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基础——以马克思“人是类存在物”的论断为视角的阐释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主体的角度审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首先要为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文明奠定平等的主体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类存在物”的论断,从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活动)的角度阐明:人类如何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构筑自身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以及确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旨归的完整逻辑。故而,“人是类存在物”构成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逻辑基石,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平等的主体基础、价值旨归和理性指引。
其他文献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作为和平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国策,这是新时期统战理论的新发展,也是邓小平对马
目前MPEG-2/4 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先进音频编码)音频处理广泛采用DSP核与特定音频格式编解码的软件实现,使得MPEG-2/4 AAC编解码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面临集成难度大、
目的:通过本研究找到一种形式活泼、高效且效果持久的中医启蒙教育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孩子对中医的兴趣爱好,传承并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中医。方法:利用国医启蒙馆招收小学四
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配模型(LDA),根据科技文献往年的主题变化来分析科技文献主题的演化,是目前主题演化研究的热点。根据科技论文的主题演化具有无后效性的特点,使用马尔可夫链来
软件测试中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对于确保软件质量与降低开发成本都是非常重要的。文中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提出了一种测试用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