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碎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改革多年,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到迷茫,不清楚语文教学到底从哪方面入手来提高教学实效。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5G时代的到来,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适时利用“碎片化”教与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碎片化”;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学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审美”“语言”“思维”“文化”四种核心素养,制定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年级阶段性目标。语文教学应在这个基础上确立系统科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的具体目标任务。事实上,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受教师教学方法、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这些教学目标难以全部落实,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优化网络教学资源,对系统的知识进行片段化的切割,積聚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片段。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插入这些“碎片”就可以避免教师因自身专业知识不足对相应知识的传授不到位,达到知识传授的灵活性;同时,也可避免因教师一味地讲解带给学生的单调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碎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以朱自清《春》教学为例,很多教师这样设计教学思路:导入—简介作者—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精心研读、具体分析—回顾反思、小结背诵—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在整体教学环节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将每个环节再进行分割,形成“教学碎片”。
   在教学《春草图》时,教师可这样进行“碎片化”分割:运用媒体展示小草在土里孕育、破土而出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体会小草“偷偷地”“钻”的挤劲和顽强的生命力,感知作者用词的巧妙和拟人的修辞效果;再展示“嫩嫩的,绿绿的”春草图片或视频,学生在感知春草嫩绿特点的同时会自然流露出喜爱的情感,进而有了“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的想法。教师无须深入讲解,只需抓住重点词语引领学生就能深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教学《春花图》时,可先让学生闭眼想象春天花开的情景,教师顺势引导各种花开的次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进而体味作者言语的严密逻辑顺序。再通过“碎片化”的图片或视频依次展示桃花、杏花、梨花,让学生直观体会“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置身这样的场景,似乎能闻到“花里带着甜味”,更有了“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教师稍加引导,这些贴合生活的情景便自然在学生头脑中涌现。学生在体味作者严密思维的同时,也会有看到美好景象想要表达的冲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碎片化”在语文课外学习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有人主张“泛语文化”,强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也需要更广泛的教学资源,这也就是说,仅仅凭借课堂教学不能满足语文教学需求。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需求,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中,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搜集语文资源,了解更多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有利也有弊,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主题式教学,化整为零,提高碎片化阅读的质量。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设定某一个主题,让学生充分分享自己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得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讨论,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碎片阅读中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下一个阅读主题,让学生在碎片化阅读中注重积累,化整为零,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碎片化”在语文教学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碎片化”应用的前提是语文知识的结构化,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教师应明确从各个阶段分项有序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清楚每一阶段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要求,进而对每节课教学内容科学分割,化整为零。也就是在系统设计教学目标前提下,对自己不能胜任或通过自己的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分割,有效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而非全部利用网络资源教学,要避免为追求瞬时效果,过分强调娱乐性,打乱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每到一环节只点击相应课件资源,教学环节令人眼花缭乱的片面化、形式化。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气氛高涨,教师只是课堂的操作者、旁观者,失去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碎片化”的设计及应用要服务于课堂教学。不管是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收集语文资源,还是设计课后练习,加强学生语文素养巩固,教师要发挥好实际的引导、控制和监督作用,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要切实为课堂教学需求服务,弥补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溯本清源,语文老师只有抓住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重视训练学生语文的基本能力,重视培养提升学生语言的领悟和表达能力,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和效果,适时采取碎片化教学与学习方式,便能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余应源.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基本平台与思路:四论语文教学科学化[J].中学语文教学,2006(7):3-7.
   [2]杨洪军,徐娟娟,李萍.碎片化学习与系统教学整合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9(15):11-14.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学位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作文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的语文修养,所以教师必须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课外阅读与
髋关节滑膜炎是小儿骨科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3~7岁儿童,男女比例约为2. 9:1[1]. 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一般采用皮肤牵引、手法理疗、红外线、电疗等,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卧床休
目的 分析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并讨论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抽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送至检验科的各个科室尿液及血液样本,经统计致病菌共为114株.经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所在,对初中语文来讲,课文类型多样,包含了散文、说明文、文言文、古诗词等.而在进行散文的阅读教学中,不仅需要理解课文的基本含义,还需要对其中的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总结经验,转变教学思维,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抓住教学重点,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学生开展语文教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问题式教学法一直被初中教师作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教学手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设置问题的引入,诱导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
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所以在教学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足,这就导致在整个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不完整,教学
期刊
目的 观察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0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将风险评估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以风险管理知识作为指导,有效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