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假性血管炎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炎是指组织病理学上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改变,主要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血管内皮肿胀、红细胞外溢、血管壁及其周围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及炎细胞浸润,严重者有血栓形成甚至整个血管的破坏.假性血管炎( pseudovasculitis)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甚至血管造影等与真性血管炎极为相似,但病理上无血管炎的证据如血管壁炎细胞浸润及纤维蛋白样变性,免疫病理显示血管壁无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1-3]。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淋巴毒素β及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皮肤中的表达.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外用2,4-二硝基氟苯建立ACD模型,对照组不行任何处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ACD小鼠发生皮炎的耳廓皮肤和对照组小鼠耳廓皮肤中淋巴毒素β mRNA、LTβR mRNA及淋巴毒素β、LTβR蛋白的
期刊
目的 参照文献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生殖支原体(Mg)的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调查生殖支原体在广西贺州暗娼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参考文献中以生殖支原体P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的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进行实时定量PCR,以生殖支原体标准菌株G37制备标准品,对广西贺州暗娼人群的宫颈拭子标本进行生殖支原体的检测.结果 建立的Taqman MGB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好(1×10~106
期刊
患者男,38岁,因右足趾反复红肿、疼痛10个月,加重伴窦道形成15 d入院.10个月前,患者右足第4趾不慎划破后,右足足趾均出现红肿、疼痛,第4趾甲周脓液渗出,当地医院诊断为甲沟炎,行拔甲术及抗生素治疗后,皮损好转,但反复发作.15 d前,右足第2趾甲红肿、溃烂并出现窦道,伴黄色渗液,迅速累及右足全部足趾,触碰及行走时疼痛不适,门诊以脓性趾头炎收入院.吸烟史10年余,每日约10~20支。
期刊
目的 探讨皮脂腺痣继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收集到的16例皮脂腺痣继发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18岁12例,11~17岁4例.7例伴有乳头状汗管囊腺瘤,4例伴有管状顶泌汗腺腺瘤,3例伴有毛鞘瘤,2例伴有基底细胞癌,汗孔角化样汗孔和真皮导管痣及鲜红斑痣各1例.6例有1个以上的肿瘤,尤以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伴管状顶泌汗腺腺瘤最多,占有4例.结论 皮脂腺痣基础上有
期刊
跖疣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由于发生在足底、跖部、跖间,容易摩擦发生自身接种,且表面角质层较厚,给治疗带来困难.目前治疗跖疣的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理想[1].我科2000-2010年使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跖疣,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与自1997年起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治疗情况相比较。
期刊
患者女,53岁,于2010年10月 23日口服1牧鱼胆,1d后全身多处出现红斑、水疱,大疱,伴头晕、发热,体温最高达39.1℃.到外院诊治,诊断为急性鱼胆中毒,肝肾功能及心肌损伤,低钠低氯血症、过敏性皮炎?
期刊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BBR)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现称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订的M27 -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BBR、氟康唑、BBR联合氟康唑对30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盐酸小檗碱对白念珠菌MIC值的几何均数(G)为248.18 mg/L。与320、160、80 mg/L BBR联合后,
期刊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逆转录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9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与3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者PBMC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皮肤组织液中MIF的含量.结果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PBMC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皮肤组织液中MIF的含量分
期刊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银屑病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对患者造成各种不良反应.青鹏软膏是一种藏药,它由9味传统天然高原药材组方而成,经证实其具有抗炎、抑菌、止痒等作用.我们使用青鹏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银屑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双唇红斑、肿胀、结痂、出血6年就诊.6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上唇出现红斑丘疹、糜烂,间断性皲裂出血,结黄痂和血痂.与食物、光照和季节无关,更换牙膏和牙刷无好转.皮损反复,伴唇部肥厚、结节和瘢痕.3年前类似皮损累及下唇和上腭黏膜,进食时疼痛,张口受限,未予治疗.否认牙病史,不抽烟,不咀嚼口香糖,不咬唇和舔唇,不用唇膏,否认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否认长期曝晒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