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_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1.朗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好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培养语言能力。
  2.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3.朗读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
  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晶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耐,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词汇量不足成为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常导致他们停滞不前,甚至因此而放弃学习英语。这中间有很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学不得法。本文针对词汇量不足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习惯一词一义。英语词义通常比较丰富,概念意义只是其中一种。
期刊
【摘要】能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所成长的课堂就是一堂好课。首先应该目标明确。每拿到一册书,应先确立本学期要给学生的“成长点”,具体到每一节课,要确定通过这节课想使学生获得什么?在这种目标的引领下,确定具体的课堂目标。这里的课堂目标,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挖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习得语言、训练语言。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就该潜心研读、智慧地选择一种合适的路径去实现目标,课堂实施中,要有训练意识、交流意识,自然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如果说20世纪的教育改革是宏观地对教育体制框架的构建,那么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则是微观地对教学的革新。而作为我国母语的“语文”,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扬帆前行,是目前摆在语文教育界面前的主要任务,毫无疑问,高中语文教学肩负着一种特殊的使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下是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粗浅看法。   1.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我们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学生最讨厌的一道题目。但是,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分量众所周知.那么新课程中,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关注生活,激活情感  学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一、枯燥,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东西。  新课程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
期刊
历史学科包涵着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下,仅依靠教师“一言堂”的讲解是很难表达丰富的历史知识的,而运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是最能发挥其功效的。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它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成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
期刊
初中文言文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因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
期刊
我们的社会正在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素质教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发展学生英语的基本条件。就像砖头一样,任何一幢高大的建筑物都离不开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更决定着学生学习英语成败的关键。随着高中英语词汇量的加大,许多学生感觉记忆单词力不从心,以致直接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考试的成绩。根据教改的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词汇教学中的被动学习现象,找到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并且从英语语言规律中,找到多元化
期刊
田径运动是一项复杂而又技术比较全面的运动,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它与其他运动项目,特别是田径运动本身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存在一般规律和共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运动技能的一般规律,还应特别注重其存在的共性。抓住其共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并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关于跳跃运动教学的共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初步进行探索。  1.短跑与跳跃助跑的共性和节奏  田径教学中,短跑作为学习田径运动的现
期刊
【摘要】书院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明显区别于官学的独特的办学特色;在办学理念上,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德育人的教育观念,这种教育理念成为了气势磅礴而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潮;在管理形式上和教学方法上对现代教育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书院;办学特色;以德育人;讲会China ancient times the academy do to lea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