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老翁踢花毽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1984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不仅没有一点儿老态龙钟的模样,而且还能踢毽子,更是踢出许多花样来!
  可是,踢毽人刘连杰却说:“不行了,打去年冬天开始,右腿的关节有点儿疼,高难度的动作不敢做了。”
  踢毽子不是一日之功,是几十年踢出来的。说起踢毽子,刘连杰打开了话匣子:咱天津卫第一代“毽子王”叫“船儿周”,他姓周,是在海河上驾船儿的。空闲的时候,他就上岸在海河边教船工们踢毽子。他身形矫健,人也长得精神,踢毽子就像杂技表演一样精彩,围观的人越看越上瘾,其中一些人就向他拜师学艺了……
  刘连杰从小在海河边受熏陶,迷上了踢毽子,算是第三代传人吧。如今,刘连杰的徒弟已经是第四代、第五代了。最让老人感到骄傲的是,他有几个徒弟的孩子也学踢毽子,虽然技艺不算高,但在出国留学的时候,把天津的花毽带到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让老外见识了咱这独特的民间技艺。
  天津人踢毽子跟北京人的踢法不一样。北京人爱踢“独翎毽”,虽然只有一根大羽毛,但绒毛又多又厚实,毽子踢起来落下的速度比较慢,高起高落,常常是人等着毽子做动作,所以又被称为“慢毽”。天津人讲究踢“快毽”(花毽),这种“六翎毽”虽然有六根羽毛,却特意做了“剔除”,羽毛又细,绒毛又少,下落的速度很快,反应稍微慢半拍,它就掉地上了。
  踢快毽最看“靠”的功夫,动作要小巧灵活、机敏快捷,不是高起高落,而是短、快、灵,让毽子围着人身子转,如“打脸儿”、“滚脸儿”(毽子在脸上滚动)、“脖儿”(毽子围着脖子左右转)等等。天津快毽共有“八八六十四招式”,八组大招式分别是一“抹”、二“砸”、三“骗(骗腿)”、四“对”、五“蹲”、六“落”、七“拐”、八“蹦”。每组又分八个小招式,一共是六十四招式。
  刘连杰几十年如一日踢毽子,最大的收获就是踢出了一副好体格。他总结出踢毽子的四大好处:其一,练大脑。踢快毽要求反应迅速,尤其是踢“集体快毽”時,配合非常关键,这就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机敏快捷,对大脑功能是极好的锻炼。反应迟钝的人踢不了花毽。其二,练眼神儿。踢花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疾脚快”,眼神儿好才能动作快。其三,练肢体。踢花毽是全身运动,腰腹部要有力量,还要有柔韧性,腰椎、颈椎、四肢关节都要灵活。其四,身体健康,享受晚年。刘连杰是退休工程师,自打65岁回家之后,没在单位报销过一次医药费。节省医药费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能享受健康之福。身体健康,吃得饱、睡得香、精神好,想干吗就干吗,想到哪儿玩就到哪儿玩,不给儿女们添负担,在刘连杰看来,这就是享福。
其他文献
2003年3月30日,佛坪县青山垂泪,大地含悲,来自社会各界2000多名干部群众胸佩白花,怀着沉痛的心情,自发地汇集在县体育场,隆重祭奠在“3·28”森林火灾中,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北荡村菜农辛立楼,近几年利用塑料大棚内的地面种植蔬菜,大棚的空间种吊盆黄瓜,实行菜瓜高效立体栽培,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Binhai Village, Dongkang T
中早39系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嘉育293与中组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早籼新品种,于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东阳市2010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中早39表现中熟、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企业为了从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更多的机会,就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建筑企业具有施工周期长、规模大、项目多等
学生的知识大多是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的,因此课程教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大多数的学校都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建立科学
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04年6月正式启动rn为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学习项目管理及参加相关学历学位教育的需求,继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于
引言rn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于2004年首批就批准了72家高校设立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as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MPM)的教育项目.
期刊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包括经营秘密和技术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入实施、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农村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