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越快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e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培根说过:史籍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作用。现在图书市场各类书籍泛滥,孩子年龄小,还没有辨别能力,这就要家长来帮助他们。选哪些书呢?首先要为孩子配齐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新华大词典》、《成语词典》等。其次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可选择《少儿百科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想了解少年儿童七彩的生活,就读读曹文轩的《草房子》;想让孩子感受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就读四大名著;要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可以多看相似的书籍或与教材配置的课外读物等。最后,还要指导孩子去关心时事,阅读报刊杂志等。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多动动脑筋,想出一些能够吸引孩子学习兴趣的读书法则,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1.快乐法则
  “头悬梁”、“锥刺骨”、“三年不窥园”、“学海无涯苦做舟”,这些,我想已经不是很适应现在孩子的学习实际了,我们应该让孩子把读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怎样能让读书变得快乐呢?
  快乐绝招一: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读书的快乐。
  别再把孩子关在笼子里了,让他们适当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培养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激情和动力。现在最有意思的情况是什么呢?学校为了孩子能写好作文,给家长提出要求,请您于本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找一下春天,进行下周有关春天作文的准备。于是家长就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去了。会指导的家长领着孩子从树枝找到小草,从花开看到鸟飞,让孩子说,带孩子讲,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一写有关春天的小文,您说,这样的快乐要不要?
  快乐绝招二:多一份友好和鼓励——积极暗示的力量。
  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无论出自什么原因,父母都应该鼓励孩子战胜。“你真不简单,能看这么厚的书!” “爸爸像你这么大时,可没看过这么多书!” “ 经常阅读这么难的内容,了不起!”“这么读下去,绝对很有出息!”这些暗示会被孩子记在心里,行动上表现得正如父母所表扬的那样。而且,这些积极的暗示、表扬的话语不能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够做、才能够说,而是随时随地每天都进行,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还要向亲朋好友进行宣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正面暗示法只有反复说才最有效。表扬人的时候要大声、公开;批评人的时候要小声、私下。
  快乐绝招三:少发或不发命令——注意同孩子的语言交流方式。
  “读书去!”“今天不读完这几本,有你好果子吃。”这样的命令语气,只是父母单方面恶劣情绪的传递,缺乏对孩子人格与自主性的尊重。毫无疑问,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 最好改为询问形式或选择式。
  2.兴趣法则
  兴趣是求知和学习的最大动力。要一个孩子花上20分钟背一首詩歌,父母连哄带骗也很可能一无所获;但是他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的督促下,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个下午。即使太阳把皮肤晒黑,大汗淋漓也毫不在意。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聪明的父母,常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
  (1)讲故事——一种悠久而有效的方法。(詹天佑的家庭教育。)詹天佑能够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专家,与他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鸦片战争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一次,父亲绘声绘色地讲了战争中的一场恶仗,最后叹气说:“ 中国还是输了。”“为什么中国兵比外国兵多那么多还打输了?”詹天佑很是不理解。“因为中国没有好枪、好大炮。这些家伙可厉害了,能够把很大的石头炸得粉碎。”“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枪炮?” “因为中国没有制造枪炮的技术啊。” 詹天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当父母的故事不能解决他心中疑惑时,他就找来一些书阅读。正是在这样的启蒙教育下,詹天佑最终走上了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做贡献的道路。
  (2)“忽悠”教育法——一位现代家长的教育智慧。(陈应俊老师博客)一位家长说,“我是这样“忽悠”教育的:我儿子成绩虽然不算优秀,但对读书兴趣还算高,因为我经常抓住各种机会忽悠他。孩子喜欢看漫画,自己也喜欢画,于是我就威逼道:“你要学好语文哦,不然你漫画里的人说的话都是错的句子,还念错别字,很丢脸哦!而且语文学得好的人才会编故事!要学好数学哦,数学让人有条理,你的故事才不会颠三倒四不清楚!要学好科学哦!不要编出不符合科学的故事哦,让人笑呢!要学好英语哦,因为最最好玩的迪斯尼在美国……”“忽悠”是一个长期的、不能间断的工作,要注意随时随地进行,而且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3.简单法则
  这一法则的核心思想就是从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地方开始施教。就读书而言,图画和影视就是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幼年阶段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科普、卡通类的动画片。在引导孩子看儿童节目的同时,要有意识与读书结合起来。您看一位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家里买来了鱼养在盆里,这也引来了小家伙的疑问:为什么鱼不会沉下去?为什么游动时它要摇头摆尾?家长正在忙着做饭。您会怎么办?帮孩子一起来个实验,先动手试一试,不行就请孩子拿出百科全书去找答案,甚至让孩子网上“百度”就行。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的现状,深入探讨了应用型大学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为解决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通识性、基础性”与学生“个性、分层培养”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OBE理念 大学物理 课程体系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
期刊
背景:  孩子们陆陆续续的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班级等待室,让宝贝们一边玩着一边等待着活动的开始,宝贝们是各有选择有玩滑梯的,有玩大龙球的,也有在海洋球里玩的……。  故事:  调皮的皮皮也准时来到班级,妈妈鼓励他自己玩,他很开心的跑到海洋球那里,奋力的爬了一会台阶,抬头看见洋洋正玩着小车很开心的样子,就笑呵呵的直奔洋洋跑了过去,用手重重的拍了洋洋一下,洋洋一惊便大声的哭了起来,皮皮愣在了哪里,一副很
期刊
【摘要】 2014至2016年,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与衔接的本科高校就进一步推进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深化、细化 “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进行多次研讨,认为合作专业要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结合双方优势特色,深化合作交流,实现办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本文以三二分段高本衔接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做好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体系的衔接,对在高本教
期刊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很大,三年的教学经历,通过对本班和其他班学生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现在的学生作业抄袭现象很严重。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教学及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应冷静下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并提出七大对策,使学生逐步积累,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 学生抄袭作业 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
期刊
【摘要】中学基础教育事关国家人才的培养选拔以及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材。如何正确看待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一段真实的回忆引出了师生关系的论述,进而分析了教师应该确立的正确的学生观和评价观。  【关键词】中学基础教育 学生观 评价观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1-02 
期刊
【摘要】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以便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处于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养成阶段,也处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學中我们就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实践操作的技能,以便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加深他们的学习认知,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关键词】数学 思维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都有重要的促进价值。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化学的基础性地位愈显重要。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学习。另外教学中我们也要采取科学的引导策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期刊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关键词】学习方式 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37-01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1道大门。
期刊
新课程强调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当的情境,使知识的学习赋予生活的意义。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为了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本人认为要在“近、实、活”三个字上下功夫。  一、情境创设要追求一个“近”字  (一)贴“近”儿童现实生活  如果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是不能有效激发其学习欲望的。因此,教师要从儿童的生活经验
期刊
【摘要】“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活动中的本质性关系,教师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根据自己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自己在处理“教”、“学”关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为教育一线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与学 关系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