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ATP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药品标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K+-ATP酶抑制剂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一类重要的治疗药物,我们曾对这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做过综述[1].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对H+,K+-ATP酶从分子水平的认识越来越清楚,特别是对药物和酶的作用位点的认识,必将推动H+,K+-ATP酶抑制剂有更新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HPLC测定斑庄胶囊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5:45),UV检测波长为371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5%(n=6)
探讨微囊藻毒素-LR污染饮用水后,对大鼠机体的损伤和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大鼠的饮用的蒸馏水中添加低毒和高毒剂量的纯MC-LR,测定其在饲养1、7、14 d的体重、脏器系数、肝
以合肥至蚌埠客运专线为实例,介绍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重点介绍了与邻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互连互通方案,为今后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互连互通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总结
配置一定浓度布洛芬的氢氧化钠(0.01mol/L)溶液,进行紫外扫描,根据其吸收图谱中的特征吸收峰及特征吸收峰的吸收度来判定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真伪.
将灰色模型引入到牵引负荷预测中,对国内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灰色模型方法分析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