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炭”用法之浅见

来源 :科技术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我国从出版工作角度,对科技书刊、文献的用词要求也有严格的规定,科技名词使用的统一、规范是衡量出版物质量的重要要素之一。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科技文献中,名词不规范的情况很多,不仅一般书刊中存在,而且在许多工具书,如各类词典、百科全书中对科技名词的使用也比较混乱。对"碳"、"炭"的使用就是一例。本文对科技文献中"碳"与"炭"使用的混乱情况、正确使用的原则以及选用差错的分析三方面谈点粗浅意见。
  
  一、"碳"与"炭"使用混乱
  
  "炭"字是我国古代汉语中就有的,而"碳"字是近代社会西方化学传入我国后才出现,并于1932年颁布的《化学命名原则》正式确定C元素以"碳"字表示。但是人们在使用时出现了混乱。现举例如下:
  在《英汉化学化工词汇》一书中,含有"碳"和"炭"字的词条有200多条,其中关于元素C的条目都用带石字旁的"碳",如碳环、碳键、一氧化碳、碳化硅等。关于"炭"的条目,如木质炭(carbolignius)、炭黑(carbon black)、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炭砖(carbon brick)、炭精棒(carbon stick)等等,其"炭"的用法是正确的;而该书碳纤维(carbon fibre)的"碳"是用错了。
  《英汉冶金工业词典》中,含有"碳"和"炭"的词条400余条,使用也不规范。有的如,碳钢(carbon steel)、渗碳(carbonation)、脱碳(carbon drop)、碳扩散(carbon diffusion)、炭黑(carbon black)等使用正确;而有的如,碳块(carbon block)、碳砖(carbon brick)、碳棒(carbon rod)、碳素制品(carbon product),"碳"的使用有误。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耐火材料》一书中,碳砖(carbon brick)、铝碳砖(alumina carbon brick)、碳管炉(carbon tube furnace)中"碳"字使用不妥。
  《材料大辞典》中,activated carbon fibre为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为活性炭是正确的;而carbon fibre为碳纤维、carbon brick为碳砖,是用错了。
  《朗文-清华 英汉双解科技大辞典》中,碳黑、碳刷(carbon brush)、碳纤维的"碳"字,均用错。
  《现代汉英辞典》中,对"碳"与"炭"的使用比较混乱,有的地方carbon black为炭黑,有的地方又为碳黑;carbon rod一处为炭精棒,另一处又为碳精棒;把carbon brush也错为碳刷。
  《汉字英释大辞典》中,碳钢(carbon steel)用对了,而碳黑(carbon black)、碳砖(carbon brick)、碳纤维(carbon fibre)也是用错了"碳"字。
  有影响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及《中国百科大词典·7》中,"碳"、"炭"的使用也出现差错,例如carbon brick为碳砖,carbon fibre为碳纤维。
  为什么连这些工具书都出现"碳"与"炭"用法的差错、不规范和混乱呢?我想是由于人们的习惯,以及
  对"碳"和"炭"的科学性的认识上有所模糊所致。
  
  二、"碳"与"炭"的选用原则
  
  1严济慈先生60多年前说过,"凡百工作,首重定名,每举其名,即知其事"。古代的孔子曾经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指出了名实相符的重要性。如何做到名实相符呢?我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使用科技名词时,要按照科技的内涵,要符合科技规律及汉语文字结构特点,既要同国际上使用的名词衔接,又要注意惯例和约定俗成。
  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冶金学名词》中,对"碳"、"炭"二字采用的原则,我十分赞同。即:凡涉及化学元素或化学组成有关C(碳)的名词用"碳";含纯C(碳)的物质也用"碳";有不恒定量及不恒定化学组成的不纯含C(碳)物质,则按我国惯例,均用"炭"。
  
  三、"碳"、"炭"二字在科技文献中使用差错的分析
  
  "碳"、"炭"二字在科技文献中使用差错较多,如上面所述的9种词典工具书中竟还存在各种差错。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其科学涵义理解不深或理解有误。
  1从科学涵义上看,碳是一种化学元素,碳为100%C;碳的化合物有恒定的含碳量,可以从分子式计算出来。因此,除元素C用"碳"外,含纯C的物质也用"碳"。如近代发现的碳60是纯碳,系由60~70碳原子组成的内空外呈球形的结构体,人们称其为球碳。再如,纳米碳管是以纳米小颗粒碳制成的细管,系纯C(碳)材料,所以称为纳米碳管,而不是纳米炭管。carbon electrode不是纯C(碳),应称作"炭电极",而由光谱纯或高纯碳制得的电极--光谱纯电极则应该用"碳电极"。此外,对于其他涉及元素C的名词也均应用"碳",如碳钢、碳键、碳环等;作为主体参与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的C应该用"碳",而不能用"炭",如渗碳、脱碳、碳化等。
  2从科学涵义上看,炭不是纯碳,是一种含碳量、杂质的组成和含量,以及物理、化学性质上均不恒定的含碳物质。按此科学涵义我们再分析一下"炭"与"碳"的正确用法。
  炭黑(carbon black)的主要成分是元素碳,并含有少量氧、氢和硫。炭砖(carbon brick)是以碳为原料,加入适量结合剂制成的高温中性耐火制品,其原料包括无烟煤、焦炭和石墨,以及沥青、焦油和蒽油等结合剂;炭纤维(carbon fibre)是由许多含碳量高(为90%~99%)的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在特定条件下制成的无机高分子纤维;炭块(carbon block)在冶金工业上应用的有高炉炭块、铝电解用炭块、电炉用炭块3种。它们是含碳物质,但不是纯C,也不是化合物。国家标准中规定其灰分含量不大于8%;炭电极(carbon electrode)也不是纯C,是以无烟煤和冶金焦为原料,或是以石油焦和沥青为原料制成的炭制品,如用于铝电解的炭阳极中杂质主要是铁、硅、镍和钒等金属氧化物,还有非金属的磷和硫等。
  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上述含碳物质,应该用"炭"字,而不能用"碳"。而本文第一部分中举出的错用"碳"字的例子,是没有把握住"炭"的科学涵义之故。
  
  四、结论
  
  "碳"、"炭"不仅有不同的科学内涵,而且考虑到两个字的形成过程以及人们的习惯用法,弃"碳"不用而用"炭"、或废"炭"而全部用"碳",都有失偏颇。对"碳"、"炭"的使用,应按照其科技的概念和内涵,符合科技规律,又考虑到习惯,按文中所述原则,在文献中视具体情况准确地选用。
  本人作为一名科技出版工作者,十分关注科技图书的用词统一与规范,故撰写此文表示自己的粗浅见解,与同仁商榷。◇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对昆明市居民户食用碘盐质量的影响情况,为今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和健全碘缺乏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8年昆明市居民户碘盐
目的 对某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前后卫生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19年随机抽取某市19家宾馆和17个地铁站的集中
目的 分析平果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及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提取平果县2013—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采用描述
碘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水平,尤其在神经系统发育、生长和发育以及代谢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1].碘摄入不足时
期刊
目的 评价陕西省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性病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方法 统一采购试验盲样质控品,分发至全省386家参评机构,每个机构一套,每套含5支质控品.每支质控品均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属于病原学范畴.随着现代科学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学生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日益受到关注[1-3].研究混合式
期刊
目的 研究新冠康复颗粒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瘥后肺纤维化的潜在保护机制.方法 通过TCMSP、Uniprot数据库、中国药典获得新冠康复颗粒所含中药的性味归经、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