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错”的借口
在宪法的约束下,日本要建造这样的直升机驱逐舰,必须要有一个说得过去、上得了台面的借口。
揣测着美国的口味,日本防务省毫不犹豫地将建造这样一艘大型水面舰艇的理由归结为中国海军的不断强大,即中国海军威胁论。
为此,日本防卫省最近几年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做着各种宣传,特别是在中日海上有争议地区,中国保卫领海的正当行为,也被有意歪曲成对日本的威慑行为。日本不断公布在东海油气田巡航的中国驱逐舰图片,既歪曲了事实真相,又在日本国内造成中国大兵压境的假象。同时,日本防务省所属幕僚机关参谋部的相关负责人还强调,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已经装备了超强打击能力的海基巡航导弹,因此日本方面有必要就这一变化作出回应。
日本另一个理由是近年来国际与地区危机援助任务不断增加。目前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已经升级为日本防务省航空、陆上、海上三大自卫队的一项基本任务,而且日本方面也正在积极拓展这方面的行动,期望能够派遣更多的维和部队参与国际事务,以达到增强自身国际地位的政治目的。日本的国际维和行动已成为日本实质性出兵海外的象征。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已经拥有52艘驱逐舰,如果能建造更多大型直升机母舰充当运输和后勤支援的海上平台,那么日本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和地区危机处理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其处理能力和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目前日本已经决定在2010年为22DDH级的首制舰提供!208亿日元的建造预算费用,计划于2014年(平成26年)服役,取代届时退役的“白根”级驱逐舰。
新航母时代来临
从“目向”级开始,日本已经显示出具备建造航母的能力。22DDH不仅全长比“日向”级增加了51米,标准排水量增加了5500吨,达到了19500吨,而且满载排水量将达到25000吨以上。动力系统将会配备四部燃气轮机,两轴推进,功率达到112000马力,可以提供30节的最大巡航航速。其综合作战能力与意大利海军刚刚服役的“凯沃尔”号轻型航空母舰基本相当。
22DDH级采用直通甲板设计,宽38米,直升机起降点比“日向”级多了一个,为5个,舰载直升机总数可达14架以上。配备的直升机具有不同的作战功能,既可以在作战水域内执行海面巡逻任务,也可以搜寻、探测和追踪水中的攻击潜艇,进行反潜任务,并且所有直升机都可以在敌方海基巡航导弹打击范围外执行巡逻与探测任务。
虽然到目前为止,日本防卫省的相关负责人还没有明确表示22DDH将配备F-35B“闪电”||短距垂直起降型(sTOVL)攻击战斗机,但从22DDH的总体布局来看,其强大的综合航空作战系统已经完全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究竟会不会搭载F-35B还要看时机是否合适。
舰岛被设计在右舷舰舯部位置。前方舰岛主要负责本舰操作,包括全舰的海上航行操作以及舰载机航空飞行管制操作。后方舰岛负责舰队操作,包括综合作战任务分配,比如有效应对各种不同事态的舰队作战指挥功能、海上燃油补给等多用途功能、舰队指挥通信功能等。在后方舰岛的后面配备有一部直升机升降机。舰内直升机机库总面积及直升机停放能力为“日向”级的二倍以上。之所以如此,主要也是为了相应增加车辆运输甲板的尺寸。此外,舰载航空与直升机维修车间及配套设施也相应的增加了许多。
可以看出,22DDH的航空综合作战能力要比“日向”级有很大程度的提升,22DDH级真正具备了一艘航空母舰所应该具备的航空管制与航空操作能力。
经济型武器系统
从建造成本我们能够发现,虽然22DDH级的舰体比“日向”级要增加40%左右,但是两级舰的建造成本基本相同。与日本正在建造中的5000吨级19DD多用途驱逐舰相比,22DDH级的舰体要大4倍以上,而预算建造成本不到19DD级的750亿日元的两倍。其原因可以认为,22DDH级正是有了19DD级等的护卫,因此在其自身建造方面就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高昂武器系统。
首先,22DDH的舰载主防空雷达与火控系统不会沿用“日向”级的FCS-3改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次,可以发射“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和“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也被省略。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22DDH级把攻击作战与防御作战等任务都交给了舰载直升机或未来可能配备的F-35B,以及担任护卫任务的水面舰艇和潜艇。22DDH电子系统中的主防空雷达将会是一座三坐标高性能雷达,此外还会配备一部对海搜索雷达,一部航海导航雷达。从反潜角度来看,22DDH还是会配备一部OOQ-21型反潜探测声呐系统,由它来完成最基本的反潜操作。
由于并没有打算让22DDH参与到具体的海上作战任务中,因此它的舰载武器只限于自身防御用途。主要防御武器系统包括两座20毫米“密集阵”系统和两座“海拉姆”反舰导弹防御系统。此外,还配备有一部诱饵发射器和一部声学干扰机。
两栖综合运输能力
22DDH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两栖运输。它承担两栖综合运输任务的空间主要由飞行甲板下面的三层运输甲板构成,其中一层甲板主要用于运输各种大型运输车辆、重型武装直升机以及相关配属装备:还有一层甲板主要用作直升机综合操作、维修保养车间;最后一层甲板主要用作舰员居住空间、受灾人员运送、武装人员运送以及舰载卫生医疗设施空间。
22DDH可以运送4000名全副武装的自卫队队员,以及50辆陆上自卫队配备的新型73武SKW-475·476重型载重运输卡车。该级舰还可充当舰队综合作战补给舰(AOR、Jss)使用,可为护卫舰队群中的其它水面舰艇和潜艇提供海上油料与生活、作战物资补给。舰载各种油料和饮用淡水为3000千升,进行补给时,最多可分别为三艘多功能驱逐舰提供海上综合补给。
22DDH与当前最时尚的两栖舰,如法国“西北风”级、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韩国“独岛“级、美国“黄蜂”级,以及意大利计划建造的LHD-16000型和LHD-20000型、澳大利亚“堪培拉”级等相比,存在两点明显的不同。
首先,上述舰都设计了具备两栖突击作战能力的艉部船坞,可搭载各种类型的两栖登陆艇,而22DDH没有设计这样的浸水船坞,因此它只能在充分利用港口设施的基础上执行港口对港口的有限的两栖运输任务,不能脱离港口实施遂行的两栖抢滩登陆突袭攻击任务。
另一个不同是22DDH具备油料补给功能,可以充当海上作战舰队的补给舰,这样作战舰队不需要停靠港口进行燃油补给,增强了海上持续作战的能力。与其建造单一功能的驱逐舰、补给舰,不如建造具备综合作战功能的大型水面舰艇,这样便可以节约大量的军费预算。
扑朔的未来
与“日向”级一样,计划中的22DDH级也将承担起日本海上自卫队所属各护卫舰队群中旗舰职责,同时还能够非常有效地承担起执行海上及近海灾难救助与支援等人道主义任务,并可以处理地区冲突与危机,参与国际军事与政治活动。
从日本不满足仅仅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开始,“和平宪法”就被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进行着突破。当日本已经具备了建造航母的能力而又不能明目张胆建造的时候,各种夸张的护卫舰、驱逐舰、两栖舰、直升机母舰就应运而生了,令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局势走向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在其中培育出对自己有利的发展方向。
每每看到日本如此的动作,总想起当年秦国为一统中原而采取的基本国策之一,远交而近攻,日本好像已得其精髓。仅凭中国海军实力的不断加强而决心建造22DDH,是否想掀起东北亚地区军备竞赛的序幕,都值得深思和积极应对。
在宪法的约束下,日本要建造这样的直升机驱逐舰,必须要有一个说得过去、上得了台面的借口。
揣测着美国的口味,日本防务省毫不犹豫地将建造这样一艘大型水面舰艇的理由归结为中国海军的不断强大,即中国海军威胁论。
为此,日本防卫省最近几年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做着各种宣传,特别是在中日海上有争议地区,中国保卫领海的正当行为,也被有意歪曲成对日本的威慑行为。日本不断公布在东海油气田巡航的中国驱逐舰图片,既歪曲了事实真相,又在日本国内造成中国大兵压境的假象。同时,日本防务省所属幕僚机关参谋部的相关负责人还强调,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已经装备了超强打击能力的海基巡航导弹,因此日本方面有必要就这一变化作出回应。
日本另一个理由是近年来国际与地区危机援助任务不断增加。目前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已经升级为日本防务省航空、陆上、海上三大自卫队的一项基本任务,而且日本方面也正在积极拓展这方面的行动,期望能够派遣更多的维和部队参与国际事务,以达到增强自身国际地位的政治目的。日本的国际维和行动已成为日本实质性出兵海外的象征。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已经拥有52艘驱逐舰,如果能建造更多大型直升机母舰充当运输和后勤支援的海上平台,那么日本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和地区危机处理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其处理能力和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目前日本已经决定在2010年为22DDH级的首制舰提供!208亿日元的建造预算费用,计划于2014年(平成26年)服役,取代届时退役的“白根”级驱逐舰。
新航母时代来临
从“目向”级开始,日本已经显示出具备建造航母的能力。22DDH不仅全长比“日向”级增加了51米,标准排水量增加了5500吨,达到了19500吨,而且满载排水量将达到25000吨以上。动力系统将会配备四部燃气轮机,两轴推进,功率达到112000马力,可以提供30节的最大巡航航速。其综合作战能力与意大利海军刚刚服役的“凯沃尔”号轻型航空母舰基本相当。
22DDH级采用直通甲板设计,宽38米,直升机起降点比“日向”级多了一个,为5个,舰载直升机总数可达14架以上。配备的直升机具有不同的作战功能,既可以在作战水域内执行海面巡逻任务,也可以搜寻、探测和追踪水中的攻击潜艇,进行反潜任务,并且所有直升机都可以在敌方海基巡航导弹打击范围外执行巡逻与探测任务。
虽然到目前为止,日本防卫省的相关负责人还没有明确表示22DDH将配备F-35B“闪电”||短距垂直起降型(sTOVL)攻击战斗机,但从22DDH的总体布局来看,其强大的综合航空作战系统已经完全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究竟会不会搭载F-35B还要看时机是否合适。
舰岛被设计在右舷舰舯部位置。前方舰岛主要负责本舰操作,包括全舰的海上航行操作以及舰载机航空飞行管制操作。后方舰岛负责舰队操作,包括综合作战任务分配,比如有效应对各种不同事态的舰队作战指挥功能、海上燃油补给等多用途功能、舰队指挥通信功能等。在后方舰岛的后面配备有一部直升机升降机。舰内直升机机库总面积及直升机停放能力为“日向”级的二倍以上。之所以如此,主要也是为了相应增加车辆运输甲板的尺寸。此外,舰载航空与直升机维修车间及配套设施也相应的增加了许多。
可以看出,22DDH的航空综合作战能力要比“日向”级有很大程度的提升,22DDH级真正具备了一艘航空母舰所应该具备的航空管制与航空操作能力。
经济型武器系统
从建造成本我们能够发现,虽然22DDH级的舰体比“日向”级要增加40%左右,但是两级舰的建造成本基本相同。与日本正在建造中的5000吨级19DD多用途驱逐舰相比,22DDH级的舰体要大4倍以上,而预算建造成本不到19DD级的750亿日元的两倍。其原因可以认为,22DDH级正是有了19DD级等的护卫,因此在其自身建造方面就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高昂武器系统。
首先,22DDH的舰载主防空雷达与火控系统不会沿用“日向”级的FCS-3改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次,可以发射“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和“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也被省略。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22DDH级把攻击作战与防御作战等任务都交给了舰载直升机或未来可能配备的F-35B,以及担任护卫任务的水面舰艇和潜艇。22DDH电子系统中的主防空雷达将会是一座三坐标高性能雷达,此外还会配备一部对海搜索雷达,一部航海导航雷达。从反潜角度来看,22DDH还是会配备一部OOQ-21型反潜探测声呐系统,由它来完成最基本的反潜操作。
由于并没有打算让22DDH参与到具体的海上作战任务中,因此它的舰载武器只限于自身防御用途。主要防御武器系统包括两座20毫米“密集阵”系统和两座“海拉姆”反舰导弹防御系统。此外,还配备有一部诱饵发射器和一部声学干扰机。
两栖综合运输能力
22DDH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两栖运输。它承担两栖综合运输任务的空间主要由飞行甲板下面的三层运输甲板构成,其中一层甲板主要用于运输各种大型运输车辆、重型武装直升机以及相关配属装备:还有一层甲板主要用作直升机综合操作、维修保养车间;最后一层甲板主要用作舰员居住空间、受灾人员运送、武装人员运送以及舰载卫生医疗设施空间。
22DDH可以运送4000名全副武装的自卫队队员,以及50辆陆上自卫队配备的新型73武SKW-475·476重型载重运输卡车。该级舰还可充当舰队综合作战补给舰(AOR、Jss)使用,可为护卫舰队群中的其它水面舰艇和潜艇提供海上油料与生活、作战物资补给。舰载各种油料和饮用淡水为3000千升,进行补给时,最多可分别为三艘多功能驱逐舰提供海上综合补给。
22DDH与当前最时尚的两栖舰,如法国“西北风”级、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韩国“独岛“级、美国“黄蜂”级,以及意大利计划建造的LHD-16000型和LHD-20000型、澳大利亚“堪培拉”级等相比,存在两点明显的不同。
首先,上述舰都设计了具备两栖突击作战能力的艉部船坞,可搭载各种类型的两栖登陆艇,而22DDH没有设计这样的浸水船坞,因此它只能在充分利用港口设施的基础上执行港口对港口的有限的两栖运输任务,不能脱离港口实施遂行的两栖抢滩登陆突袭攻击任务。
另一个不同是22DDH具备油料补给功能,可以充当海上作战舰队的补给舰,这样作战舰队不需要停靠港口进行燃油补给,增强了海上持续作战的能力。与其建造单一功能的驱逐舰、补给舰,不如建造具备综合作战功能的大型水面舰艇,这样便可以节约大量的军费预算。
扑朔的未来
与“日向”级一样,计划中的22DDH级也将承担起日本海上自卫队所属各护卫舰队群中旗舰职责,同时还能够非常有效地承担起执行海上及近海灾难救助与支援等人道主义任务,并可以处理地区冲突与危机,参与国际军事与政治活动。
从日本不满足仅仅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开始,“和平宪法”就被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进行着突破。当日本已经具备了建造航母的能力而又不能明目张胆建造的时候,各种夸张的护卫舰、驱逐舰、两栖舰、直升机母舰就应运而生了,令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局势走向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在其中培育出对自己有利的发展方向。
每每看到日本如此的动作,总想起当年秦国为一统中原而采取的基本国策之一,远交而近攻,日本好像已得其精髓。仅凭中国海军实力的不断加强而决心建造22DDH,是否想掀起东北亚地区军备竞赛的序幕,都值得深思和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