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聚焦语用拓展的 实效性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9月,受教育部委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于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这给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作者从《语文课程标准》出发,结合核心素养的提出,从“聚焦语用,拓展词语、阅读、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提高理解积累、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实效性”的尝试和做法。
  关键词:聚焦语用;拓展;实效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基本素养也有明确的表述,两者结合,可以概括出小学阶段需要重点关注四方面的内容:语言文字的运用与积累;人文情怀的培育;学习方法的引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聚焦语用,侧重拓展,在以下三方面收到了成效。
  聚焦语用,拓展词语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选出来的既适合学生阅读,又具有重要学习价值的文章。其学习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价值,如让学生认识贝多芬、知道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等等;二是语文知识、方法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课文实例让学生认识如何遣词造句,学习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等;三是语言材料积累,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的积累,通过大量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的输入,丰富学生的词语搭配、词与句的组织等语感经验。这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点评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所提到的。
  如何通过课文实例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学生的语感经验呢?笔者在《揠苗助长》的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尽管辛苦,在那个人看来却是十分值得,因为什么?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配着动作读)
  朗读中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白费”的“白”的意思,并通过具体的预警了解“白”字的其他用法,表示颜色:白色;表示空的,没有加上其他东西的:白纸;表示纯洁:洁白;表示清楚:明白。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突出体现的是一个词语训练点。通过理解“白费”一词,带出“白吃饭、白看书、白学了”等相关词语,继而通过具体的解释,让学生组词,这样既可让学生学习到的词语丰满、实在,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中国文字一词多义的特点,为接下来相关内容的學习做好铺垫。以上这个片段的教学,是在正常的教学环节中进行的词语拓展练习,笔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将学到的词语进行运用,并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聚焦语用,拓展阅读
  文本阅读占据着语文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绍振教授在《解读语文》的《序: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一文中从根源上、哲学上、深层的思维模式上对现行的阅读低效和无效的现象提出了以下的反思:①阅读教学中看出了文本还是看见了自己;②阅读过程中的三个主题和文本结构的三个层次;③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④读出作者驾驭文体形式的才华;⑤在比较中显出人格与风格的精彩,最终得出结论:阅读本来并不神秘,不外乎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以及作者主体之间的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
  孙绍振教授提到的这个观点与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提出的阅读有四个层次的观点不谋而合。第一层次:基础阅读;第二层次:检视阅读;第三层次:分析阅读;第四层次:主题阅读。
  针对孙绍振教授的观点,对比《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到的四个阅读层次,笔者不断反思,不断尝试。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主人公了解不多,学生不容易通过朗读和阅读在脑海中塑造出一个血肉丰满的“好战士、好父亲、好丈夫”的形象。为此,在教学初始,笔者先为学生拓展了一篇题为《豪杰之士,肝胆找人》的短文。笔者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中介绍了李大钊的哪两件事?说说你对‘豪杰之士,肝胆照人’这句话的理解”。
  “我们的头脑是个惊人的工具,可以在‘一瞥’之间掌握住一个句子或段落——只要眼睛能提供足够的资讯”,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这篇不足400字的短文,学生阅读起来毫不费劲,2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学生就对李大钊有了如下的认识: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就是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再去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就很容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李星华撰写这篇回忆所表达的深深地怀念,这样一来,李大钊“革命的好战士、孩子的好父亲、妻子的好丈夫”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深深地刻进学生的脑海里。又如二、三年级的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教学,笔者也会在课堂上进行类文拓展。在教三年级的《惊弓之鸟》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有过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的学习经验,在教学中,笔者就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了解故事梗概,分析寓义,之后让学生阅读《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故事,要求学生边阅读边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比较《杯弓蛇影》《惊弓之鸟》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样一来,语文课堂的容量增大了,学生又能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迁移和运用。通过类似的拓展阅读,逐步让学生懂得如何让一篇文章真正属于自己,如何在书本上做笔记,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聚焦语用,拓展实践
  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三年级《检阅》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博莱克付出的努力,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拓展实践:
  这组拓展实践旨在引导学生想象博莱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努力训练的画面。句式的重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人物形象,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发言中积累词句。
  类似的拓展实践,在古诗文教学中同样适用。例如《学弈》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情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把那个人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又如《杨氏之子》中关于杨氏子的妙语回答,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拜访的人是其他姓氏的话,杨氏子又该如何作答,并尝试着用文字写下来……这些基于语用的拓展实践,在课堂上得以落实,就保证了我们的学生一课一得,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拓展实践的训练不仅仅局限于词、句、段的练习,还可以是篇的练习。
  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学生学习了这组课文就会学到景物描写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写作方法的运用,笔者给学生布置的拓展实践是根据所学的课文完成一份导游词。这次的拓展实践意图明显: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对课文内容进行筛选,有选择、有重点的安排导游路线,形成一份语言生动的导游词。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将生活实际与课堂有机融合,在教学中聚焦语用,多角度、多层面的拓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凸显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端城小学)
其他文献
转移因子(Transfer Fahor,TF)是存在于人和动物白细胞中可透析的小分子物质,因为能将供体某种特定的细胞免疫功能特异地转移给受体,因此称为转移因子。
粗蛋白是饲料中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纯蛋白和氨化物(氨基酸、酰胺、硝酸盐及铵盐等)。GB/T6432—94规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但是测定
问题的提出  常态课堂听评课中的现象 现象一:在日常听课评课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上了一堂课,对于评课的人,大都是凭着感觉对教师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上课教师则是“雾里看花”,也不知课堂应该怎样改进才好。评课者缺少对一堂课量化的方法,不能用数据说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大都进行了“定性”的评价。不能用科学的数据说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情况如何?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教师应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成为祖国、社会乃至家庭有用的人才.而现阶段的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极为严重,其中,学困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时刻牵动着一线老师的心
虽夏日炎炎、路途遥远,但十分有幸在2018年8月14日—17日与嘉兴的四位老师一同到山东诸城参加“新教育萤火虫之夏(2018)暨全国新教育第九届种子教师研训营”。此次培训,受益颇多。其实加入新教育的队伍时间并不长,缘于我园成为“萤火虫亲子共读”嘉兴预备站之一。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对新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感叹,这不正和我园“打造爱与自由的快乐空间”的理念相吻合吗?儿童精神的三个台阶为:自由、自律、
近日,青岛市政府发布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办法》提到“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
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丰富的阅读题材得以保证阅读的高质量;但长期以来,阈于成见,无论师生,实际语文教学中对所谓“纯文学”类的阅读题材似乎有意无意间情有独钟,阅读题材一直比较狭隘,这是对语文阅读的一种自我圈禁,既人为减少了通过阅读了解所谓“纯文学”以外更为广阔的世界的机会,又妨碍了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不利于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影响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应有的教学价值发挥。笔者认为,高
当前,专科学校计算机实训教学存在认识不到位,计划和内容制定不科学,考核方式松散,师资、硬件配套不足等问题。所以应该改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计算机课程实训教学的重视度,
童话是文学作品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表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反复结构”是童话中最常见、最经典的结构,这种结构最大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让人学会“从善如流”。教育的深度追求也就是实现教育对人的善性的滋养与提升,教育价值的深度体现于它对儿童内在心灵品性的关照,这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