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效率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基于SSBM-ML模型

来源 :公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安全效率关乎社会秩序稳定、公民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多投入-多产出指标体系,构建SSBM-ML模型,运用静态截面数据和动态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2007-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公共安全投入产出效率、增长率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现有技术条件下我国公共安全投入产出效率均值为0.46,仍处于较低水平。天津、上海、广东、宁夏、青海、北京、内蒙古等七省市在各年份均为DEA有效。公共安全效率均值表现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全国>中部地区。全国公共安全效率的ML指数年均增长1.019,技术变化TC年均增长1.06,是主要推动力,而技术效率EC均值为0.99,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全国90.32%的省份均实现了公共安全效率的正向增长,其中江苏、山东、上海、北京、广东的公共安全效率增长最快,是其他省市学习和追赶的对象。
其他文献
改进兽用穿心莲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对穿心莲注射液质量标准中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改良,增加HPLC含量测定方法。在薄层色谱中,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4个暗红色斑点。用HPLC法同时测定3种二萜内酯类成分的含量,穿心莲内酯在0.023 68~0.473 6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8.0%;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022 27~0.445 20 m
期刊
高中历史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与我国的发展,开阔学生视野,所以,教师不仅需要在高考背景下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有基于“立德树人”的思想,避免课堂教学和社会发展脱节。本文从立德树人教育的内涵入手,讨论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如何促进立德树人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合。
期刊
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化工人才,实现化工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为我国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技保障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化工教育的必然要求。推进教学创新,是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提升化工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角度探讨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的改革和实践经验,
期刊
<正>8月15日,贵州省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江口县举行。贵阳市南明河、遵义市赤水河、黔西南州万峰湖入选贵州首批美丽幸福河湖,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掷地有声。全国生态日,这一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鼓舞和激励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关注生态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正>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厚植绿色底色。8月31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郑州召开。会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美丽河南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省委书记楼阳生
期刊
全面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纵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经历了从酝酿、产生到丰富发展一系列的演进。高质量发展要从多维度阐释,它既是经济“质”“量”并进的发展,也是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高水平平衡的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三者共赢的发展,各维度内部有其相应的辩证关系。
期刊
学位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对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系统阐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协调一体、绿色生态、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6个维度建立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
期刊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期刊
分析了当前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认为局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环境基础设施欠账多、投入机制不健全是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制约因素;对标高质量发展,存在绿色发展水平低、资源环境效率较低且与经济协调水平差等问题。提出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夯实生态安全格局、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利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并建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