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德育活动模式的构建分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b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必须要做到重视。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以生活中实际发生的现象作为教育题材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结合其所学的德育知识进行实际的印证,并加深其学习的记忆。通过对德育活动的主题设计并进行分演的形式,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生活现象中的情感和对道德思想的认知,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体验式德育活动模式通过对主题的构建、活动的开展和对课程的实践等方式,将学生的生活与德育内容进行完美融合,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德育活动模式 构建要点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无论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模式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体验式德育活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生活当中去,其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道德思想进行正确的转变,使学生将生活和实践进行系统的融合。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认识到德育的知识内涵并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深刻地体会到德育内涵中的厚度和情感、道德品质的高尚与情操,将德育活动的本质特色做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思想的印证、体验,在体验中进行思想上的领悟并在领悟中找到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一、体验式德育活动教学模式的内涵阐述
  体验式德育活动是注重德育活动的体验感受。体验是要学生真正的处于现实的场景中,通过其亲身的经历去感受,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碰,并通过看和触去真实的验证和查证。体验具有一定的过程性、经历性和无法传授性,其是充满着个性化和创新性以及不可预料性的实际过程。活动参与是实现体验的有效途径。体验式德育活动是将知识与情景、意念与行动充分结合的有效方法。主要的教育主体是学生,以活动为载体,将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放大,并突出其侧重点,让学生结合其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教师也要进行不同主题的设计和构建,并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开展,让学生在扮演和对事物的模仿中进行真实的认识和情感上的感悟,最终达到道德内化的目的。
  当前,学校的教育中对德育教学的状况较为轻视,教师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递和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思想、道德观的重视和培养,或者没有将学生视为主体,仅仅进行传统理念上的教育,仍然将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位置,而不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和现实活动的结合。在德育活动上也往往保持形式主义,德育教学的效果极为低下。传统的理念中人对知识的传递是通过书本和课堂进行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和书本进行知识的学习。而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情感的产生还是道德品质的养成,都需要建立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
  二、体验式德育活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有效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从体验式德育活动的设计到顺利实施,教师在其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活动主题的设计和体验形式的设定也能够充分地学习到新的知识、获得新的体验、掌握新的思想、产生新的感悟。教师要想构建出对学生的德育思想有着实际效果的体验活动,就必须要对活动的核心思想和道德品质的体现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教师首先要展开德育的学习,请教教育专家、指导教师,并要进行实际的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道德水平状况和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此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容。这也是对将是的师德水平和道德品质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并且教师通过专家、导师开展不同主体的体验式活动课程也能够从中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并形成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为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品质
  学生的德育培养需要从传统的言传中脱离出来,充分地进行身教优势的发挥,通过对体验内容的感受、感悟并形成道德知识的认知。但对道德的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体验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切身的处在真实的模拟场景中,通过亲身的触摸和行动上的体验进行情感上感悟和升华,进而形成对道德品质的认知和最终的提升以及形成自身的道德观念。体验式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体验内容的设计和策划,自己安排活动的内容和主题。让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地发挥,并且形成学生自己所独有的特点。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对道德的认知,还能够建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能够增强对学生的个性化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体验式德育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点
  (一)要合理地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主题
  对体验式德育活动的主题设计要充分地体现道德品质的特点,如对德育教育中的合作、快乐、感恩、励志、安全教育等主题内容的设计,并且还要结合学生所处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进行内容上的考虑。因此,体验式德育活动主题的设计要注意对道德情感、道德关怀、道德观念等进行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内容设计。要充分地体现生命教育特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建立道德观念、增强团结合作、加强人际交往等内容的重要意义。德育的教育和发展离不开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体验式德育活動的支持,学校也应充分的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体验式德育活动要有规律可循
  设计主题确定后,则要进行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内容设定和实施过程的设计,其也是活动的重点部分。按照道德品质的所形成的标准规律,即从活动到体验,在体验中进行感悟,在将所感悟的思想进行升华。体验式活动更加重视学生在进行德育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和对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对情感的体验和对自己的认知中学到如何做人、做事,从活动中体会什么是端正的品行,并在认知中养成正确的思维和思考方式,使学生在无形中将其品德升华。
  (三)体验式德育活动课程要注意课堂教学效果
  体验式德育活动课堂是对德育知识净化部分的集中和融会,其也是体验式活动的重要组成形式。体验式德育活动融入到了班队活动、品德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等学科教学过程当中的。在进行课堂的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成长情况,并逐渐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并且进而懂得进行相互合作,渐渐地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例如,在进行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感恩教育中,让学生从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情感上感悟,使学生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对付出的感恩,对获得的感恩。并学习到如何感恩,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能形成情感上的升华,与课本中的文字知识进行真实的对照。
  四、结束语
  德育的本质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和道德观念的建立和引领。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课本中的理论基础之上,摆脱常规课堂教育的局限,在实际的体验式活动中找到德育思想的精髓,并在体验中得到智慧的启发、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对道德行为的纠正,建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逐渐养成自觉自律的道德习惯,促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黎容卿.体验式德育活动模式的构建[J].教育观察,2018,(10):113.
  [2]李雪.小学体验式德育改进对策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黄少基.“人本”理念下“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33):51.
  [4]吕晓璐.小班环境下体验式德育活动实效性探析[J].辽宁教育,2017,(22):82.
  [5]谈运斌.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关键环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7):64.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构建中学生体验式德育活动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041。
其他文献
"工程制图"课程中,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学习一直是难点,主要原因是大一的学生没有相关专业课的知识支撑,只能机械地学习和记忆,导致这部分内容学习效果不好。针对组合体尺寸标注
在粉煤灰混凝土的配比试验中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可通过少的试验次数,找到最优方案,能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满意的试验结果。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9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死亡,治愈出院85例,治愈率达95%。结论有机磷农药
[摘要] 目的 研究富马酸亚铁和福乃得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改善情况。 方法 选用45只雌性Wistar大鼠,低铁饲料喂养建立缺血性贫血模型,将血红蛋白小于100 g/L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铁对照组以去离子水灌胃,实验组则分别以富马酸亚铁和福乃得灌胃30 d,比较实验前后大鼠体重、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的变化。 结果 缺铁性贫血大鼠的体重、血红蛋白、血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该病的发病率近年逐渐上升,
[摘要] 目的 探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感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行手术切除术或妇科检查的123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患者HPV阳性检出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组织中HLA-Ⅰ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LA-Ⅰ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HPV16感染之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中带有情绪性的意向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某一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势必会引发深入探究的热情和欲望。这种热情和欲望,对学生学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从教师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或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  【关键词】小学英语 兴趣教学 教法研究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