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支撑:电力科技创新的根本推进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与创新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两把利器。改革就是变革,是改变旧制度、旧体制、旧机制、旧事物中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创新,就是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机制体制、旧的常规戒律,提出新思想、新举措、新机制、新技术。改革与创新始终紧密相连,改革是创新的前提、基础和手段方式,创新是改革的必然结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推动生产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促进新产业的诞生和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源的科学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能源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电力工业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领域,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应努力占领新一轮能源革命制高点,主动推进电力科技创新,促进电力工业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科学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人才,要加快形成人才资源优势。做好“人才”这个大文章,首先需要我们树立和传播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同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不分重点、全面用力的改革,而是有重点、有步骤的改革,人才的优先发展也应既在整体层面推进各类人才的不断发展,又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素质的跃升。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对未来10年人才优先发展做出战略布局,明确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12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能源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也同样需要确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取得率先突破。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提升科技人才素质
  人才队伍的素质,尤其是科技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高新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国家的发展后劲。《人才规划纲要》将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列在首位。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引导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的关键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国家对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2014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必须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青年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按照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和提升创新价值的要求,改进科研管理和组织方式,鼓励人才的自由流动和组合。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有良好服务、法律保障和公平机会的创新创造条件,用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创新红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也在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具体培养工作最终落实在企业层面。通过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牵头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统筹重大人才工程,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企业成为用好用活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将人才优势最终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我国电力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电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科技创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世界装机数量最多、外高桥三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性能考核指标世界第一;特高压电网建设运行多项技术世界领先。2012年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中国核工业集团先进核能技术创新工程等8项电力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依托项目,我国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在国际电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幅提升,首次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电力工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就,依托于成千上万科技创新人才的强力支撑。
  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质量
  以“知识大爆炸”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10年则是每3年翻1番。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将是现在的3-4倍。
  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人才的知识极易老化。对人才进行知识更新,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可谓迫在眉睫。知识老化,是我国现阶段人才队伍素质的又一突出表现。我国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等原因,知识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少人才尽管有着中高级职称,然而应用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破解人才素质危机,除了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更应将着力点落在全面提升现有人才素质上。在经济、科技、卫生等各个领域、多个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从所占比重和地位作用上讲,都是人才队伍中的主体。他们是带动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齿轮和链条,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以专业技术人才为突破口对全面提升我国人才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2005年,为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原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2010年,作为我国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列出了国家12项重大人才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赫然在列。这项工程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2个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653工程”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新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新十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下简称“新十年”)与“653”工程相比,首先培训覆盖范围有所扩大:“653”工程重点为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五大重点领域;“新十年”工程扩大为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生态环境保护等12个重点领域;“653”工程提出6年培养300万名人才,“新十年”工程提出10年培养1000万。其次,培养对象更为聚焦。“653”工程重点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而“新十年”工程则面向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2011年10月,人社部牵头印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研究成立了工程指导协调小组;随后,不断建章立制,陆续出台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实施办法》等文件,逐渐完善工程实施体制机制。在这一工程的牵引下,全国绝大部分省市成立了本地的工程指导协调机构,并配套出台本地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的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也迅速成长为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质量的龙头工程。
  电力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始于2006年,为贯彻落实“653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电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制定出台了《电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根据我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明确了在电网技术、水电技术、火电技术、核电技术、电力环保技术、电力市场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主要领域,开展电力专项继续教育活动。方案指出:从2006年至2010年,每年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3万人次左右,5年共培训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次左右。通过专项继续教育活动,使各类中高级电力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06年,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内蒙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公司、西藏自治区电力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苏国信集团公司等16家电力企业在内,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52640人,占职工总数的18.2%。而截至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大型电力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共计301175人,占职工总数的14.85%。其中35岁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42.34%,36-55岁占53.77%,56岁以上占3.89%。
  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从行业到企业都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现阶段电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行业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进度不相平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数量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培养质量有待大幅提升等等。知识更新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尤其是36-55岁这一占比最大群体的知识更新更应成为我们人才素质提升工作的重点。因为他们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对推进行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电力科技的创新需要各类人才的强力支撑,既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也需要高技能人才做坚实根基,更需要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做推动变革创新的中流砥柱。
其他文献
以创新带动首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使北京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创新型城市,这是北京市提出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了知
笔者所用的苏教版教材中那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不仅让书本变得更漂亮,也让课文变得更加生动可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引导学生背诵《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我将背诵与插
由轻雾插漫社带来的《废柴狐阿桔》是一部正在连载中的漫画,主角阿桔有两只尖耳朵、一条漂亮的尾巴、一身漂亮的毛,它还喜欢磨爪子和扑晃动的影子,并且深受喵星人的欢迎……
党的十八大作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战略部署,受到全社会的赞赏与关注。就业质量的内涵是什么?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质量有哪些核心要素?对此,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众说
从月收入6万余元到每月领取1500元的待岗工资,从令人向往的外企代表处高级经理到人力资源公司的待岗员工,苏晓明的职业生涯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怀孕被退回,月薪由数万
一、环球旅行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能力。游戏场地:在平地上画几个直径为7~8米左右的等圆(每组一个圆),然后沿半径方向在圆外画一与圆圈相
悦声比悦容更重要──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深圳市西丽小学黄雪梅口头表达能力是教师上好课、教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古称“依靠教书谋生”为“舌耕”,也就是说教师是利用
二、80年代,我十分强调“审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审题上下功夫”,“应用题要过关,必须抓审题”的观点。 应用题教学历来把重点放在分析说理上,不是从问题推到条件,就是
在全国广大职工响应党中央号召,奏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时代主旋律,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今天,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在建设部主管的行业中,建筑业是最大的一个行业。建筑业也是需要花大力气振兴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搞好建筑业,对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于推动建设系统的工作跃上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