩身而翻,形如鹞子穿林,束身而起,展身而飞。双手上起,肱似直非直,似曲非曲,形如举鼎,手落似猛虎搜山。然其要者有五恶,即抓、扑、裹、抖、舒也。
  拳经云:抓为毒,扑如虎,形似猫扑鼠;裹为护,身不露;抖要绝,力展舒;心要毒,手如弩。总而言之,手不离足,足不离手,手足不能离身。分而言之则万法,合而言之则乃归一气。三回九转是一势,正此之谓也。
  上法以手足为妙,进步以手足为奇,以身为纲领,其运用进身而发势。三节要明,四梢要齐,内五行要合,外五行要随,远近因时而用,心一动而即至,其理法行于外,发著于六合之远,承上接下,势如连珠箭,何虑他有邪术。知此道理,神奇技也。
  
  战手要法
  二人初见面,未交手前,要凝神聚气,审查敌人五行之虚实(精神体格),注意敌人之动静,站近敌人之身旁,成三角斜形式。站左进右,上右进左;进步退身灵活要快,形似蛟龙翻浪;发拳要攥紧,拳紧增力气;发掌要扣手心,掌扣气力加;三节四梢要相齐,心要虚空而狠毒,不毒无名,俗云:人无伤虎心,虎生食人意。
  (待续)
  (编辑:酒浓)
其他文献
笔者看了《精武》2006年10期上廖志武先生的文章《截拳道未尝不可叫“李氏咏春拳”》,感觉意犹未尽,很想就此问题谈点什么。可必须说明,对廖先生文章中的主题、论点与论证,我毫无异议,仅是在儿个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感觉廖先生似乎对传统武术很不了解,所以才狗尾续貂,谈谈个人的认识。  先说一个与主题无关的小问题,廖先生在文章中将泳春拳的“泳”字写成“咏”字。据我所知,国内泳春拳传人中有很多人写成咏春拳,但
期刊
在散打训练中,速度与力量的训练属于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两者结合所产生出的更快、更猛、更具攻击性的劲力,我们称之为爆发力。每一名散打运动员经过孜孜不倦的勤奋练习,苦苦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是将所具备的爆发力贯注于拳脚的某一点,使其产生伤及对手的攻击力,从而真正发挥拳腿的威力。  要想探究爆发力真正的要义,必须先深明其功理,这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便是速度与力量。本文浅要谈一下如何将两者结合迸发出迅猛的爆发力
期刊
武术没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推出了新的一轮调查,收到了很多武友的来信反馈,并且在网上的“精武群里”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本期选择刊登出几位武友来信与网友的见解。  宋关晓(河南省南阳市):武术没能成为2008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确令人遗憾,但我们也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何会这样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进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的发展速度及状况,这些项目无一不是发展迅速、适应范围很
期刊
倒功是倒地时自我保护、避免摔伤、增强防护能力的技术。倒功主要有前倒、后倒、侧倒。倒功训练易发生的损伤部位有头部、面部、肘部、上臂、背部、腰部、胫骨等,易发生的训练伤有骨折、关节脱臼、鼻出血、脑震荡等,器材防护措施:训练者戴好护肘、护膝、护胸、护腕,训练中加强防护人员的配合。    一、前倒    前倒是主要防护由后攻击而向前倒地的技术。  1.动作要领:在立正的基础上,身体自然前倒,同时两臂屈肘,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小动作很多,其中有的还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防治腰酸背痛:做一些前弯后仰及向左、向右旋转的腰部活动。  防治扁周炎:双手做由前向上、由后向上的顺、逆时针方向旋转臂膀的活动,既能强健肩关节及周围组织,又能防治肩周炎。  防治颈椎病:先做低头、抬头运动,然后做转动脖颈的运动,转头时尽量使头部与肩部接近水平。  防治便秘:经常旋转按揉腹部、提肛能促进直肠蠕动,保持大便通
期刊
《红楼梦》中有诗云:“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意思是说:这世界上的事情,在一定的情况下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然,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感情方面。而对于一个格斗高手来说,真假虚实的运用,也是其在技击中所需要的。具体是指在实战当中的“虚中生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遇强则弱,逢弱而强”的虚实变化,拳脚指上打下,出招神出鬼没,让对手防不胜防。  在技击时,攻防的虚实应用较广。具体指实战当中的眼神懦弱为
期刊
当进入武术殿堂的大门后,我们会希望对有关于武术的各方面知识有所了解并深入系统地学习,看书则是必不可少的,本期就向武友推荐两本涵盖武术知识全面的书。  《中国武术实用大全》,系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由康戈武教授编著,出版于1990年。书中包括中国武术概论、武术技法原理、武术教学与训练、拳种流派、古今兵械、武术实用功法、武术攻防基本技术技法和习武常识九个部分,共一千四百余个篇目。有的篇章深入探讨了武术学
期刊
提供/贾明岩      乾、师承    八卦掌的起源,一如许多武术的门派,是欠详尽,多传说,有争议,而迄无定论的。  有趣的是,学术性的论文,与小说式的神话,并世同存,何去何从,充分自由。虽亦反映了学习者的文化水准,与教育程度,却无关乎其传承的真伪与造诣的高低。  在此,只能依据有限的见闻,简单记述本门本支的世系,大致如次:  →董海川→尹福→宫宝田→刘云樵→  董海川氏是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人氏,
期刊
散打与跆拳道分别是中韩两国独具特色的功夫,二者在各方面的优劣不妨PK一下。    一、传播广度  散打在新中国建国后成为比赛项目仅二十多年,现已成为亚运会项目,但世界各国练习人数较少;跆拳道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成为韩国全运会比赛项目,由于其成功的推广,现已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目前风靡全世界,习练人数众多。  散 打★★★  跆拳道★★★★★    二、服装特色  全身护具或短裤背心是散打选手的行头
期刊
一、太极武道为李博与李春茂传授    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李氏八世祖李春茂,乃李伦、李仲、李俊、李岩之生父。李春茂拜千载寺、太极宫武道长李博为师,习十三势拳、剑、枪艺,学而有成,是太极拳传世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著有《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等太极武道著作。《李氏家谱》八世李春茂辞条:“春茂,字廷璧,号叶蓁,配赵氏、辛氏,行一生四子,长李伦,次李仲,三李俊,四李信。万历年贡生。生于隆庆二年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