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有效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dyt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各种图文影视等教学资源进行形象化呈现,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学科能力,形成健康价值观。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策略主要有:一是变抽象知识为形象展示,加深学生对基本史实的理解;二是变知识灌注为能力培养,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三是变凌乱史实为整体线索,增强学生主干史实意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03
  传统历史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圈画重点、死记硬背式的知识传授倾向过于明显,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教学理念出现显著变化,更加注重学科素养渗透,加上近几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我市各校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都普遍安装了多媒体展示台,更多教师开始进行多媒体教学。但据笔者调查了解,在目前初中历史的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资源重复、逻辑混乱、教师课堂使用不熟练等多种问题,造成学生课堂学习低效。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利用多媒体提升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呢?
  一、变抽象知识为形象展示,加深学生对基本史实的理解
  历史学科本身具有趣味性和形象化的特点,但厘清基本史实的前因后果、弄清基本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有一定困难的,理解一些基本史实或历史结论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此时,我们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的优点,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在与学生一起理解“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这一历史结论时,不少课堂都是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慕尼黑阴谋的影响”进行圈画,然后让学生强化记忆完成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但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用动态图示的形式将“推向顶峰”这一抽象历史结论形象化地呈现出来,学生就能很快理解“顶峰”含义,并加深对基本史实的理解,使历史学习真正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套路,学习效果也显著改善。
  二、變知识灌注为能力培养,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多媒体教学的定位应该在于素质与能力。开展多媒体教学时我们要尽量避免纯知识化的呈现手段,从培养能力的角度出发,多呈现一些有利于培养归纳概括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史实比较能力、情感感悟能力等学科素养的文图影视资料。比如我们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时,完成新授课内容的教学后,可呈现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比较表,从战争的背景、领导人、进程、重要文献、结果、影响等多方面加深对这两场战争的理解。其他如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与加强等等,涉及这些主题范围内的知识,我们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史实比较表,以便加深对相关史实的进一步理解,避免日后应用时的张冠李戴。
  三、变凌乱史实为整体线索,增强学生主干史实意识
  初中历史学习离不开一系列基本史实,就具体某一课或某一单元而言,由于范围有限学生还不至于混乱不堪,但如果从整册教材或某一阶段或某一国家的专题角度来思考,学生就很容易将一些史实混淆了。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需要增强学生的主干意识,运用主干史实厘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样,学生学习有秩序,思维有途径。比如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重大史实、重要影响、重要时间有很多,如果掌握不清,很容易混淆整个二战进程的基本史实。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用括号图或表格的形式,通过爆发、扩大、联合、转折、胜利等各阶段的史实关键词语将众多史实厘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从整体上掌握二战进程。如果是在单元复习课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复习线索呈现出来,然后顺着主干线索以点带面、层层铺开,让学生掌握具体史实的同时,也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了历史线索,这正是历史学科的必备素养。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复习点很多,但如果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及“特色会议”“特色政策”“特色理论”三个关键词,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这一单元的整体框架,在整体框架下我们再去复习具体知识点,就能让学生轻松地弄清史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了。
  总之,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各种图文影视等教学资源进行形象化呈现,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科能力,使其形成健康价值观。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不断探索更灵活、更有效地将多媒体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方法,使初中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之花越来越灿烂。
  [参考文献]
  [1]邓晓俞.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08(6).
  [2]郑西恩.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信息技术与应用,2007(5).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要]《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作为选修模块之一列入我校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结业考试的重要内容。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情及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编程的乐趣和成就感。[关键词]算法与程序设计 编程 体验 成就感[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榆林作为陕西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重要的资源富集区,如何深刻地再认识区情,如何理解跨越发展,如何认识民营经济在跨越式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通
民事纠纷的顺利解决必须基于正确的事实认定,这就需要当事人运用证据对事实主张加以证明。然而,对争议事实加以证明有时是不必要的,有时则是难以获得的。民事推定的存在和适
[摘要]因式分解是初中數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数学学习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很重要。在因式分解中活用数学思想,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关键词]因式分解 技巧 数学思想
软式排球是当前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在我国也备受重视的新兴的球类运动。它因其自身的许多特点,在我国很多地域都有开展,但在我省却未形成应有的气氛?本文通过一定范围的调查及实
[摘要]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传统的地理课堂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如何构建地理学科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阐明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要性与其意义的基础上,从充分的课前准备、培养学生能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三方面对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地理高效课堂 课前准备 师生关系 学习能力  一、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