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马祖道一(709~788年),中国唐代禅宗僧人。汉州(今四川广汉)人氏,俗姓马,名道一,人称马大师,后世又称之为马祖或马祖道一。原为资州唐和尚处寂的弟子,受具足戒于渝州圆律师,又师事过金和尚无相。唐开元年中参衡岳怀让,入怀让门下。于天宝初年(742年)在建阳(今福建建阳)的佛迹岭开始聚众传禅。后又到达临川(今江西临川)、南康(今江西南康)。大历年间(766~769年)移居洪州,从此禅法大盛,号称洪州禅或江西禅。卒后唐宪宗敕谥“大寂禅师”。弟子众多,《祖堂集》说有“亲承弟子八十八人”,《景德传灯录》则说有入室弟子139人。其中以百丈怀海最为著名。
马祖继承惠能的禅学思想,开创了独具特色颇有影响的禅宗派别,被称为洪州禅。其禅法主张“自心是佛”、“触类是道”;在修行实践上,以“随处任真”、“平常心是道”为特色。
何谓“触类是道”,宗密的解释是:修禅者“起心动念,弹指謦欬,扬目瞬目,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第三主宰。如面作多般饮食,一一皆性。”意思是,人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的现象,都是佛性的表现;乃至善恶苦乐等无形的东西,也不外乎佛性的表现。
《祖堂集》从“唯识学”的角度对“触类是道”也作了解释。认为“见色即是见心”,“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道一把心、佛、色、空统一起来,成为可以互相渗透、互相替代的概念。这样,任何“境”相不外是心的产物,自性是空,故名为“如”,从而成立“触境皆如”、“触类是道”的主张。
其于“触类是道”、“触境皆如”的理论基础,道一在禅的实践上主张“平常心是道”、“任运自然”。他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又说:“若体此意,但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由此可见,道一把禅完全推向了世俗化和生活化,为禅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
他以平常的一举一动为修行,同时他也十分注意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发明禅理,启迪学者,从灯录等禅宗语录里,我们不难发现道一的这一朴素的风格。
另外,马祖对佛教的贡献还表现在人才培养和开创禅宗“分灯越祖”新时代等方面。道一的门徒之多,在禅宗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祖堂集》记载有88人。《景德传灯录》记有139人。其中最著名的有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珠慧海、大梅法常、盐官齐安、归宗智常、盘山宝积、清凉隐峰等人。他们从道一得法后各自弘化一方,使禅宗传遍了大江南北,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同时,这些弟子在一方弘化中逐渐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想风格,再经过其弟子辈的继承和发展,终于形成了宗派。应该说,道一不仅推动了禅宗的广泛传播,同时对禅宗史上“分灯越祖”局面的形成也发挥了开创性的历史作用。
马祖继承惠能的禅学思想,开创了独具特色颇有影响的禅宗派别,被称为洪州禅。其禅法主张“自心是佛”、“触类是道”;在修行实践上,以“随处任真”、“平常心是道”为特色。
何谓“触类是道”,宗密的解释是:修禅者“起心动念,弹指謦欬,扬目瞬目,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第三主宰。如面作多般饮食,一一皆性。”意思是,人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的现象,都是佛性的表现;乃至善恶苦乐等无形的东西,也不外乎佛性的表现。
《祖堂集》从“唯识学”的角度对“触类是道”也作了解释。认为“见色即是见心”,“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道一把心、佛、色、空统一起来,成为可以互相渗透、互相替代的概念。这样,任何“境”相不外是心的产物,自性是空,故名为“如”,从而成立“触境皆如”、“触类是道”的主张。
其于“触类是道”、“触境皆如”的理论基础,道一在禅的实践上主张“平常心是道”、“任运自然”。他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又说:“若体此意,但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由此可见,道一把禅完全推向了世俗化和生活化,为禅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
他以平常的一举一动为修行,同时他也十分注意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发明禅理,启迪学者,从灯录等禅宗语录里,我们不难发现道一的这一朴素的风格。
另外,马祖对佛教的贡献还表现在人才培养和开创禅宗“分灯越祖”新时代等方面。道一的门徒之多,在禅宗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祖堂集》记载有88人。《景德传灯录》记有139人。其中最著名的有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珠慧海、大梅法常、盐官齐安、归宗智常、盘山宝积、清凉隐峰等人。他们从道一得法后各自弘化一方,使禅宗传遍了大江南北,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同时,这些弟子在一方弘化中逐渐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想风格,再经过其弟子辈的继承和发展,终于形成了宗派。应该说,道一不仅推动了禅宗的广泛传播,同时对禅宗史上“分灯越祖”局面的形成也发挥了开创性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