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方法与实践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时期,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应当不断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知识探究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通过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要把握具体的改革要求,做好对学生的强化教育和培养,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方法与实践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语文思维;培养方法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8-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33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好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语文学习和后续知识强化理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把握新时期对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积极有效的概述分析。文章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展开详细的论述,希望对后续的高中语文知识教学有所启发。
  一、高中生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
   学生思维能力更多的是指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做好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的多样化能力。其中,更多的是对知识进行感性的加工和理解,并且转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实际上,思维更多地包含概括和推理方面的认识,也就是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文本知识展开探究,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思想和情感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实现对情感的感悟和深入的思考。思维能力提升也是当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初中的语文知识教学基础上,应当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征,学生如果想要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感悟知识、强化理解语文的知识内容。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知识教学氛围,让学生共同思考知识内容[1]。当然,语文思维培养更多的是结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和系统性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并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和思考,实现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够将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因此要做好对学生的渗透性引导,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创新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各有差别,高中阶段的思维方式包含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在进行思维能力强化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以这三部分内容为基础,做好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学习感悟到共性的问题,达到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效果。在思维意识培养过程中,要做好对课文的本质性概括描述,帮助学生培养形象思维。在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独立性特征,尤其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鼓励学生能够发现问题[2],做好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在针对《致橡树》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采取自学自省的方式,通过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实现质疑和释疑,促进学生感受到诗歌题材的学习魅力,强化学生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思维培養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创设来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真实的感悟。情境创设就是教师借助多样化的演示和实物等资源条件,基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内容,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真实形象的情境,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思维动机。当然,思维动机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借助外因来促进内因的作用发挥,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借助问题实现更加高效的情境导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所以情境创设也是高中语文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3]。比如在讲解《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是谁,‘我’与地坛发生了什么故事?”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的情境,让学生形象地感悟出这部分内容,通过问题情境来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变化,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有积极的作用。
  (三)构建知识结构,培养逻辑性思维
   在进行高中阶段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明确高中语文知识包含的感性思维。实际上,高中语文不仅仅有感性思维,同时也具有多样化的逻辑性思维。另一方面,在针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来构建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体系。比如在针对学生的作文评析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和学生的意见态度进行相关的分组讨论和教学,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根据,进行一定的辩论。同时,教师应当结合自己的知识观点和知识见解不断地进行剖析和探究,不断地强化学生的逻辑性思维。针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展开培养,能够有效地让学生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强化对于文本知识的感悟[4]。实际上每一种课程的知识都是有组织逻辑的,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形成相互连接,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也能够使学生构建起自身的逻辑思维体系,形成有规律、有内容、有深厚内涵的知识结构,帮助和增强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质量和效果。
  (四)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知识内容进行灌输式教学讲解。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被动地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并不高,而且教师未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角度展开探究,会出现知识之间连接不到位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知识思考分析,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同时结合学生的知识探究情况进行剖析,找到学生知识学习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构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和思维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了解到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要对症下药,同时也应当根据不同的知识学习需要和目标,确定相关的课题讨论方式,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展开训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探究,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实现语文思维的进步。   (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和交流
   在进行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做好积极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师生之间存在的距离感,往往会影响思维培养模式的作用和效果,所以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实现更加高效的思考。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基于学生角度展开思考探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和探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见解水平,并找到符合学生的思维培养方式,强化对学生思维方面的重点培养。在进行问题讨论的过程中,结合不同思维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训练方案,不断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够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5]。比如,在针对《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先向学生提问是否有学生游览过赤壁、褒禅山等地,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户外游玩的经历向学生讲述,帮助学生增强对文章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和表述的理解,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另外一方面,通过这种互动性探究,也能够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创作过程中思想情感和意识,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认识。
  (六)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课本知识的教学,还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组织培养,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把握不同文章中的表述结构,以及其中涉及的思想情感、逻辑性思维及感性思维等,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概括分析和理解能力。鼓励学生阅读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多元化的知识往往包含在课外知识中,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理解,并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知识感悟效果。通过对这些课外文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记忆,增强对语文知识和写作方法的理解,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感悟;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學生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培养起符合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和明确书中的知识,这种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体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效果,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结构性理解。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应该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分层次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培养思维能力;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另外,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更加高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秋婵.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223.
  [2]杜生国.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46.
  [3]赵林梅.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6):37.
  [4]李兴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8.
  [5]李华.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2):143.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针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展开了全面分析和论述,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有效提高电力工程合同管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和新论断,指出了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
摘 要 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将其与具体学科相结合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去,是我国建立各学科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迫切需求。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共同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主要关注的四个方面,本文立足于新课程理念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
2015年6月11日,中信银行宣布于6月15日起推出首期单位大额存单和个人大额存单产品,以满足对公客户和个人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顺应利率市场化趋势.中信银行也成为全国首批发
新时期,赋予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新的使命,学生公寓在高职院校育人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优质的贴心服务培养人,是高职院校“以德育人”的广阔舞台。本文从高职院校实际
在小学整体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各类教育资源愈加丰富的前提下,小学语文被赋予更丰富的教育功能与更重要的教学责任,其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资源的利用水平,成为其进入下一发展阶段
为了提升高层建筑物灭火救援任务的执行成效,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降低火灾事故引发的各类损失,完成“迅速察觉火情、人员快速撤离、应急响应迅速、火灾扑救及时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师生互相交流,互相变换角色,产生互动,让学生学习到音乐知识和技能。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的理想人格的塑造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认识到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