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钰:于苦厄中绝美绽放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37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著名钢琴家、作曲家、世界三高的艺术指导罗兰多,尼克罗西在谈到自己在意的钢琴家时,说道:“我伸出五个手指头,其中有一个位置是陈钰的。”
  在和陈钰的交谈中,也深深被她对待音乐的那种真诚所打动。当朋友赞扬道:“陈钰我们最喜欢你的一点就是,你从不因为某时、某地、给某团、给多少钱而改变你的风格,有的是你对自己的要求。”陈钰坦然地回答说:“你错了。不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而是我觉得对艺术就应该这样。我总觉得一件艺术品放在这儿了,你就不能随便去亵渎它。”
  或许正应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话,陈钰早年的音乐之路走得异常艰辛。然而,站在美好的当下去回顾艰辛的过往时,她说了一句让人无比心酸的话:“那时候也不觉得苦,因为我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有多甜。”或许也正是这份对艰难的“无知”。才使得她在无止境的音乐之路上一点一点绽放出绝美的身姿。
  学音乐的人都是对自己特别了解的人,对于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够完美都特别清楚。
  音乐时空:你是中国首位在世界获得钢琴伴奏金奖的人,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些钢琴伴奏的知识好吗?
  陈钰:在外国是没有钢琴伴奏这样一个称谓的,唱歌的是singer,弹琴的是pianist,没有谁给谁伴奏这样一种说法。就歌剧伴奏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了解歌者所唱的内容是什么,要懂得歌曲所演唱的感受、氛围,钢琴伴奏不是说我把这个音弹奏出来了就是伴奏,伴奏本身就有一个“随”的过程,与演唱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弹奏者还必须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渲染出一种类似于交响音乐的音色和氛围。
  音乐时空:为什么说是类似于交响音乐的氛围呢?
  陈钰:因为大部分的歌剧都是由交响乐团来伴奏的,他们烘托的是一种气氛,这种气氛是一个钢琴演奏者和歌者合作的重要内容,有一种表现力、带入感以及景色的描绘感,歌剧伴奏必须要有画面感,而不是干巴巴的弹奏几个音符。
  音乐时空:钢琴有其独特的魅力,也是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经常看到钢琴给古典音乐、流行歌曲伴奏。但似乎很少给民歌伴奏,这是什么原因呢?
  陈钰:其实也不少,主要是出现在音乐会上比较少,因为音乐会上都喜欢用伴奏带,我们经常看的是晚会,晚会很少用钢琴伴奏,但如果是进剧院去看音乐会,伴奏也多数是钢琴。
  音乐时空:作为优秀的青年钢琴家,也参加了无数的音乐会,在你看来一台成功的音乐会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
  陈钰:首先是歌者与弹钢琴演奏者的配合。二者的默契程度要经过多次的排练。第二个就是钢琴家对于作品本身的理解以及理解的深度是否能给每一首作品渲染出一种不一样的情景。不是熟悉的程度,而是对作品理解深度,所以说钢琴演奏者对作品熟悉的深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时空:在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作的时候,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任何一个人稍微出点差错,都要求伴奏者随时调整。
  陈钰:这个是我最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情,谁今天的状态怎么样,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是近几年,钢琴伴奏最重要的是歌唱者是随着情感来拖延音符的长度的,不是说在曲谱上有延长的记号,而且每个老师的演唱特点和演唱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个演唱者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演唱的感觉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很多时候老师是不会直接告诉你他今天的状态的,这就需要我O 001秒时间的反应,这个不是靠眼力,因为我学过声乐,老师们所有演唱时的气息我都能听出来。
  音乐时空:你是怎么做到这点的?
  陈钰:首先得益于对一个老师的熟悉程度和我是学声乐的这一点,而且他们所唱的作品我全部都能背下来,意大利文、法文、德文、中文,不管是哪个声部,每一句讲什么,这句怎么唱,我都了然于心。尤其是排歌剧的人从来不到齐,今天缺女高音,我就一边弹钢琴一边唱女高音,缺男中音,我这边弹着,唱完女高音接着唱男中音。有一次排练“朝阳文化,文化朝阳”那场音乐会。总共有十八首歌,大家都没有带谱子过来,我评记忆全部弹了下来。
  音乐时空:你的记谱能力是怎样达到这个境界的?
  陈钰:我小时候识谱能力就特别强,识谱非常快,平均一年能记十几本吧,有的看着就会。转调这一块是在饭店打工的时候练成的,我们有一个本子,有500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英美流行歌曲,那本书很厚,我们叫它大肥本。那里面的曲子你弹了一两年之后就全熟悉了,那剩下的时间我干嘛呢?我就把所有的曲子移成F调。不管原来是什么调。那些歌都不难,但要练习脑子的反映能力,其中升F大调我练了一个月,这个调很难。
  音乐时空:到目前为止能够记住的曲谱大概有多少?
  陈钰:只要是我弹过的,基本都能背下来。
  音乐时空:可以给我们讲讲你这样高超的钢琴技巧是怎样练就的吗?
  陈钰:我从小就师从于沈阳音乐学院的金石老师,然后当我学习唱歌的时候,金石教授是气得要发疯,因为他认为我是一个很好的弹奏钢琴的人。我的声乐是师从于吴其辉教授,他也认为我是一个在歌唱行业很有感受的一个人。
  音乐时空:你从小学习钢琴。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何选择了去声乐专业深造?
  陈钰:弹钢琴太枯燥,也太辛苦了。考大学的时候我对声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是想着唱歌很开心,弹钢琴独自一个人在钢琴前面很闷,觉得唱歌是一件能令人愉悦的事情,之后就考了音乐学院,报考了音乐教育学院的声乐专业,作为自己的一个研究方向。毕业之后报考了中国歌剧舞剧院,当时有一千多人考试,我考第二名,当时团长就问我:“你愿意以什么身份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我当时的回答是歌剧演员的身份,我从2002年到2007年在中国歌剧舞剧院是歌剧演员,兼任女高音声部长,但是我担任了全团歌剧排练的独奏,就是说2002年到2007年所有的歌剧,我参与了排练也参与了演出,也就是说我在台上是一个歌剧演员,在台下是一个独奏。   音乐时空:之前也有说到对钢琴比较反感了,觉得练琴太苦了,那后来是怎样重拾这份兴趣的?
  陈钰:学音乐的人都是对自己特别了解的人,对于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够完美都特别清楚。我大学毕业以后,并没有间断学习钢琴的过程,因为我深知我大学念的是声乐专业。我在钢琴方面某些技巧是有缺失的,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好好练习,后来在课堂上也不断听老师们弹,逐渐感觉自己在歌剧伴奏上更加有天赋,我发现自己对歌剧伴奏情有独钟,不止是兴趣。因为我的声乐技巧是有限的,我内心不能表达出来的一些情感。我们团的一些老师们能够全部表现出来,就是说我唱不到那么好,但是老师们能唱得很好,它弥补了一种遗憾,我觉得特别幸福。
  那时候也不觉得苦,因为我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有多甜……
  音乐时空:刚刚讲到那么多老师,感觉他们真的就像是你音乐道路上的伯乐一样。
  陈钰:是的,1996年11月16日妈妈一个人带着我来了北京,那时候家里很穷,我们住在地下室的地下室,我当时是十五岁半,跟着吴其辉老师学习。经过短暂的三四个月,我和妈妈就把家里的一点积蓄就用光了,后来我得到一个机会去饭店弹钢琴。当时有一个管理者负责乐团招聘,就问我愿不愿意去饭店弹琴,我说我愿意,因为当时我已经学不起了,后来。吴其辉老师给我一首作品《伯爵夫人》,就是那个咏叹调,他说:“你两个月把这首作品拿下来”,十几篇,他星期二给我,我星期四就全部背诵了下来,老师紧紧地拥抱我,说:“从此以后我一分钱不收你的学费,你是一个天才。”如果没有吴其辉老师对我的无私帮助,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潸然泪下)。
  吴其辉老师特别让我感动,有一天我正在地下室学习,听到有人在喊“小钰、小钰”,我一听声音,还想在:“姥爷怎么会到这里来?”我管吴其辉老师叫姥爷,因为他是我老师的老师,我一开门,姥爷拎着水果、咖啡、大虾,我那时候感动得不行了。
  音乐时空:从你之前的讲述中可知你似乎在饭店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
  陈钰:七年半,从十五岁开始,我所有的学费、生活费全部是由自己挣的,学校很多业余的活动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就是弹琴,每天从饭店回来都要坐公交车。而公交车站与我们住的地方还要走一段距离,我妈妈怕不安全,每天都会在路口等我。有一次实在是太累了,我在回来的路上睡着了。坐过了站。后来又坐车返回来,那天妈妈差点急死了,因为我每天晚上十一点左右到路口,那天快到十二点了还没看到我的身影,那么晚了,又是一个女孩子,妈妈就特别着急,那时候没有电话,又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找,只能在公交车站死等着……
  音乐时空:既要上课又要出去做兼职,你是怎样平衡二者之的时间关系的?
  陈钰:我们学校晚上六点到九点是有文化课的,我晚上十一点多才能到家。我妈每天拿着录音机将老师讲的内容全部录下来,我晚上打工回来再听,点着蜡烛看书,因为房间就那么大,开着灯我妈睡不着觉,看到凌晨三点,早上九点起床给吴其辉老师送报纸,然后去上课,上到下午三点,四点半再出去打工。
  音乐时空: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种生活。会觉得苦吗?
  陈钰:那时候也不觉得苦。现在是看着我所有的学生才会觉得当时真的很苦,因为我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有多甜,我还觉得挺好的。假期的时候我从来没回过家,自己租一个小房间,打工挣生活费。有一天做饭切黄瓜,“咔”把手指切了很长一条口子,那时候第一反应不是疼。而是晚上还有九个小时的钢琴要弹怎么办,晚上就一边按着手指一边弹。
  音乐时空:那么艰难。还好有阿姨一直陪在你身边。
  陈钰:她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而且是我骨灰级的粉丝,我妈这一辈子就是为我付出,她为了我放弃了自己的人生。她的事业就是培养我,陪着我,看着我取得一点一滴的成绩,她就觉得获得了莫大的快乐。上学那会儿,我们不是住在地下二层嘛,做饭的地方在地下一层。我妈妈每天做一顿饭,楼上楼下的跑最少也有十趟。然后等到我考上大学,那时候没有手机,我给家里打电话没人接听,我又给舅舅打电话,又给姥爷家打电话,后来我才知道我妈心脏病住院了,都抢救两次了。医生说就是在地下室住的时间太长了,营养也不好,觉得亏欠她特别多。
  音乐时空:有为阿姨做过什么事情吗?
  我觉得今天的成绩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然后就是到哪儿去都带着她,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吧,全国比赛都带着妈妈,我上意大利比赛也带着我妈,我去日本义演也带着我妈,我从不要求有多少演出费,我唯一的要求是带着我妈,我妈妈在这方面也很专业,包括拍照,她对我的艺术会提出最直接、最中肯的意见,她可以说是一个专业的音乐家了,哪句唱得对,哪句唱得不对,她全知道,意大利文、法文全知道,她一天没学过,但听了三十年了。
  歌剧的魅力是无限的,让人欲罢不能的。
  音乐时空:聊了那么多有关钢琴和声乐的事情,你和歌剧又是怎样结缘的?
  陈钰:2003年底,我们团决定让我留在中国歌剧舞剧院。那时候正在排练歌剧,就让我留在剧院弹歌剧《原野》。当时是和万山红老师和孙健老师合作,这对我的人生是一个重大的启发。我看见了他们身上无与伦比的敬业的精神,他们是从早到晚沉浸在这部歌剧里面,可以说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二点,我都是寸步不离的在他们身边,整整三个月时间,这是我第一次那么如痴如醉、无时无刻的不在接触的一部歌剧,但是你不会觉得漫长,因为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只会感觉到开心,万山红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孙健老师的每一个背影有时候都会让我热泪盈眶,几乎是排练一个场景我哭一次,排练十次我哭十次,受到了极大的感染。我发誓要好好的对待歌剧。好好的学习歌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歌剧。是真心的很爱很爱的那种,也真正的领略到了世界上一种最难的艺术门类,我认为歌剧是最艰难的艺术之一。
  音乐时空:你在歌剧方面的作品也非常多,对于普通听众来说,可能还不太了解歌剧的魅力,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陈钰: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是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表演于一身的一门艺术,它的艺术魅力是无限的,让人欲罢不能的。很多人可能弹钢琴弹几年放弃了。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学歌剧学几年放弃了的,很多人是宁愿在别的事情上去挣钱,然后将挣来的钱花在唱歌上面,因为他们喜欢歌唱的感受,歌剧也是一门极其艰难的艺术,一个歌唱者要有好的声音技术、好的形象,对节奏的把握,与乐队的配合,语言、表演,眼睛看哪儿,手放在哪儿……都是十分讲究的。
  音乐时空:为什么会特别强调好的形象呢?
  陈钰:因为你要上台表演,好的形象对于角色的诠释是很有帮助的。
  音乐时空:对歌剧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要演好歌剧非常不容易,那谈谈你表演歌剧时的感受吧。
  陈钰:歌剧可谓是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而且一个好的歌剧演员都要经过几十年的训练,在外国有一个评论家,他对歌剧演员就有这样的要求:要像猫一样有九条生命。一个脑子注意音准节奏,一个脑袋留意音乐走向。一个脑子管语言表达,一个脑子控制肢体语言,一个脑子讲究声音技巧,一个脑子注意表演,一个脑子负责和指挥与其他人的配合,一个脑子保持和观众的心灵沟通。
  音乐时空:你演奏过很多国外的歌剧。比如《阿伊达》、《拉美摩尔的露琪亚》、《灰姑娘》、《费加罗的婚礼》等,中外文化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歌剧伴奏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个人情感的代入,你是怎样使自己进入角色的?
  陈钰:首先是从作曲家来区分,不同的作品在弹奏控制音色的手法上会有一些不同,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讲的都是人类的爱,再就是真善美,所以我会受到这些情感的震撼,在排练的时候,比如说《原野》、《杨贵妃》,还有外国歌剧《拉美摩尔的露琪亚》等,在排练的时候。我是一边给他们伴奏一边流泪,我记得有个诗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如果不能感受到音乐的触动和魅力的话,你就去做政治家。
  音乐时空:弹了那么多首作品。其中有自己最喜欢的吗?
  陈钰:歌剧《玛依·莱斯科》,这是我今年向意大利的罗兰多大师学习的,学这部歌剧是要看很多资料的,这部歌剧是普契尼的作品,主要讲的是法国一个上流社会的青年人爱上了非常漂亮的女子——玛依,莱斯科,在经历了诸多事情之后,她最终选择了爱情的这样一个故事,我被这部歌剧深深的感动了,看一遍哭一遍,弹一遍哭一遍,觉得旋律异常的动听。
  音乐时空: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也留下了许多作品。其中有你最喜欢的吗?
  陈钰:我最喜欢的歌剧是《原野》,所有排演《原野》的人,从导演到演员,再到所有工作人员,每一个人都极爱《原野》。
  音乐时空:近年来。除了常规的演出活动,你们还推出了一系列歌剧的公益演出是吗?
  陈钰:是的,比如说去年在东城区第一文化馆风尚剧场上演了彼得·布鲁克导演改编的歌剧《卡门》,这是一场公益的演出。让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歌剧进入了老百姓之中,歌剧并不是阳春白雪,老百姓并不知道歌剧是什么才会想象歌剧离他们的生活非常远。实际上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歌剧是离他们的生活非常近的。无论语言是否能够听懂,但是音乐是无国界的,通过演员真挚、细腻的表演,通过音乐强烈的渲染,观众是完全感受到那种情绪的,所以我们要将歌剧这门艺术不断地推到老百姓之中,让它走进我们的社区,走近我们的百姓,让更多的人走近歌剧。让更多的人了解歌剧是什么样的艺术门类。这才是我们的真正要做的事情。
  音乐时空:你在生活中也是一位非常热心的人,为公益也做了很多事情。能不能借此机会谈一谈你对公益的看法和态度?
  陈钰:我在上学的时候接受过马来西亚一个富商的赞助,他赞助过我三年,从1999年到2001年,每一年给我一千美金的学费,我自己接受过别人的赞助,在自己稍微有能力的时候。就想尽可能给别人提供一些帮助,我不光是做公益。我的很多学生都没有收他们的学费只要是有这方面的才能,我就不会计较太多金钱方面的事情,我还是厦门大学等一些优秀学子的成长导师,我可能没有在金钱上给他们太多的帮助,但从精神上我给他们分享了很多故事和经验,我认为单纯的给予金钱上的帮助是“扶弱”,而我们所做的是“扶强”,即以我们的经验、视角或者故事让学子们燃起一种人生的动力和热情。让他们学到一种精神而不是金钱,这远比金钱可贵得多。
  生活才是艺术的源泉
  音乐时空:在音乐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也有荆棘,你在音乐道路上有遇到过特别大困难或者阻力吗?
  陈钰:生活才是艺术的源泉,现在很多青年人唱歌的时候感情很贫乏。最重要的是没有吃过苦,他们自己却觉得很苦了,我当时还觉得自己还挺好的,这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锻炼,别人想要还没有呢,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别人夺不走的一种情感,否则我不会弹什么都哭了,很多人是看什么都不感动,我是看什么都觉得感动。
  音乐时空:你和很多国外优秀的音乐家也有过合作,比如布拉格指挥家邱君强、日本指挥家滕谷等,在和这些国外音乐家接触的时候。他们给你音乐上的感觉不同之处是什么?
  陈钰:认真,国外的音乐家,不管是指挥家还是歌唱家,和他们合作的时候,哪怕是在排练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它们无与伦比的认真,中国人更讲究在台上的发挥,可能排练的时候只发挥六成水平就可以啦。但外国人刚好相反。他们在排练的时候都要求是百分之百的投入。让艺术总监、导演以及所有的演唱者都信任你。觉得你是有这个能力的。
  音乐时空:你也曾去到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就个人感觉而言,这些东南亚国家与内地的音乐氛围有明显区别吗?
  陈钰:第一个就是尊重,外国的观众尊重艺术家,特别尊重,他们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所以外国观众的掌声会一直持续,直到表演者走到幕后之后。另外,外国观众懂得赞美。无论今天的演出是否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他们都会赞美你。   音乐时空:经历过那么多次大大小小的演出,你有创造过属于自己的音乐记录吗?
  陈钰:有啊,有一次《艺术人生》采访。当初他们跟我沟通的时候是说现场老师在演唱的时候让我给伴奏一下,我到了之后,导演和副导演都对我说:“你的手不能从钢琴上拿下来。”当时跟我说的时候是说就弹《在那遥远的地方》、《饮酒歌》、《女人善变》、《北京颂歌》等五首歌,这五首歌我特别熟悉,但是从他们聊天开始,我弹所有的作品都是男高音咏叹调的歌曲,因为我老公是男高音。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最终这个采访持续了大约五个小时,全部采访的配乐都是我一个人在弹。我在饭店干活的时候,曾经也五个小时手没从钢琴上拿下来过,因为饭店的高层全部都坐在那儿,就是习惯了,
  音乐时空:我们知道。你和音乐的缘分不仅仅在于是你的爱好、工作,更是延续到了家庭、婚姻之中。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呢?
  陈钰:他是我人生的伴侣,也是我音乐上的知音。他是一个非常宽容、踏实、稳重,让我感觉到特别平和的人,就像大地一样能够包容我热情奔放的性格,我就像一匹烈马,他就像大地那样容纳我的感觉。我原来的生活是那种起伏非常大的,虽然现在也会随时爆发出来,但是我的生活以及我整个人的状态变得非常祥和和安宁。
  音乐时空:你和自己的爱人也同台演出过。在合作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情和感受?
  陈钰:有,就是给他排练的时候我特别紧张。
  音乐时空:为什么?
  陈钰:担心他唱不好呀,我们也是逐渐的了解对方的,中间肯定有最初的磨合期。在舞台上的配合阶段就比较紧张,替他紧张,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他发挥得特别好,能够让他的表演达到一个更好的高度。在所有的音乐会上,我完全是一个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的状态,不是我自我发挥的那种状态。
  音乐时空:有苏老师帮助你的情况吗,在音乐方面?
  陈钰:基本都是我在帮助他,因为我的职业就是cOach,它的真正意思就是音乐指导。
  音乐时空:你们平时生活中会共同探讨音乐的问题吗?有过争论吗?
  陈钰:太多了。
  音乐时空:一般都是谁胜了?
  陈钰:我胜了,他基本是不服气的那种,他不相信我要求的会更好听,因为音乐没有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只有通过实践来证明谁的更好听。更容易被人接受,更能准确地表达一种音乐氛围,我经常会用录音来见证我们的一刻,录一遍他的风格的版本,根据我的要求再录一个版本,录完了一放,我胜。因为更多的说他是更宽容、更厚重的一个男生,那相对来说我更敏感。
其他文献
选取了1961—2014年呼和浩特地区气候资料,结合同一时期发生的ElNino/La Nina事件,对气温、降水量和干旱特征与ElNino/LaNina事件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ElNino/La Nina事
根据2016年对带岭矮化落叶松种子园的调查材料,运用二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方法,统计出标准2年生长枝上的短枝数量结构与初始嫁接接穗的直径及其所在小环境透光率结构的二元
评价林地质量,是适地适树、科学地进行营造林和预测森林生产力的基础。这项工作直接影响造林的成败和经营目标的确定。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地阳坡油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以
白僵菌是重要的虫生真菌,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本项目根据沙棘木蠹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白僵菌对其幼虫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驯化后的白僵菌菌悬液寄生率可达67.8%。驯化
以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绿地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当前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树种。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主要有122种,确定
期刊
呼和浩特地区2016年4月中旬出现两次弱降水,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资料等从高低空配置、湿度变化、探空条件等方面对两次降水过程进行成因分析,并从预报思路、主客
有人说:有一天我心碎了,我就一个人去西北徒步,对着黄土和烈风吼这首歌,一边吼一边哗啦啦流眼泪。  ——苏阳《凤凰》  在来北方之前,一直对北方心存着向往和敬意,总觉得中国的骨气都来自北方的黄土地,在北方高原那干涸、龟裂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们,就像风中的凤凰。风沙经年地吹着,所有人的生活和灵魂都像是被风干了一样,就连眼眶也染上了风沙一般的颜色,说话的嗓音都有着风沙经过后的沙砾感。这样的嗓音在黄土和烈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环境下对音乐考评进行重新审视,将小组合作的新理念运用到音乐考评中,使音乐考评工作更客观更科学,通过竞争学习的方法,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渴求度,提高学生课堂的听课效率,增加教师的教学质量,对音乐教育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就原有的音乐评估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估做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音乐考评 运用  音乐考评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检验学
摘要:在钢琴的学习中,弹奏技巧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提升学生弹奏钢琴的技巧,本文从实践出发,使得钢琴演奏与音乐教育相连接,在理解音乐内涵的情况下出发,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将通过实践分析钢琴教学中奏鸣曲的弹奏技巧。  关键词:钢琴 弹奏技巧 音乐教学 基本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教学理念开始发生变化,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习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专注和勤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