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鸡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分化抗原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zaizh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鸡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研究进展,并从组织分布、个体发育以及结构特征等方面对荷抗原的各亚群T细胞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人白细胞介素-6(hIL-6)三维结构的研究对于揭示其作用机理,研制具有不同活性的hIL-6突变体和进行基于hIL-6三维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概述了hIL-6三维结构的模型,并总结了对IL-6活性部位研究的进展。
本文从膜蛋白缺陷,胞浆蛋白缺陷的角度综述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基因研究进展,显示了分子生物学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制,诊断和今后基因治疗应用的重要性。
最近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HIV感染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进展,并详细讨论了不同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HIV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作用的机制。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为治疗HIV感染带来了新的希望。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清。细胞凋亡是细胞生理性死亡的过程,在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凋亡的淋巴细胞数增多,循环中核小体增加,与抗DNA抗体等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抗核小体抗体参与狼疮肾的发生。
期刊
胸腺素α原(prothymosin α ProT α)是一个小的高度酸性蛋白,最初是作为胸腺素α1(Tα1)的前体被分离出来的。ProT α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分布上极其广泛。由6个成员组成的人ProT α基因家族定位于2号染色体,已全部被克隆和测序。ProT α至少有两方面的功能:首先,ProT α作为核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在快速增殖的哺乳动物细胞尤其是癌细胞中ProT α的表达量极高,这已得到许多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特异地促进内皮细胞生长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本文介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相关蛋白的理化特性,作用机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NK细胞的激活与抑制有一套严密的机制调控。激动性配基与CD3ζ和Fc ε RIγ等激动性受体结合形成ADCCR复合物后,通过ITAM通路诱导NK细胞激活,而抑制性配基与KIR结合后,通过ITIM通路使激活信号终止。
NK+T细胞是一类不同于普通T细胞及NK细胞的另一类T细胞亚群,其特点在于:可表达NK细胞受体;其TCR αβ具有选择性倾向,鼠为Vα14Jα281、Vβ8、Vβ7及Vβ2,人则为Vα24-JαQ、Vβ11或Vβ13,其配体则为非多态性的CD1分子;其TCRs被激活后,可迅速分泌大量IL-4,从而启动TH2型免疫应答;NK+T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因此在免疫监视,免疫稳定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非特异免疫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决定其抗原选择性和应答类型。对这种作用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为传染病、肿瘤、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病及移植排斥等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T细胞CD2活化途径是T细胞激活的非特异途径,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分子与其配体LAF-3相互作用,不仅介导了T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非抗原依赖的粘附、激活,尚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调控T细胞细胞因子产生及诱导免疫耐受。此外,CD2系统与某些疾病的发展、转归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