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太阳文学社专页

来源 :中学生百科·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团名片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三中绿太阳文学社成立于2008年,现为全国百佳文学社,全国优秀文学社、团中央中少社写作培训基地。社刊《绿太阳》坚持每年刊出五期:春季刊、夏季刊、秋季刊、冬季刊和诗歌专刊,其中有百余篇作品在《中学生作文指导》等刊物发表。社员在市级以上作文竞赛获奖三百多人次。
  指导老师:徐斌
  
  心有春光
   ◎文/郑田
  
  时候已是寒冬,我依然无法摆脱紧紧跟随的压抑感与挫败。
  烦躁地停笔,思绪却不自主地回到过去,回到微凉的池塘与随处可见的灯芯草,还有我的萤火虫。那是年幼的时候,住在老家,附近的池塘边总有许多萤火虫翩翩起舞,在静谧的春夜划出一道道闪着微光的弧线。我总爱倚在池边的石块上,看那荧火虫与灯芯草窃窃私语。
   最初,只有少数几只萤火停在我的手背,但我不愿惊飞这精灵,当然它们也不敢在这陌生的彼岸停留太久。夜风用独有的温暖,将我送入安徒生的乐园。
   爸爸对我说了“腐草化萤”的故事,可尽管那些荧光由精灵降格为昆虫,我依然无法抵挡荧光的诱惑。春夜的池塘,我和萤火虫在那里幽会。爸爸还说,他年少时亦喜欢捉几只萤火虫装入布袋,春夜的时候看过去,就如盏盏灯笼照亮了四周的黑暗。
   我的手太笨拙,怎么也触不到那荧光。一次,我发现了一只又大又亮的萤火虫,两手一合,竟被我抓住了。但只短短的一瞬,我还是把它还给了山神。我本能地感知那时有种庄严的仪式感,稚嫩的小脸绷得紧紧,仿佛我给了它第二次生命。
  窗外啁啾的鸟鸣打断了我的思绪,心间的重担被卸下,原来我还是我,还是那个天真而无知的我。眼前一片朦胧,仿佛透过那层水露,我又看见了萤火虫,它在夜风中与灯芯草密语。我听清了它们在说什么,听清了那个“心有春光”的故事。
  
  一面之缘
   ◎文/张晓峰
  
  时间隐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鹦鹉的唱曲,被不小心夹进书页。那场下在心里的雨,这么多年依旧清晰。我在江边,对着跳跃的渔火,站成了一种模糊而氤氲的姿势。
  可还记得那一面之缘的相遇?你无心的一笔,就把我葬在等待里。他日的约定,在凄苦的江风中散落。我只是一个过客罢了,在你的生命里打马走过。你当年温柔的脚步,早已踩痛我思念的弦。我浅笑,一如既往地摸索着那枚古老的传说。
  还有什么可以诉说?所有关于你的故事都已斑驳,只有水的薄情在多年的流浪里泅过。可否看见那颗等在断桥前的心了?七年前的萍水相逢,在记忆里泊成了一个渺远的传说。月光清冷,亦如你永远无法温暖的眉眼,透着深深的寂寞。
  七年漂泊,我把自己楔入文字深处,绽放成断桥前的一朵无名野花,在一阵往昔过后悄悄折落。三千琴声自我耳畔奔流而过,却难抵当年一个破碎的音符。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在你指间的弹拨中参差。如水的旋律荡漾着你经年的美丽,在我眉间深锁。
  
  激情,在心中点燃
   ◎文/朱晓彤
  
   停电了。我呆坐在桌前,想着惨淡的分数。
   暗。夜拖着黑纱,带着黑的言语,轻快地向我低放。这刚灭的光亮使他窒息,现在,他可以欠伸得很舒服了。
   我惊惶,我彷徨,拼命地挣扎,而黑暗却紧紧地包围着我:
   是谁当年信誓旦旦说要考上重点大学?是我!而现在,也是我面对着鲜红的分数黯然神伤。我翻出蜡烛。随着“哧”的一声,白烛荧荧地光亮起来了。那光如此微小,却奋不顾身地扎向黑暗,一一击退。
   我凝视着这嵌在黑暗里的荧荧光亮,心中似乎豁然开朗:有什么比丧失信心更可怕的呢?
   我看见火柴的一点猩红,安详地闭上。我还能有梦吗?我相信,依然是有的。微光点亮的,不只是夜,不只是黑暗,还有我自己。
   镗——
   是何处传来这晚祷的声音?
  
  不经意间的美丽
   ◎文/陈笑笑
  
   金秋,野菊又开。在这份美好里,却传来噩耗——祖母病危。
   床前,祖母半闭的眼睛似乎再也睁不开了,可隐隐地却仍在闪光。低下头去,发现祖母的手指一直在动。她努力着把手抬起来,似乎想拿什么东西,却失败了。她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终于艰难地抬了起来,却在快要触到我指尖的时候缓缓垂下。
  我明白了,祖母是还有未做完的事,还有未了的心愿,那是她所念念不忘的子女,以及我们这一群尚不懂事的孙辈们。我的眼,泪水弥漫。在那不经意间,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于悲痛中不肯熄灭的美。那是生命的顽强,那是不舍的意念。
  后来,我终是会想起祖母弥留之际那只抬起又落下的手。也许,那样一个动作,只关乎血脉亲情,却也给了我另外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我学会珍惜,懂得努力。
  
  喜欢上了一只蚕
  ◎文/许恒姣
  
   喜欢你满足地
   点头,细微地噬咬
   喜欢你在珍珠白般的皮下
   涌动,再凝结成
   绸的未来
   喜欢你微笑地接受
   一种难以舍弃的宿命
   我也同你
   裹在温馨的梦里
   悄悄地等待
   在一个长着翅膀的早晨
   醒来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踮着脚尖  眯着双眼  走向鑫色的朝阳  仿佛那是梦想的方向    “喵”的一声醒来  忘了已沉睡了多久  变化总是悄无声息  却知道青春应该坚持到底    “喵”的一声长叹  忘了已流浪了多远  虽然面对饥寒交迫  不想醉死在别人的幻想里    好似这是希望的留言  走进余晖的血色  眯着双眼  踮着脚尖    编辑/杨明珠
期刊
双层巴士在高低起伏的路面上匀速前进着。训练有素的司机从容地绕过数个狭窄弯道,每个掩藏在弯道后的新视野出现之时,扑面而来的潮气就又多上几分。直到细微的水分子饱和成白雾,那咸腥的、海洋特有的气味终于充溢于四周,提醒着,乘客已然置身在地图上期待中的那个小点——西贡。  来西贡是个构想了数月的计划。自从在某本旅游杂志上瞥到一张西贡海湾的黑白照片,那片看起来静默得有点荒凉的海就一直挂在我心上。她仿佛是这个干
期刊
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应试作文”的批判由来已久,由师生联手泡制的“八股文风”更是时不时地被推置风头浪尖,接受各种各样的拷问与审判。到底谁该为此负责?学生作为第一当事人,自然难于置身其外,但背负骂名最多的,却是语文老师。有人认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传”给学生的总是一个大同小异的古董级“瓶子”,并且还会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该装哪些“酒”,而正常情况下,这些“酒”无一例外都是“百年陈酿”。  我们无
期刊
“来往”低调开张,欢迎读者、作者有空都进来坐坐。我们聊与“编读写”有关的一切话题。那么……那么学习、生活上的困惑怎么办?去找舒心姐姐呗!  地址:410007 长沙市韶山北路443号中学生百科编辑部 (收)  邮箱:597516737@qq.com    我是一个坏孩子,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赌博的一把火,点燃了我的梦想,点燃了我的追求,也点燃了我的口粮。我今年16岁了,长得一副“奸商”嘴脸,身材
期刊
博客名称:苏幕的博客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ophia0522  姓名:蒋淑琴  学校:浙江白象中学  出生:7月11日    自我描述: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这是亦舒说的。喜欢亦舒,喜欢张爱玲。我觉得她们都是用心生活的人。会生活的女人是精明的、漂亮的。我坚信,所以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有句话说,如花美眷
期刊
两年前的某一日,在一间狭窄的小诊所遇到一个女孩。中等个儿,歪梳着马尾,目光有些忧郁。在看着玻璃瓶里的液体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无聊时间里,我跟她攀谈起来。  她叫静。她说:“姐姐,我很羡慕你,可以工作,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我笑,人生哪有想干什么干什么的事儿,真是傻孩子。  静不再说话。她打完吊针先走。旁边的人跟我说:这孩子的妈跟人走了。据说她在学校很“疯”。我想起了她腕上的刺青、右耳上的三四个耳洞,还
期刊
高璨简介  1995年出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附中。8岁开始发表习作,至今已先后在《诗刊》《儿童文学》等国内外数十种报刊发表童话、诗歌、散文600余篇(首)。9岁开始出书,迄今已出版散文集《树叶船》《一首曲子反复播放》《你来,你去》以及《夏天躲在哪儿》等数部诗集,曾获第六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    名家点评  她比我还早慧,她9岁就写诗了,我到15岁才开笔,比起她来
期刊
作者简介:  风为裳非典型性AB型双子女。热爱写字的夜猫子。崇尚星座的巫女。16岁诗歌起步,现左手童话,右手言情。为全国百余家杂志撰稿,《读者》、《青年文摘》签约作者。曾任知名文学网站主编,出版儿童文学作品若干。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wsjw    木木是我微博上的小粉丝。确切地说,他的ID叫木木夕木目心。每次我发了微博,他都会转一下,或者给个似是而非的评论。
期刊
在报刊书籍的推波助澜下,“零分作文”渐成风潮,甚至被一些人抬升到了“一种新写作运动”的高度。虽然许多广为流传的“零分作文”难辨真假,虽然对“零分作文”的评判是否过于苛刻、有失公允仍是争议不断,但不管怎么样,在一定的现实前提和规则之下,一篇作文被阅卷老师判为零分终归是事出有因。  事实上,很多“零分作文”不论是文笔还是所用素材,的确比大家想象中的要好,甚至可以说只是由于考生的“一念之差”或者“一着不
期刊
我看见一个女生走过来,忙迎上前去,十二万分热情地招呼道:“美女,买根棉花糖吧?”她呆了呆,然后不耐烦地摇摇头,走了,把一个雪白的羽绒服包裹着的背影留给我。  我听见隔壁摊子上的大胖吃吃地笑,就把双手袖在袖筒里,装作没听见,自顾自地哼着《发如雪》。我喜欢人家把我当成小老板,虽然充其量我不过是个帮工,父亲的小帮工。  大冷的天,按说生意不会太好,但是父亲说今天晚上是圣诞前夜,广场上肯定会人山人海的,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