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临床诊断探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hp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临床原因及做好预防的重要性。方法:收治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32例,整理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不同处理方式,对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术前术后伤口液化愈合的预防工作,是降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术后切口 脂肪液化 妇产科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32例,其中15例行妇科手术,其中恶性肿瘤行子宫全切术加盆腔淋巴结扫除1例,2例宫外孕手术,4例卵巢肿瘤剔除术,另外8例为宫外孕手术。行剖宫产手术17例,其中1例1次剖宫产纵切口,3例2次剖宫产纵切口,其余均为横切口。32例患者中28例有合并症,其中合并中重度贫血3例,合并糖尿病4例,低蛋白血症2例,合并肥胖14例(肥胖孕妇也即是为身体质量指数BIM≥28),3例滞产,2例术后咳嗽,4例无合并症。现按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21例。
  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与术后3~7天换药过程中,发现手术切口部位发生不同程度脂肪液化,切口位置红肿不明显,切口位置出现淡黄色水样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但对渗出液涂片检查可见脂肪滴。
  诊断标准:①通常在术后3~7天左右,切口处会出现黄色水样分泌物,切口处周围出现不明显的红肿或轻微硬结,通过对伤口进行挤压会出现较多渗出液;②切口位置不愈合,周围无压痛且无明显红肿变化,无组织坏死征象;③切口位置不愈合,皮下组织分离,同时渗出液出现脂肪滴;④血象正常,渗出液涂片检查出现大量脂肪滴。
  临床处理方法:2008年以前,本院对手术切口通常会运用青霉素800万U联合替硝唑0.4g,1次/日,以此来预防感染。2008年以后,本院在此基础上对手术切口液化患者处理方法:不拆线,对切口液化处反复挤压,使渗出液彻底排除,对于较为严重的拆除1针缝合,并于冲洗后放置硅胶引流管。在切口处覆盖辅料,同时按照2次/日,每次30分钟给予微波进行照射,直至伤口愈合。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经过4~5天的治疗,伤口拆线达到完全愈合的效果;②有效:经过4~5天的治疗,伤口拆线以后仍需进行清创处理,在8天左右达到完全愈合的效果;③无效:经过治疗,未见伤口好转,需拆线进行重新缝合治疗。
  统计学处理:将两组间所有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同时进行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结 果
  两组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比较:两组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治疗时间相比,对照组(2008年以后)均明显短于观察组,且两组间差异,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切口脂肪液化是当前妇产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学术界和医学界对其发生的原因还不是很明确,通常学者会认为与患者肥胖有较多的联系,结合此次研究的32例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均显示出了脂肪液化的发生肥胖者占据较多;其次是妊娠水肿、贫血、妊娠期合并症、运用高频刀以及术后咳嗽等因素有关。
  目前对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机制还不明了,但其实质就是伤口组织坏死液化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正阳,乌尔班,黄丽.腹部切口脂肪液化80例诊疗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4):38.
其他文献
"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将"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规划,显示出国家层面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依然严重,预计十三五期间环境治理投资有望达到15万亿元左右,相比十二五的投资额度,增速明显。
【正】发行渠道订阅:依靠邮局强大的发行订阅网络面向全国订阅,通过本刊发行部订阅,利用林科院网络在全国林业系统内推广订阅。
比较微波消解和石墨消解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玉米粉和小麦粉中6种元素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通过微波消解和石墨消解分别对玉米粉和小麦粉的成分
对某含铁品位为24.05%、磁性率(FeO/TFe)为0.6%的难选赤褐铁矿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考查了该矿石的矿物工艺学和磨矿特性,重点研究了还原焙烧-磁选分选情况。确定还原焙烧-磁选可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胃血管球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结果:胃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几年来,MM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包括我国)都呈上升趋势,MM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约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1]。由于多发
2006年2月~2010年11月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5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56例,年龄57~88岁,平均716岁;病程9个月~21年,平均62年。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术前经直肠指检、经肛门彩超及尿流率检查明确诊断。前列腺体积32~163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8±2分,生活质量评分(QO
针对当前充分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低品位和伴生矿产资源的需求,本文对钼钨精矿市场价格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利用预测价格综合考虑精矿价格和回收率两大主要影响因素,计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一种儿童期发病的神经精神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运动性和发声性抽动。病理生理学研究结果支持TS患者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CSTC)环路可能存在着功
青海省是我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大省,由于多年来高强度的矿业开发和矿区管理制度的松懈,导致很多矿区普遍存在较为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简述了青海省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