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关键技术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对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要点;施工控制
  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1、施工技术要求高
  当前高层建筑中主要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构架材料,并且逐步的在发展钢结构。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中主要是以现浇为主,所以必须重视钢筋连接、工业化模版等施工技术。此外,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问题、消防问题、施工设备等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对于高层建筑外墙施工、内部平面设计、使用功能等方面要求都比较高。
  2、施工周期较长
  高层建筑由于其复杂性和工程量大的特点,致使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也较长,平均都在两年以上。要想有效的缩短工程预期,就必须要在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上下功夫,要针对高层结构设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有效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高层建筑施工水平的提升。
  3、高空作业多
  高层建筑相比多层建筑来说自身的施工难度比较大,这就导致了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运输工作量的增加。在高层建筑高空作业过程中需要处理到大量的人员、施工设备、材料的垂直运输。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做好高空防护工作,避免出现工程事故。
  4、基础埋深度较深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特点所决定,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前,对于地基基础的埋深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与标准,一般不小于建筑物实际高度的1/12,特殊的桩基机构不小于建筑物的1/15,而且还要带有至少一层的地下室结构。
  二、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1、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有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是整个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和工期分别约占建筑物土建总造价的20%—30%、总工期30%~40%左右。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基础埋置深度,天然地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12;桩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15,桩长不计在埋置深度以内。为此深基础工程已成为建造高层建筑的条件。
  由于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密集区,施工场地狭窄。对邻近建筑及四周市政工程设施的安全和保护,对基坑工程的稳定和位移要求很严,而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是临时工程。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施工风险较大。它涉及到土力学强度与稳定问题、位移变形问题、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问题以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岩土性质不同而差异很大。设计施工不当,极易发生基坑工程事故。基坑深度超过5m以上的项目,其边坡支护和基坑开挖、地下降水等均应有专项施工方案,且该方案应请富有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的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论证,由项目总监审核后才能实施。
  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有: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基础。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基础滑移,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时,必须解决人工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支护工程、基础混凝土浇筑以及防止基础施工影响邻近建筑和地下管道等问题。
  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压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水比泥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就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就低。因此,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时间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3、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班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这一要求与结构力学、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面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与常规相反的方式布置。是上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不管采用何种转换形式,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仍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转换层位置上移,应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
  对这两类转换结构,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商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与其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对转换层位置较低的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控制侧向刚度比可以控制转换层附近的层问位移角及内力突变。对于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或简体结构,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下部结构:加大简体及落地墙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必要时可在房屋周边增置部分剪力墙、壁式框架或楼梯间筒体,提高抗震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不落地剪力墙开洞、开口、减小墙厚等。
  4、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留直缝。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高层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当前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項非常复杂的工程。首先,要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征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其次,要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现状有一个准确地把握;最后,要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有一个科学地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高层建筑施工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才能真正实现高层建筑施工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登前.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3.
  [2]李宁.现代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露天开采是人类使用矿物最早出现的开采方式,最初是开采矿床的露头和浅部富矿,从19世纪末使用动力挖掘机以来,露天开采技术迅速发展,露天矿的规模越来越大露天开采是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矿石开采作业。矿产资源的生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到几十亿年漫长的年代,才会形成现在能供人类使用宝贵资源,是人类使用的所有资源中唯独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需要求人类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
期刊
【摘 要】 目前,在电力线路测量中我国开始广泛的应用单基站CORS系统,它具有其他系统不具备的精准定位,灵活性高等各种优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单基站CORS在电力线路测量中的应用,包括选线测量、定位、系统误差测量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单基站;CORS系统;电力线路;测量  一、前言  CORS系统应用成为了现阶段的发展热点,CORS系统作为城市、地区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公路隧道遮阳棚作用;整体式全断面液压钢模板衬砌台车施工隧道遮阳棚拱肋砼;隧道遮阳棚棚盖安装等施工技术。  【关键词】 黑白洞效应;遮阳棚;整体式全断面液压钢模板衬砌台车;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汽车驶近较长隧道洞口时,在驾驶人视野中的天空、露天路面、附近建筑物等的亮度,远较隧道洞口的亮度高。在感应现象的作用下,虽然实际上洞口也有相当的亮度,驾驶人会因为光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促进建筑工程事业健康长远发展,在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剖析了土建施工中的常用问题,并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土建施工;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也
期刊
【摘 要】 钢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时尚、大气,符合现代人的艺术追求与使用需求,受到很多设计师的青睐。钢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不但实现了感观效果,同时它也可以与保温、隔热、防噪音等其他多种功能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化设计,将实用性与美观性有机结合。  【关键词】 钢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分析  钢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的采用先进的安装方式,克服了以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极大地确保了使用安全性
期刊
【摘 要】 道岔是铁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其病害是线路设备病害整治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几种铁路提速道岔常见的病害,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铁路提速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措施。文章还探讨了高速道岔工电联整程序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整治措施  道岔是轨道中结构最为复杂、养护维修工作量最大的部件,也是列车提速的关键因素之一。道岔的提速改造是更换提速道岔。由于道岔具有数
期刊
【摘 要】 质量管理是一种生产中常用的管理方法,是施工企业的自我要求,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自己发展的蓬勃旺季,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也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尤为重要,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期刊
【摘 要】 砖混结构是砖砌体和砂浆这两种材料混合建造的结构,由于其造价低、取材方便、性能良好而广泛用于中小城市七层及以下的住宅、公寓和公共建筑等。本文对砖混结构房屋设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砖混结构;房屋设计;方式方法  引言:  虽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已广范应用,但砖混结构依然是常用的建筑结构式之一,这是
期刊
【摘 要】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在地基处理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对整个房屋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是有很大关系,因此,一定要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重视。本文对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对房屋质量有很大影响的施工环节
期刊
【摘 要】 建筑施工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特殊生产,可能引起安全意外事故的隐患很多,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就要重视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其中,承包商(施工单位)担负着最主要和最直接的责任,但是要保证施工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还要求凡是与施工安全生产相联系的各方互相配合,明确各自的权、责、利,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有效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