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与洪州禅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马祖道一(709~788年),中国唐代禅宗僧人。汉州(今四川广汉)人氏,俗姓马,名道一,人称马大师,后世又称之为马祖或马祖道一。原为资州唐和尚处寂的弟子,受具足戒于渝州圆律师,又师事过金和尚无相。唐开元年中参衡岳怀让,入怀让门下。于天宝初年(742年)在建阳(今福建建阳)的佛迹岭开始聚众传禅。后又到达临川(今江西临川)、南康(今江西南康)。大历年间(766~769年)移居洪州,从此禅法大盛,号称洪州禅或江西禅。卒后唐宪宗敕谥“大寂禅师”。弟子众多,《祖堂集》说有“亲承弟子八十八人”,《景德传灯录》则说有入室弟子139人。其中以百丈怀海最为著名。
  马祖继承惠能的禅学思想,开创了独具特色颇有影响的禅宗派别,被称为洪州禅。其禅法主张“自心是佛”、“触类是道”;在修行实践上,以“随处任真”、“平常心是道”为特色。
  何谓“触类是道”,宗密的解释是:修禅者“起心动念,弹指謦欬,扬目瞬目,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第三主宰。如面作多般饮食,一一皆性。”意思是,人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的现象,都是佛性的表现;乃至善恶苦乐等无形的东西,也不外乎佛性的表现。
  《祖堂集》从“唯识学”的角度对“触类是道”也作了解释。认为“见色即是见心”,“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道一把心、佛、色、空统一起来,成为可以互相渗透、互相替代的概念。这样,任何“境”相不外是心的产物,自性是空,故名为“如”,从而成立“触境皆如”、“触类是道”的主张。
  其于“触类是道”、“触境皆如”的理论基础,道一在禅的实践上主张“平常心是道”、“任运自然”。他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又说:“若体此意,但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由此可见,道一把禅完全推向了世俗化和生活化,为禅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
  他以平常的一举一动为修行,同时他也十分注意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发明禅理,启迪学者,从灯录等禅宗语录里,我们不难发现道一的这一朴素的风格。
  另外,马祖对佛教的贡献还表现在人才培养和开创禅宗“分灯越祖”新时代等方面。道一的门徒之多,在禅宗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祖堂集》记载有88人。《景德传灯录》记有139人。其中最著名的有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珠慧海、大梅法常、盐官齐安、归宗智常、盘山宝积、清凉隐峰等人。他们从道一得法后各自弘化一方,使禅宗传遍了大江南北,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同时,这些弟子在一方弘化中逐渐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想风格,再经过其弟子辈的继承和发展,终于形成了宗派。应该说,道一不仅推动了禅宗的广泛传播,同时对禅宗史上“分灯越祖”局面的形成也发挥了开创性的历史作用。
其他文献
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是沿光纤轴向在纤芯内形成周期性折射率调制分布的光纤无源器件,具有抗电磁干扰、插入损耗低、质量轻、体积小、易于组成阵列、波
上海申能能源大厦基坑紧邻地铁隧道和建筑,环境保护要求很高。首先介绍了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和保护环境的措施,然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预测了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地铁隧道的变形
老舍的《离婚》与鲁迅的《故乡》这两部作品在文体和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乍一看似无相似之处,一为小说,一为散文,一个叙述在城市中摸爬滚打的知识分子对城市失望后回归故乡的故事
“互联网+”是当下的热点话题,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农业生产力突破各种制约因素,通过对淮安市品牌农业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况、用户需求的分析,提出基于“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信息素养进行过大量探讨与研究,内容涉及信息素养的界定、信息素养标准的编制和信息素养教育评估大纲的制定。通过对湖北省某省属地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校高
绿道是以乡土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带状绿地。将公路景观设计与绿道设计相结合,有助于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公路沿线景观。314省道概念性景观设计结合绿道概念
多党合作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因此既要通过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独特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又要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们自200年4月~2002年10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脚癣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8例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5岁,平均35岁;单足49例,双足19例;经治者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