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于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探索更多更好的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水平;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它关系到人文修养的培养,只有对古今外优秀历史文化有广泛的了解和深厚的积累,对文学、艺术、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兴趣的积累,才能激发个人去探索各个领域的秘密,才会开拓个人的视野,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进一步锻炼、培养写作的技能。在与其他学科的比较中,阅读能力作为基础的地位更显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数、理、化学科习题和指导说明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的学习,甚至在这些科目中有些已经与语文学科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就成了广大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一、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给学生以創造自由,让学生异想天开,从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条件,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如我在《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从孔乙己的遭遇和结局来看,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小说就是要表现封建科举制度对以孔乙己为代表的读书人的毒害,以达到控诉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目的;有的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否定,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有的说,孔乙己本身根本没意识到他已被封建制度所奴役,他四体不勤,自命清高,思想保守,像这样的人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有的说,从当时民众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了,对别人的不幸麻木不仁甚至挖苦取笑,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世态的炎凉,作者要批判的就是这些麻木、无聊的看客……这时,我抓住时机及时肯定了学生的理解,并在最后进行总结,对本文主题的多重认识作出充分的说明,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看得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阅读习惯
  从那些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考查中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自主读书的习惯,一般来说他们都有课前预习课文,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抓住课文的重点,摘抄名言名句,记读书笔记,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等等习惯。但是这些习惯还不足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学生的眼界只局限于课本,哪怕把课文啃得一字不剩,背得滚瓜烂熟,那语文成绩也未必上得去。因此,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把课外阅读放在一个从属的地位上。课外阅读不仅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学习难点的消化解决,而且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象,从而为阅读能力的提高铺垫深厚的基础。
  我们知道,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得书中的意义、思想,因此,语文老师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局限于教学生去解读一篇篇范文,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多种适合于不同目的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要根据书的内容、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等。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来“投其所好”,引导他们热爱和欣赏高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图书,而介绍的读物也应具有教育性、开拓性,鉴赏性、趣味性,教会他们寻找能开阔视野的书来读,如读名家名作、争鸣之作、美文集粹等。现在的文学作品,良莠混杂,教师要把好学生选择指导关。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虽然是主体,但是教师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仍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教学阅读的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方针的实施,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考试中不仅考课内的文段,也考课外的文段,学生往往课内的能按教师新授时的传授要点做好题,而课外的却答不到点子上,把握不住内容。这些表明,中学语文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需要了,这种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了。教师应该提倡“研究性阅读教学法”。“研究性阅读教学法”,阅读介质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应包括视听信息、网络资讯、多媒体等等。在此,阅读已不是语文范畴内的作业,而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因此,读者不能单纯将观察重点放在文章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什么写法等纯语文学科范围内的问题上,而更要关注语言表达了什么信息、什么是重点信息、如何阐述扩充关键信息等。也就是说,阅读过程是认知信息的过程,而不仅是识别语文知识的过程。众所周知,阅读是人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主要通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加以训练。但不能因此就把它主观的认定为语文学科的专利,更不能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来掩盖它的技能性。其实,这里强调阅读教学的技能性,并不轻视和妨害语文学科的人文熏陶与专业修养,我们只是呼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从传统阅读教学中的细微而零碎的语文知识训练中解脱出来,从语文学科的片面中解脱出来,培养一种应用于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总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它对于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探索更多更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参考文献:
  [1]耿百龙.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卫生学校333100)
其他文献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Lamb.)Carr.)为松科(Pinaceae)落叶松属(Larix Mill)植物,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等优点,其木材可供建筑、造纸等用材,目前在我国东北及日本等
目的:通过研究蛔虫感染小鼠骨髓前体树突状细胞(precursor dendritic cells,p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蛔虫感染小鼠pDCs的免疫刺激活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际的工具。因此,让中职学生能流利地开口说英语,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并能把英语正确、熟练地运用到国际文化、科技、贸易等领域是素质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中职英语;口语;氛围;基础一、营造宽松氛围  贝恩博士指出,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对自己教学的对象及其学习态度的了解、理解和关心。他们真诚地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
RACK1蛋白是一种支架蛋白,在细胞生长发育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拟南芥AtRACK1参与了细胞对激素、干旱胁迫信号等的响应过程。以AtRACK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模板对水稻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找到两个与编码AtRACK1蛋白高度同源的基因。在蛋白质水平两者与AtRACK1蛋白的同一性和相似性分别达到70%和80%。推测水稻的RACK1(OsRACK1)可能与拟南芥RACK1(At
拟纽虫属Paranemertes Coe,1901(纽形动物门Nemertea,有针纲Enopla,针纽目Hoplonemerte,单针亚目Monostilifera)曾命名物种共有14个(其中2种已转移到其他属)。拟纽虫属中大部分物种的
本文对谷胱甘肽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 首先测定了15株不同种属酵母菌的生物量和胞内谷胱甘肽含量,从中挑选出一株谷胱甘肽和生物量较高的菌株。结果显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