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风化矸石山植被生长及土壤水文效应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试验观测,对煤矿区矸石山人工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土壤水文生态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山植物群落经过9年的自然演替和生长过程,其种类及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已形成了由15个乔木树种、12个灌木树种和18种草本组成的人工植物群落.混交林群落中木本植物(乔、灌木)群体密度达到11 220株/hm2.9年生刺槐种群(密度3 333株/hm2,株行距1.5 m×2.0 m)的林木平均胸径为5.27 cm,平均高为5.15 m,平均冠幅为2.85 m;由于受立地水分和养分
其他文献
针对已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减沙效益计算成果存在同一流域同一时段差异较大的问题,以孤山川流域为例,介绍了已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减沙效益计算成果,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认为其
<正>国防教育进课表、进课堂、进校园,提高国防教育的效益和质量,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学校就应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依据校情制订国防教育计划
介绍了低噪声水泥砼路面的研究现状及工程进展,针对国外推出的新技术、新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推广,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对其前景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