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铺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3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僻静街道的角落里,有一家名叫浪矢杂货店的地方。这个店早在十几年前就没有人经营了,荒废着。有一天,三个偷车贼跑到这里来暂作躲藏,然而就在躲藏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收到了从过去寄来的信。信里是一个女孩徘徊在自己的梦想与病危的男友之间,因为不知道如何选择,很纠结,听说有一家叫浪矢杂货店的地方可以专门给人解决烦恼,于是她便写信来咨询。三个偷车贼经过了一番纠结后,给这个女孩写了回信,并劝女孩放弃梦想,陪在病危男友的身边。他们知道,那个女孩的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坚决劝女孩放弃梦想。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做某件事,特别希望有个人能告诉我不要继续做了,或者坚持下去,但是站在给别人提出建议的人的立场上看,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因为都觉得万一自己给别人的建议误导了他的一生,我们没有办法负责。但是往后读的时候,我看到其中一个偷车贼说:“她来咨询,我们只是负责给建议而已,最终还是要她自己选择啊!”是啊,最终都是由自己选择,与旁人无关。后来,那女孩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写信回来说自己的梦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她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觉得后悔。她為梦想努力那么久,男朋友也很支持,即使最后没有实现,但毕竟有为了梦想而奋斗的过程,没有遗憾,也没有人觉得她做错了。
  有时候,人真的要到很久以后才会明白,只要经过努力,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
  准确来说,这不算解答,而是指引,就像你行走在一个漆黑的夜里,面对未知的分叉路口,前方突然出現的一道光线。或许这光芒很微弱,却足以坚定你的信心。而这条路终究需要你一个人走。无论你是谁,无论身在何方,或许快乐都雷同,而烦恼却模样百般。浪矢爷爷说过:“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而或许,并非是对的我们才选择,只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个答案就是对的。人生能经历的美好风景或许不在于如愿以偿,而在于阴差阳错。
  东野圭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将所有的细节都联系得完美无缺。两个时空间的通信,丸光园与杂货店的渊源,以及各个主人公间微妙却紧密的关系……正如书评所说,“有时伤害,有时相助,人们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与他人的人生紧密相连”。这篇小说带来的感动不仅如此,它的每个字眼都透露着人性的温馨,比如那三个小偷,他们笨拙而绞尽脑汁地给不相干的人回复着信件。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平凡甚至不堪的人的内心深处,都拥有一颗热忱的灵魂。再比如鱼店音乐人,因为在火灾中义无返顾地救助丸光园的孤儿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在最后一刻,他依旧坚信“会有人因为他的歌而得到救赎”。
  不论你在人生的岔路口怎样选择,心之所向,便是阳关大道。
其他文献
当前社会上有不少成年人被贴上了“不想长大族”的标签。他们因喜欢动画,热爱萌物,不急于结婚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成为异类。“不想长大”是在别人看来与年龄不相符的行为表现,但在我看来,谁又规定了哪个年龄阶段应该做哪些事呢?这是一种保持快乐心态的积极生活方式。  “不想长大”让我们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水手服爷爷”,已经白发苍苍,却依旧褒有一颗童心。喜爱水手服的他,穿上了青春可爱的水手服,站
期刊
三月,夭夭桃树,灼灼其花,顿觉满院春似海,我便欣喜于当初的抉择。  ——题记  一双刻写年华的大手,紧握铁犁,翻起层层土壤;一双白嫩的小手,于青青树苗间徘徊不定。柳树、桔树、樟树、槐树……满地的树苗。“要种哪一棵呢?”太阳照得爷爷头顶上的汗珠晶莹如珠,一双有如卧蚕般的眼睛盯着我。这……望着靠墙摆着的株株树苗,每一棵都是那么地青翠欲滴,每一棵好像都希望能被安在这常年有着蓝天白云的院子中,每一棵都好像
期刊
沉寂的夜色开始弥漫,我却意外的清醒,只有思绪像是被掏空了,一个人,一时无语。记忆里的场景开始像电影胶片一样,一点点拼接,最终连接成一个个流动的画面。  一  那个冬天的早晨,风不大,寒气足以侵入骨髓,有一个人骑着伴随了他走过半个人生的自行车,把我送到远在几十里外的县城。  这骑车送我的就是我外公。  车是外公和外婆结婚时买下的,外婆家隔的远,于是外公买下了这辆自行车,在烈日下骑了几十里路,才終于接
期刊
阮福龙 (Nguyen Phuoc Long)美籍越南人。三岁时移居美国西雅图,毕业于美国 Western Washington大学创意写作英语专业,又以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Syracuse 大学研修图书馆信息管理硕士学位。2011年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至今。  作为一名外国人  说句实在话,当我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它与我所认为的中国并不相同。在美国,大部分有关中国的新闻或消息不是关于商业、政府
期刊
“我知道/茶树已经醒来/等待如雀翻飞的纤手/把一旗一枪衔来/等待春水敲春茶/一刹那/盈满明亮芬芳……”关于茶,我曾写过这样几句诗。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几个节气次第而来,清心的茶香也携着渐浓的春意,洇染出一段好时光。  于是想起宋时“活水分茶”的雅事来,想起以茶醒酒的女词人李清照,想起她历经世事沧桑回望旧时光的不胜凄凉,想起她在困顿中依然被香熏染、被茶安抚、被酒浇溉的美丽心灵。  李清照用一首《
期刊
北海,南国之城,美丽之乡。北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不仅有北海银滩、红树林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有海洋之窗、老街等充满韵味的人文景观。北海作为一座沿海城市,其三面环海的地理特征不仅养育了一方水土,更是给历代北海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特点带来深远的影响。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北海人长期居住在海边,所食用的多为海产品。除去那些名贵的鲍鱼、海参,有一种海产品对海边人家有着极大影响,那就是沙蟹,《舌尖上
期刊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①金锁,管是客来唦②。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③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④。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注释:  ①玉钩,新月。  ②管是,必定是;多半是。唦,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③酴醿,本是酒名,这里指花名,亦作“荼蘼”,属蔷薇科落叶小灌木,于暮
期刊
9  有一句话,在耀州流传许久,叫“书坊戏坊,骟娃的地方”。  言下之意是,这两个地方都很污秽,是去不得的。去了,孩子必被糟蹋。  书坊与戏坊,何以成了“骟娃”的地方?它们究竟是怎么“骟娃”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思忖良久,终究未能悟透其中的指向。说戏坊“骟娃”,尚有情可原,但说书坊“骟娃”,却难免让人心生糊涂。  书坊授人以知识,谕人以事理,难道这些也是错谬?依我之猜想,在普遍蒙昧的年代,人们容易把
期刊
在艰苦奋斗的百天倒计时后,初三的别离终于到来。没有想象中的相拥而泣,多的是各奔东西后聚首遥遥的惆怅,最后在一声声珍重中相互告别。  挥手道别时,回忆总是来势汹汹,点点滴滴的往事浮现眼前,让人更是难舍难分。还记得三年前,作为初来乍到的新生,我们对中学生活满怀憧憬,新的朋友,新的老师,新的集体,一切被赋予美好的憧憬。然而对于多学科老师的 “下马威”和“约法三章”,我们怨声载道。最后出场的英语老师,显然
期刊
这几天,我的心情颇为沉重。  市里一模的统考结束了,我负责批改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的第一道题是“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游”。我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的答案让我大跌眼镜。有人答,富贵了白天不回家,晚上也一定要回家;有人答,富贵了不能回家,就像一件衣服晚上在外面飘荡;有人答,有钱有势了就不想回家了,宁愿在外面好好玩;还有人答,富贵了不回家,在外面游荡够了再回家……第二道题目里有个少数民族的称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