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蘖玉米分蘖发生规律及密度和播期的影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播期,旨在研究多分蘖玉米的分蘖发生规律及其调控。结果表明,玉米各级分蘖与主茎叶片有同伸关系,一级分蘖数(n)与主茎叶龄(N)呈n=N-3对应关系,二级分蘖与一级分蘖也符合上述对应关系。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能力差异显著,墨西哥玉米(MXG)分蘖能力最强,最大分蘖数可达25~40个,科多4号(KD4)达2~4个,五岳97-1(WY97-1)为1~2个,郑单958(ZD958)一般无分蘖。玉米分蘖能力受播期、密度影响,高光热、低密度有利于分蘖发生,随播期推迟,从出
其他文献
我国北方地区时常发生春旱,严重影响玉米生产。因此苗期耐旱性是玉米育种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性状。本试验选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玉米品种35个,包括50年代农家种4个,60年代双
为了解引起创伤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便有针对性地选用创伤治疗药物,对1988年12月至1995年10月从创伤患者分离细菌的分类及其药敏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
SN1是源于马铃薯的一种抗菌肽,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小麦纹枯病(主要病原菌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为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
<正> 酗酒后,大量酒精吸收入血液,对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影响。酒精还可影响血清中γ谷氨糖肽酶的活性,影响血清钙、钠、钾等元素的代谢。因此,酗酒对健康的危害是明显的。1
以我国近年参加国家芝麻区域试验的43个品种(系)为材料,利用12对SSR核心引物开展DNA指纹分析,初步构建参试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根据指纹图谱分析了参试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聚
以棕刚玉为骨料和细粉(67%),Si C和球沥青(共20%)、活性α-Al2O3和硅微粉(共10%)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微粉结合Al2O3-Si C-C浇注料。分别测试了硅微粉加入量、分散剂(六偏磷酸钠、三聚
多年来,国内外对霍乱弧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许多有效的检测方法,其中生物学检测、血清学分型以及噬菌体分型已广泛推广应用,并作为常规的检测手段。随着霍乱防治中一些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烧结细粒度致密碳化硼陶瓷。研究了原始粉末经热处理后杂质含量降低后对室温下力学性能(即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在高温下(达1 600℃)进行了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