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美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也蕴含着美,下面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Unit8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為例谈一下英语教学中的美。本单元内容主要围绕“你所居住的城镇”这一话题展开,运用形容词、副词的最高级,谈论对某场所或者事物的喜好,以及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
  一、蕴含的美
  (1)语言本身的美。本单元的主题是你所居住的城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形容词副词的最高级,我们也编了一些歌谣或口诀,节奏轻快、简单易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初二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
  (2)真实生活的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城镇。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电影院、商店、公园……。我们每天都会看书、看电视节目等等。那么在这些场所或事物中,你能做出评价,并选出最好的那一个吗?这是孩子们关心和关注的问题。①创设真实语言语境,紧密联系教材。本单元的话题展开,可以从询问孩子们所在的城镇有哪些电影院入手,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这就架构了课本知识与真实语言语境之间的连接,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下,才能更表达自己的喜好。②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体验本单元话题之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判断事物的标准,也都喜欢去看电影。正是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对每个电影院的评价,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思考从哪些方面做出客观的评价。③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进行本单元的学习以后,教师给学生建构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实地探访一下所在城镇的电影院、商店等地方或者是通过采访的形式问答。以所在城镇里的一些场所这一话题为中心,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真实地感知语言、走进真实的生活。
  所有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供了接触大量语言素材的机会。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并讨论自己城镇里的一些场所的优劣。学生通过创设的真实语境接触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所学习的句子活学活用。整个这个过程,学生形成了关于怎样评价一个场所或一件事情的思考与讨论。
  (3)丰富人生的美。生活是绚烂多彩的,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商店、电影院等场所也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学生们要学会辨别这些场所和事物的优劣,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在这个讨论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事物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4)多元文化的美。① 本单元呈现了一些中西文化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及评价标准的差异,适当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例如,可以介绍一些中西方典型的、带有自己特色的城镇、电视节目等等。②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多学的知识用英语描述自己所生活的城镇,同时,在描述自己家乡的过程中,学生更加熟悉、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师生素养之美
  (1)教师本身业务素质之美。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需要展现的是教师个人的美以及英语文化之美,这对我们的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熟练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①教师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运用语言的目的在于沟通交流、表达思想。熟练运用语言,课堂调控才能游刃有余。②教师需要有将英语生活化的能力。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将英语生活化,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单元话题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用处。同样,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将英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体味英语所体现的文化、生活与我们的文化、生活相同的部分,也意识到中西方的差异,从而形成跨文化的意识。③教师要有资源整理的意识与能力。挖掘现行教材话题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我们身边的很多网络资源,如口语学习软件、英语儿歌、卡通动画、绘本故事、有声阅读资料等都是可以整合到课堂里来的。根据个人研究专长,合理分工。我们进行相关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并在每个单元都有结合话题的趣味阅读材料,重要的单元也会有自己制作的微课等辅助教学工具。同时,不同年级主题有很大相关性的单元,我们也会结合贯通起来,扩展学生的词汇和知识面。
  (2)教师要有创造美的能力。生活中充满了美,知识缺少发现的眼睛。同样,语言中充满了美和乐趣。需要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发现美。
  (3)教师引导学生开阔思维,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并学会客观的评价事物。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情感。
  老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有正确的审美意识,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指示代词是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内容,Unit2围绕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初步感知指示代词this, that的用法,Unit5 用指示代词this, that, these, those 介绍人物关系,Unit6进一步使用指示代词的一般疑问句确认物主关系并作简略回答。它涉及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指示代词this (these) 用于时间或空间上较近的物体。this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终级目标是培养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是初中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我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初中生自
期刊
摘要:“新基础教育”强调通过开发数学学科的育人资源来实现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真实生长过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要实现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生长,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对数学教材进行加工和重组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教师有清晰的数学知识结构、学生学习方法结构和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意识。  关键词:关注学生真实生长  在课堂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由主演变成导演,由师长变成朋友。同时
期刊
现如今的当代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而非一味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最新的新课程标准中指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培育问题,以学生作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构建这样的课堂,才可以从根本上构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最新动态。   一、根据课标要体现的“核心素养”来确定整节课的最新目标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来关注学生的核心素
期刊
复习教学的困惑:众所周知,时间紧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大是复习课的特点;而日常复习课最令学生头疼的事情是:面对诸多零零散散的复习内容却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教师在课堂上便不停地向学生灌输,把学生当做容器,从而教师主导整堂课,导致复习过程缺乏学生个人的思考和创意,这样的复习方式并不能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帮助学生起到提升的作用,还给学生制造了巨大的难题——一味孤立地记忆老师“灌输”的孤立的知识点。学生的复习与教
期刊
在我们农村,一些学生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务工,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把大多数的子女都留在了家里,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一起生活,成为儿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年龄在十六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父母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由长辈、亲戚、朋友或邻居等代为照看,通常指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由于留守儿
期刊
《岳阳楼记》短小精悍,气势不凡,耐人寻味,是一篇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散文。这篇文章以立意和文笔取胜。王毕之说《岳阳楼记》、岳阳楼、苏子美的书石、邵竦的篆额“世谓之‘四绝’”。  《岳阳楼记》的作者叙述事件,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就像画家描绘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一样,有惊人的技巧。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美(景)境。位于湖南省岳阳城西的岳阳楼,飞檐画栋,气势雄
期刊
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让文言文教学成为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距离的重要桥梁。针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结合自身经验,谈谈个人的见解与体会。   一、阅读激趣   古人写作非常重视字词运用,用词精练,经常会为一个字或词推敲很久。因此,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韵律美,从而培养他们的文言文语感。文言文的读法有多种,如范读、默读、朗读、齐读等。教师的范读为学生
期刊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千古警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道出了复习巩固的重要性。学习的过程如同吃饭一样,摄取丰富的实物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就不能变成身体的一部分。一大部分同学虽然认真刻苦的学习,但由于方法不正确,总是记不住,记不长,特别是中三的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大量的复习资料,让他们手忙脚乱,无章无序,结果让他们事半功倍。萦绕在学生心头的一大难题是历史课
期刊
自主学习是当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中,首先要确保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在教学中起着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以及理解教学内容的辅助工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让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进一步加强。同时学生由于自己的自主学习,对自学知识的把握更加透彻,也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一、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