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化静脉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elie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动脉化静脉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8月收治手指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动脉化静脉微型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各项功能恢复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指运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2个月TA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皮瓣两点辨别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胸腔积液患者66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3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抽液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效果确切,有利于加速患者病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方法: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高度近视患者120例,按视力矫正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视力矫正方法;试验组采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屈光度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AC/A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术的效果显著,可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转归率、子宫形态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0年8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试验组接受膝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对照组接受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试验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抗生素使用时间高于对照组,但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对比,急性阑尾炎使用手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Stellar光子双源CT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的诊断指南,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患者4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在该院诊治的骨关节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予以Stellar光子双源CT及相应生化指标检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尿酸、血肌酐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酸、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ARDS患者81例(A组)与同时间段体检的健康人69例(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A组治疗前与B组体检时血清G-CSF、GM-CSF水平及氧合指数(OI);比较A组治疗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G-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和T管引流术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Ⅰ
目的:分析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造成的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