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几种教学习惯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HAOKU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习惯:师生共商学习任务的习惯、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习惯等。教师的良好教学习惯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7/08-0029-02
  
  习惯在学生学习甚至人生成败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教学习惯。
  
  一、师生共商学习任务的习惯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习惯于完全由教师来决定、控制学生的学习任务。学生不仅不知道一学期、一个月或者一周内学习的主要任务,乃至于每一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也不会提前知道的。这样的教学习惯使学生误以为学习任务是教师给的,学习就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形成主动安排学习任务的意识与习惯,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必须明确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并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借助一定的学习工具及教师的有效帮助有计划地、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备课时将相应的学习任务明确地告诉学生,还要与学生共同商量学习进度。这样,学生完全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就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自觉地检查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形成,为提高学习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习惯
  
  在农村中小学的课堂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还处在课间游戏的兴奋状态而尚未进入学习状态时,教师就开始讲解新课了;有的学生在听课中一脸迷惑,显然是没有听懂老师的讲解,但教师却置之不理,只顾自己的讲解;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讲,或者与同桌在玩,或者在看课外书,或者在做其它学科的作业,或者在睡觉,或者在走神,教师也不理不睬,仍然一味地讲解着自己的教学内容;在合作学习或讨论问题时,有的学生不知所措,只是呆呆坐着,有的学生在说着与学习无关的事儿,有些学生在不着边际地争论着,而教师对学生的这些学习状态却视而不见;在做课堂练习时,有的学生无从下手,迟不动笔,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胡写乱画,有的学生写字时握笔的姿势不正确,坐的姿势不正确、练习本摆放的位置不正确,教师却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只关注自己下一步要讲什么、怎么讲,只关注自己怎样顺利地讲完自己的备课内容。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教学习惯。在布置学习任务和组织各种形式学习中,乃至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必须高度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佳学习状态,或当即提醒(如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醒学生坐直身体,提醒学生正确握笔,正确摆放练习本的位置等),或让小组进行监督,或变换教学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或进行方法指导,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或进行适当的示范,为学生提供模仿的典范,或组织专门的注意力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等。只有具有这样的教学习惯,才能做到以人为本,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宗旨,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证科学高效的学习效果。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仍然以讲解为主,即便使用新教材也如此,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被动地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没有时间与机会去认真地学习教材,不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不能够在尝试与合作交流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技巧与策略,不能够在独立探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
  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即“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庞维国)显然,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必须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彻底转变教学方式,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主组织教学;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主动引导查阅资料,与老师共同探讨,师生共进;要养成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教学习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与机会,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学习感受与收获,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交流,相互启迪,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构学习的意义,确保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场所。
  
  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习惯
  
  目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即使在课改中,也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具体的指导。如: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如何将所学习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结构,如何结合课后的练习题进行有效的自学,如何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如何科学高效地阅读教材内容,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记忆学习内容,如何把握学习内容的内在本质,如何将相关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如何积累有用的知识,如何科学地安排复习,如何科学地应对考试,如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如何总结提炼学习的心得与收获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学习风格等等。教师必须对诸如此类的具体环节、过程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与训练。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只是教师一遍又一遍的知识讲解,一轮又一轮的强化练习,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一个又一个的批评埋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既被动又机械,既枯燥又僵化,既费时又低能,无法真正体味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提升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成长,不能有效地增长智力、丰富情感、增强意志、发展个性。
  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课程教学方式,首先意味着教师从知识的讲解者转向知识学习的组织者的角色转变。这样,教师的教学过程已发生质的变化,不再只是教知识,而是要立足于学习方法指导,例如,要教会学生的测评预习效果,组织学生分组自学与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创设探索创新的情境与条件,总结并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有效策略。也就是说,教师要形成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探究学习方法的教学习惯。当然,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主动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相关的理论,搜集大量的科学学习方法,有计划地介绍给学生,对学生进行训练,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进行选择、创新和组织交流;要建立学习过程与方法监控的有效机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
  在课改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渐形成并强化优秀教学习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确保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养成优秀教学习惯应成为农村教师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其他文献
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小型断路器正朝着分断能力高、体积小和模数化的趋势发展,传统低分断能力的产品在市场的需求呈下降趋势,同时客户对小型断路器产品特性要求在不断提高;国
在此从苏轼如何创新入手──"以诗为词",对苏词风格展开全面论述,引经据典,将苏轼与前代名家作比,并以苏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实例,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论证了苏词词风:沉郁、豪
本文采用自主研制的直流弧光放电等离子体CVD设备,在YG6硬质合金基体上进行了不同氩气流量下金刚石薄膜的制备研究。采用SEM对金刚石薄膜的晶体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氩
为了研究重庆市旅游者行为,本文以江北区为例,通过随机抽样法,对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找到重庆市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规律。
为了适应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必须实现节能环保技术的优化应用,从而提高项目工程的运作质量。介绍了万安水利枢纽项目,结合该项目,探究了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环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由于大豆单一品种适应范围较窄,需要有各种类型的品种来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所以,对这些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品种进
以活性有机硅预聚物、偶联剂和有机树脂为成膜物,配用颜填料和助剂,研制成自交联型有机硅耐热漆。讨论了成膜物和颜填料的选择。列举了涂料配方及其性能测试结果。
针对开发常温无镍锌系磷化工艺,研究和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磷化中的应用和作用机理,并表征了表面活性剂在磷化过程中协同效应的某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发挥了多
煤矿乏风氧化发电系统尚在推广阶段,RTO装置及乏风氧化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没有规范要求。针对煤矿乏风氧化发电系统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乏风氧化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及测
就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应用进行了系统介绍及分析结合红外加热特点及多孔介质燃烧器结构,介绍多孔介质燃烧技术使用条件及工况,对多孔介质燃烧特性分析,从燃烧稳定性、温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