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语文思维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牵制着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充分地将语文思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加以正确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教授语文知识,还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些现象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开发。
  一、语文思维的特点
  1.交流性: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语文知识精心设疑,使学生对此产生学习的兴趣及探究的意识,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探讨的空间,在交流探讨中让学生互补、辩论、认知自我,进而实现思维能力的交换。思维的交流性,会使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深入地挖掘知识,进而掌握知识,拓宽了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广泛性:人的想象力是无边界的,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虚无缥缈。所以,语文思维的特点也是广泛的。在语文教学中,文化也是广袤的,没有国界,没有地域。社会、道德、思想、经济、法律等等,凡语文所涉猎的无所不包,这样必然会引起各种不同的思考反馈。面对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学生,便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这样得到创新思维的开拓,进而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3.渗透性:思维可以通过耳濡目染、文化熏陶,逐渐地渗入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之中。语文从来都是集聚美的地方,无论是语言美、形象美、还是意境美,都融合在语文学科中,当教师以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欣赏、探究文章时,思维便已经形成,并逐渐地随着对知识的理解及审视得以提升。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1.教师要有培养语文思维的意识,坚持主动积极的态度。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日渐繁重,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样对于语文思维的培养增加了难度。而且,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而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想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首先,教师就要具备语文思维的能力,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自信心,还要具备精心设疑、巧妙分析、快速解答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地将语文思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加以正确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其次,还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为人师表”,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心态。所以,教师要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进而将自身的语文思维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实现自身语文思维的提升。
  2.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语文知识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宽广地域中,我们无处不受语文思维的潜在影响。所以,形成语文思维,首先就要拓宽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广度,对于知识领域的延伸,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素材,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对课外作品的认知。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引导,例如,在讲解《将进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的做好预习,巩固李白的生平简介,对李白的一些作品进一步了解,例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蜀道难》、《白头吟》等等。由于好些高中生没有配备电脑,也没时间去查阅更多的书籍,所以,这些资料教师可以事先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加了阅读量,这样自然就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使他们再考虑问题时更全面,更顺畅,眼界也相应地变得高远,进而通过量的积累达到思维的质变,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
  3.挖掘学生语文思维之深度。肤浅只会让学生逞一时之快,过后便抛到九霄云外了。这样达不到知识的积累,也无法拓宽知识的领域,进而就无法达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通过表象的引导,使学生深层地挖掘知识的内涵,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解《道士塔》一文时,学生会很明显地了解到,王道士的无知,外国人的贪婪。这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让学生根据当时的环境来进一步探讨内在实质。这样学生就会得知,根源在于清政府的无能,国家的腐朽。这样使学生从现象上升到了本质,进而进入到更深层的理解,开拓了视野,发散了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探知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而在其中得到更多深层的东西。对于语文教学也一样,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汲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全新的教学模式中。例如:探究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精心地设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就拿《林黛玉进贾府》来谈,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精心地设疑,为什么林黛玉与贾宝玉初次见面就感觉已是熟人?为什么刻意地描写王熙凤放荡的笑声?这样让学生对红学产生极大的兴趣,极力地想知道在林黛玉进贾府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这样,学生就会挤出时间进行《红楼梦》的品读。这样有效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兴趣的探索中进行思维的培养。
  三、结束语
  语文思维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牵制着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解放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使学生不仅在高考中取胜,也使之在未来的发展中制胜。
其他文献
【摘要】 文言作为汉语的文体,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形式。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使得文言文直到今天依然是我们阅读的主要文体。有人说,掌握了祖国的语言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徜徉在古代文化的海洋中,可以使得我们的灵魂更加理性,让我们的精神更加清明高远,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古代文化的滋润。  【关键词】 文言文;思想教育;美育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而现在倡导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地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养。这一综合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信心  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现代老师要改变现状在
期刊
【摘要】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可以从师生关系、主体意识、激发兴趣、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来培养。  【关键词】 主体意识;培养;学习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初中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他们既想有选择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也更渴望独立自主地学习,但应试教育的束缚,片面追求分数的影响,往往禁锢了他们个性的发展;语文的课堂教学大多成为教师的一言
期刊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的方式,主动去研读课内课外的文学现象,发现并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获取文学知识;以社会实践的方式,自发地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它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确有所获,学有所用呢?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的工作。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设计  1、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
期刊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一、
期刊
有效教学是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和教师同时获得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师有没有发展或成长。  一、勤于学习、转变观念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们要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心钻
期刊
恰当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要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反观传统教学中的利与弊,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并且认真地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广播、影视、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因此,在教学前,应该思考如何有机
期刊
吕淑湘先生1978年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是工具,语文水平低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吕老师这番语重心长的讲话,迄今过去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年多年来,语文又有什么变化?当前在应试升学压力下语文教学屈从于升学压力,走向了死胡同。以题解式的阅
期刊
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把新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去,只有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我认为,要想真正地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转变。  一、在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首先要体现在学习方式的创新,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学案式教学,都是体现出了学生学
期刊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摸索、总结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一、触摸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欲让孩子感受读之乐趣,最重要的是放手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文本,与“语言亲密接触”,在这种接触中触摸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放手让孩子们自由阅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不要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