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农村法律普及情况的现状及思考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kill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汝南县罗店乡双庙村为例,对当前农村法律状况、农民法律意识状况等进行了思考与分析,揭示出在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中,法律在农村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村法制建设所面临的经济与法律的脱节、农民对司法与行政部门的畏惧、普法徒具形式等方面的困境,并对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促进农民法律意识提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认为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格执法、人文执法;深入宣传,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加强农村受教育水平,打造“三个中心”服务社会平台,加快司法改革,实现与维护司法独立。
  关键词:农村;法律宣传;法律援助;经济;司法行政
  中图分类号:D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8-0099-02
  
  我国目前有9亿左右农民,这就意味着我们有约3/4的国人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的稳定对于我国的发展异常重要,而稳定是要法律来做保障的。法律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生活比较贫困的群众和一些特殊的社会群体,因而法律宣传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农村。对农民工权益的维护,保护其合法权益,引导村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法律意识,直接涉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做好对农村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也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驻马店市汝南县罗店乡双庙村是国家级文明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受教育水平、观念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低,法律知识较为匮乏,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困难。给予农村困难群众更多的支持与救助,使他们平等享有和实现法律规定的权利,不仅是建设法制社会、公正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到,在相对较富裕的汝南县罗店乡双庙村仍有约51%的农民对法律表示陌生,约15%的认为法律不可信,18%的认为在走投无路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求助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只有16%的農民明确表示在切身利益遭受侵害时会主动利用法律武器。对法律的陌生使他们对身边的制度产生了迷惑,有58%的农民认为村规民约就是法律,仅有42%的认为不是,这组数据真实的表明:农民对“法律”的是相当陌生的。因为陌生,所以难以接受,所以法律在农村普及遭遇到困境:
  
  一、法律宣传力度不够
  
  调查中,有很村民询问我们是否能够开一些普法课程,对一些涉及农村的法律法规进行讲解。比如日常中,遇到假种子、假化肥怎么办:外出打工时,权益受到侵害怎么办……我们了解到,农村的法律宣传工作做的并不好,其所谓的凿法,形式呆板生硬,往往是简单地将一部法律村委会的黑板上一写了事:再者就是在广播里播一播,也不管是否有听众,有没有听懂:要么编个册子,到各村或各生产小组一发了事。就这样,一部法律,在其传播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认识与理解上的断层,另外,法律条文往往都是对普遍现象进行专业化的高度概括总结得来,是语言的精华,知识层次较低的农民往往普遍难以接受,农民接受不了法律呢,又如何能指望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能得到大的提高呢?
  
  二、农民自身因素: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由于农村人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低下,一旦人身、财产等权益受到侵害时,习惯于传统的行政协调,而不愿意诉诸于法律解决问题,他们往往怕“官官相卫”,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怕打赢了官司输掉了钱,得不偿失;怕复杂而漫长的诉讼程序,耗时费力。也有些农民则根本不知道可以通过法律援助途径维权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经济与法律相脱节
  
  相对于城市而言,当前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经济上,熬体贫困:精神上,极度贫乏。农民的生活节奏缓慢,思想上与外界接触较少,落后的农业经济决定了法律所倡导的法治观念与人权观念在农村将被抵制。农民依然习惯着对权力的绝对服从,这些都是因为贫困落后的经济。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距离法律所需的实施环境尚还差着很大距离:同时多年的农村建设现实也让我们看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与重视,由此可想而知作为高层次精神文明的法律文明,其在农村存在和发展是何等的举步维艰。
  
  四、对司法与行政的畏惧
  
  在乡村调查的过程中当每一位村民都乐意与你聊,海阔天空,对你问的问题无问不答,但是当笔者掏出调查问卷,请求配合就问卷题目进行回答时,被调查的村民多半面有难色,接二连三的推脱。当我问到“您对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态度怎样时?”大多数村民闪烁其词,我认为:这与农民多年来形成畏官、害怕因为反映问题而被打击报复的心理分不开,因为无论你农民以什么方式反映问题,最后总会落到官员手上,为什么?因为农民往往看到执法的官员就是法,行政长官能够调动司法……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在纠纷发生时、在权利被侵犯时,首先想到的是向政府信访,而非寻找法律援助。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基层司法有所忧患。
  法律在农村的普及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农村、农民民主意识、法律意识薄弱的局面,为法律在农村开一条新路,使其能真正深入到基层,被每一个人所熟悉并运用,我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深入宣传,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度
  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援助,面对面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从而使广大农民更深入地了解法律援助制度,掌握了法律援助知识,增强了维权意识。从强化基层司法行政组织建设入手,以基层司法所为平台,建立人民调解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以此筑牢基层社会和谐稳定防线。加大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力度,增强农村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使农民熟悉法律援助程序,敢于并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农村受教育水平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推进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积极发展公办教育,同时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三)打造“三个中心”服务社会平台。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总要求,建立人民调解中心,发挥基层司法所代表基层人民政府调处行政纠纷和民间纠纷的职能,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类处理、限期办理;发挥人民调解预防、排查和化解矛盾的功能,快速有效地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
  (四)加快司法改革,实现与维护司法独立
  划清司法与行政的界限,实现和维护司法独立并有效监督地方行政是当务之急,它还将有效的维护司法的终极权威形象,在广大人民群众心里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离不开广大农村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广大农民兄弟法律意识的提高,否则依法治国就无法得到全面落实,“法制社会”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有九亿人口是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改善农村的法制环境,实现农业与农村工作法治化,其意义与责任不可谓不大,特别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尽快实现农村的法制现代化,将能尽可能的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以早日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蔡昉,新农村法律常识,石油工业出版社。
  [2]陈鹏忠,转型中国:农村弱势群体犯罪问题透析,浙江大学出版社。
  [3]窦瀚,农村常用法律300问农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网上书店系统的分析做一个详细的说明以及采用何种开发方法的一个阐述。对网上书店的存在背景及现实意义做了评价;在网站的设计上,考虑到网站内容以及网站的客户群体,在网站的美工方面采用了比较正规的设计,同时也提供了友好的页面以及簡单的操作,使用户容易上手,方便,快捷。  关键词:网上书店;市场需求;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
期刊
摘要: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加强城市社区管理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开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和谐社区已经成为了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成了我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建设;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C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8-0080-01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校当前学生申诉制度所体现的理念及其运行机制的法理分析,探讨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申诉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8-0086-02    一、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法理依据及现实需要    (一)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法理依据  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通过立法以专门的法规
期刊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一起典型的35kV干式变压器爆炸事故,发现是由于绕组引出分接头部位存在小缺陷,并且有局部受潮的嫌疑,在运行中热效应累积引发的故障。论述了目前《交接试验标准》的要求对这类典型缺陷失效原因,提出应对这类干式变压器典型故障的措施以下:一、把温升试验做为出厂试验;二、对于有受潮嫌疑的干式变压器或在系统位置比较重要的35KV干式变压器,应该增加局放试验;此外,提出避免一次电缆与重要的保护二
期刊
摘要:煽情文化在中国的普遍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大众传媒、网络的快速发展更是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国家来说,煽情文化的客观存在到底是有利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还是弊大于利呢?而且在笔者看来,我们讨论煽情文化的善与恶的问题时,其实不难发现这更深层次反映的是法律与道德在处理日常纠纷时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煽情文化;法律与道德;制度缺失  中图分类号:D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旅行社业发展中存在的行业规模小、竞争市场秩序混乱、从业人员素质低等一系问题分析,根据旅行社业在类别结构、规模结构、地理结构、盈利水平等几方面的研究,探求我国旅行社业良性发展的途径,以期对我国旅行社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旅行社业;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8-0064-02    世界旅游组织(
期刊
摘要:悼人之作,文学史上不乏名篇。魏晋潘安、唐代元稹的作品悲切感人,读之令人心痛;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明白如话,朴素真挚。同是悼念,女性作家李清照的悼亡词作却另具特色。她以寻常言语入诗而不着雕饰之痕,将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于一体表现人间至情至性、大悲大痛,较之前者,她的词则更为柔婉、细腻,体现出女性抒情文学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李清照;悼亡;寡居;柔婉  中图分类号:12
期刊
摘要:县直机关离退休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忽略这一党员群体的管理,使他们在思想、学习和作用发挥上出现了“自由主义”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县直机关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使其“党内生活常青,政治生命常绿”,已经成了摆在我们机关基层党建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在年初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就该课题展开调研,试图对加强我县机关基层组织中的离退体党员管理工作给出一些
期刊
摘要:我国的工会是劳动者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各级工会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以《工会法》为主的法律赋予了工会在劳动关系中各项权利,这对于发挥工会的作用促进工会的发展都起到显著地效果。同时,法律确没有规定工会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即工会代表、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却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是现行工会制度的一大缺陷。由于理论界对于我国工会是否存在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否独立的承担法律责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任何企业要生产就必须有物资资源的支撑,也就有物流。物流是热门话题,也是国内外发展的重点和许多企业竞争的焦点。在专业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靠自身的实力来发展,为了使得企业的正常运作,需要制定自身的物流战略,因此,如何实施现代企业物流戰略管理,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企业物流;战略竞争;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