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之二三思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bzwk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分类与整理”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努力使学生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自主地利用已有生活积累领悟分类的含义。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分类与整理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03
  《分类与整理》是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这是新教材的一节融合《分类》与《统计》的一节新课。本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分类,并且能对一些东西按照适当的标准来分类整理,能整理成图或者表。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我注重渗透一些相关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集合的思想、统计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远比学会一个知识点更为重要。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首先选择了我们班学生耳熟能详的《数学猴》这本书为切入点,让他们明白是在一堆杂乱无章的书架中书找容易还是在分类有序的书架中找书容易,显而易见,后者更容易。而后又出现学生最喜欢的游乐园场景,瞬间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给足学生展示机会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学具,让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充分探究,使每个学生在动手合作交流与展示中,去感受分类整理的过程,从而了解分类整理的形式和方法,理解通过分类整理后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这里都是教师直接讲,而并没有让他们亲身实践,学生是根本很难体会在同一标准下,无论用哪种记录方式分类,它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也很难体会无论怎么分,物体的总数不变;更不会从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互动教学,培养能力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基于这一观点,让学生在“分类”教学中通过互动教学培养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如仿照教科书上的样子,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分一分,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选择分类的标准,正确分类的地方,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也能更好地得以发展。
  四、联系生活、体验分类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图片,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如:地球仪放在一起,练习本放在一起,同类文具(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放在一起等等,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铅笔和钢笔、圆珠笔、毛笔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笔,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
  五、思维灵活,方法多样
  分类能力既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表现为以下趋势: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能(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进行分类,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分类方法的多样化,进而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如帮助教师整理桌面的物品,学生允许有多种分法:如把蓝色小熊放在一排,白色的放在一排——即按颜色分;把塑料篮子放在一起,铁篮子放在一起——按质地分;把大的瓶子放在一起,小的瓶子放在一起——按大小分;把书放在一起,作业本放在一起等等。
  六、把握理念,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整节课我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突出了我们数学的研究课题,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实物分类,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我安排了逛超市和“分气球”的环节,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而且学会了按不同標准分类,又学会了把已知数据进行整理,又能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逛超市
  为了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和作用,我课前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去逛超市,看看超市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为新课的讲授打下基础。
  (二)新课引入,回忆超市情景
  上新课时,我提出了问题:小朋友,还记得梁老师逛超市的情景么?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呀?分为哪些区域?有什么好处?当我的问题一提出,小朋友们可兴奋了,纷纷举手想要畅所欲言。于是在孩子们的回忆和描述中,我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分类与整理。
  (三)播放视频,探究新知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将教材中的例题做成了一个简短的视频,让孩子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接触问题并思考:怎么给气球分类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将气球按不同的依据进行了分类,接着我再利用课件演示分类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记录分类的结果,然后还出示了两道题目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效果还不错。
  (四)拓展延伸
  学生在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和记录分类结果之后,我用课件出示一道练习题:小组合作,请将本班学生进行分类,你能想出哪几种分类方法并记录下来?问题一展示出来,小脑袋马上围在一起讨论起来,没用多少时间,小组就合作完成了任务。
  总之,在《分类与整理》这一章的教学中,我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起来。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善,争取做得更好!
其他文献
【摘 要】反思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以反思为要点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主要探究反思性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意义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16  著名诗人托马斯·胡德说过: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反思在促进人类进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日趋严重,并逐渐成为当前遏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入世"后对我国的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正面影响与
作者应用计算数学、渗流力学及其理论分析来研究海水入侵和防治、油田勘探和开发中数值模拟的分数步长法和算子分裂法.数学模型是一类耦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减负减压”的呼声愈来愈高的社会背景下,教师怎样才能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呢?唯有靠“有效教学”. 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
【摘 要】虽说成绩不是检验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但却决定了学生能否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高中学业繁重,对待每一学科都马虎不得,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如何提高英语成绩,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 高分成绩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10  作为高中英语老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提高学生的
城乡统筹发展是十六大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在社会保障方面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统筹发展
“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是庄子“言意观”最具代表性的命题.庄子这一言意观念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作 为庄子哲学思想核心的“道”是一个“虚无”、是一个“混沌”,是一个不
随着嵌入式机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SDRAM存储器已在其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S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时序特点,然后提出了用VHDL语言实现SDRAM控制器
【摘要】高中与高职数学教学衔接的概念已经被当今教育界普遍接受.两者衔接能够提高高职数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加强高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突出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功能.经过研究归纳出要实现高中与高职数学教学衔接,必须面对教材内容差异、教学目标差异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两者的衔接工作.  【关键词】高中与高职;数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新的时代背景下
【摘 要】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是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探究英语、应用英语的热情。信息技术易于创设教学情境,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突破了教学重点内容,因此成为高中英语课改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17  英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