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狂卖60万杯,揭秘时萃咖啡的爆款法则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来只有新人笑,谁人听到旧人哭。这边,曾经在时代风口的瑞幸咖啡因财务造假,史上“最快IPO”的神话正在一步步走向破灭。那边,咖啡赛道的“黑马”已经在跃跃欲试。
  近日,咖啡品牌时萃SECRE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这是时萃成立一年内的第三轮融资。天猫开店四个月后,已拥有超过35万店铺粉丝,并成为天猫超级品类日咖啡四大超级品牌之一。瑞幸的神话仿佛又在上演,作为咖啡赛道的一个全新品牌,时萃SECRE是如何成就爆款法则的呢?

定位独辟蹊径:以价格空白点切入红海赛道


  “好的咖啡,其实不贵”,这句话背后,中国咖啡市场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平价运动。
  说到底还是要感谢瑞幸咖啡在国内掀起了“咖啡新浪潮”:低价策略和扩张速度都让咖啡的购买人群、场景定位的边界进一步外延。
  咖啡作为现代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而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咖啡消费量近年来更是迅猛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咖啡市场的总规模接近2000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有超过七成的市场,都是传统速溶咖啡消费。
  然而消费升级之下,仅满足“提神”功效的速溶咖啡显然无法满足新生代消费者对咖啡品质、健康性以及风味的挑剔。
  传统速溶咖啡单杯价格通常在2元以下,而在10块钱以上的,星巴克、瑞幸以及便利店等现磨咖啡偏多。在2~10元的价格区间缺乏好的产品,这成为时萃SECRE的重要市场机会点。
  从价格带上,时萃定价在 4~10元的区间内,想要抢占的是传统的速溶咖啡(3元/条)和便利店咖啡(10元/杯)之间的空白。欲借此在速溶咖啡与瑞幸等品牌之间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成为传统速溶咖啡进行直接升级的替代。

精品化即饮产品设计,高颜值俘获消费者心智


  当瑞幸以“新零售咖啡”的姿态入局、咖啡成为星罗棋布的便利店们的标配时,时萃以即饮咖啡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赛道。
  通过全新高价值的即饮产品及差异化的产品力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拓宽咖啡饮用时机。
  有人说这届年轻人最不好带了。确实,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年轻人既关注自己的外表美,也注重自己内心的愉悦感。品牌只有与“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引发他们的共鸣。





  在包装设计上,面对市面上的咖啡品牌,设计偏深沉、单调,商务范较重,时萃的系列产品,更加强调撞色、活泼、多彩,平衡便利性和仪式感的需要。
  比如第一款“甜甜圈”手冲咖啡包,其实是从外包装上对市面上存在已久的挂耳咖啡的升级,但在包装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同时融入了撞色设计以及甜甜圈造型。
  再比如最新上线的乐萃包冻干咖啡的2.0新包装版本,通过“书中自有咖啡屋”的设计理念,在包装上采用了书型创意,花香、顺滑、浓郁三种风味分别对应粉、绿、黄三本“咖啡书”。
  意在于让品味咖啡如同阅读一本好书般,味觉体验和心灵感受相互交融,每打开一本咖啡“书”,都是用舌尖阅读快乐的故事。
  这恰好契合了18~35岁这一核心消费群体崇尚个性、颜值至上的审美趣味及追求品质生活和极致体验的需求,更贴合了年轻人崇尚潮流的个性,为消费者带来极佳的体验。

订阅制+售卖抢占私域流量,立体式抢占多元消费场景


  不同于瑞幸咖啡互联网思维的新零售模式,时萃SECRE的运营模式更加符合自身产品与消费者特性。
  咖啡是具备“成瘾性”特征的垂直品类,时萃因此采用订阅制的产品运用模式。订阅制的本质是重复购买,咖啡的成瘾性,从而使得消费具有周期性,因此这个品类具备做订阅制的条件。
  时萃通过订阅让用户长期留在平台上,根据订阅时长不同,提供按周/月/季/年等不同订阅方式。通过完全定制化订阅,灵活的组合方式,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风味需要,将未来复购的投入,转化给用户的让利。
  一面是微信小程序的订阅,一面是上线天猫平台。时萃背后的用户运营逻辑是:主流电商获新客,再通过订阅来做复购。基于这些“私域流量”,时萃又有可能去通过裂变实现低成本获取新客、新品上市的冷启动。
  此外,时萃还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试点开设五家小型自提体验店,以立体式的多元化运营抢占用户消费场景。

明星代言+头部主播带货,打造“品效合一”营销法则


  咖啡的消费人群始终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消费能力往往比较强,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对于健康、有品质的产品有更多的体验。因此在营销层面要实现品牌与其的紧密连接。
  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邀请流量代言人。选用气质相契合的明星才能清晰地表达品牌文化和产品优势,强化大众好感度。
  借此,时萃官宣R1SE组合中的张颜齐作为首位甜趣代言人,符合Z世代和年轻白领喜欢的“年轻、有精致感、有梗”。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赋能,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除了邀请代言人,时萃还踩准了当下直播带货的风口。
  通过与罗永浩和李佳琦两大头部主播合作,充分利用头部主播的私域流量為产品导流,实现了从营到销的顺利过渡,将旗下乐萃包冻干即溶咖啡打造成网红咖啡爆品。这样的营销组合,无疑将品牌声量的持续发酵以及产品的转化,变成一股营销合力。不仅有助于形成品效合一的营销闭环,也有助于时萃实现品牌资产和价值的累积。

打造IP“毛毛萌趣家族”,着力品牌人格化塑造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是基于人格魅力带来的信任与爱,是品牌的去组织化和人格化。”
  IP代表内容创造,也代表流量支配,更代表品牌的人格塑造。
  时萃为了实现与目标消费者群体更好、更有效的沟通,还推出了第一个IP——“毛毛萌趣家族”,头上有两根呆毛,形象有点“萌”,借此深化传递轻悦饮用方式的品牌态度。
  据了解,除了包装上会使用到这个IP,时萃未来也会让这个IP系列延展到产品周边。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时萃IP运营的思路在于:通过深度内容共建与延展,借由一系列品牌定制化产品,在赋能更多年轻化、高品质的品牌产品的同时,更展现时萃品牌满足年轻人个性化消费的主张。
  可以预见的是,当“毛毛萌趣家族”成为一个有性格、有态度、有情绪、有亲和力、有网感的人,才能充分撩拨用户内心,与用户产生情感纽带,从而将品牌的精神价值观更好地传递给用户。

结语


  时萃迅速崛起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任何一个看似红海的市场之中其实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机会点。只是这个细分赛道能否撑起这个“黑马”品牌还有待时间检验。但我们依然能从时萃身上获得一些品牌启示:任何一个新品牌的崛起都是产品、用户运营、营销等一系列“独特性”相结合的产物。时萃能否成为下一个巅峰期的瑞幸,我们拭目以待!(王琦,微信ID:Brand2016)
其他文献
在被疫情笼罩的过去半年,NIKE 历经了最低谷。  2020年Q4,NIKE全球营收下降38%至63.1亿美元,净亏损7.9亿美元。这是自1998年以来,NIKE亏损最严重的一季度。  然而,在如履薄冰的当下,作为NIKE核心市场之一的大中华区却带来了惊喜。大中华区在Q4极速回暖,拿下了16.47亿美元的好成绩。  放眼全年,大中华区总营收为66.8亿美元,在汇率不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1%,实现了
期刊
途家网创始人罗军曾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分享过一个观点:一个经济模型产生后,必然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商业模式;需求、信任和库存构成了这个商业模式的基础。是需求在要求分享,而大量的库存需要由经营者来搭建平台,解决信任问题,一旦信任建立,交易就成为可能。  4年过去了,“分享房屋”被不断实践着,而在城市之外,有人正用这个模式开拓一片更广阔的市场。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化正高
期刊
朱玉童 深圳市采纳品牌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熟品牌和名牌,任何品牌的发展与成熟都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品牌“重塑”的本质是品牌重塑与再造,是通过重塑与再造来延续品牌和提升品牌,使品牌更具活力、适应力和竞争力。什么是品牌重塑  品牌重塑,顾名思义是指品牌的再塑造,是指推翻以前品牌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通过重新定位目标消费群体,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  品牌重
期刊
增量是商业的话语权  厂商做深度分销的黄金时代,是终端有自然增量的时代。虽然不是每家门店都有增量,但总体是高速增长的。  因为终端有自然增量,所以,厂商通过深度分销与门店搞客情,用“笑脸”换门店真金白银的销量,门店还真“笑纳”了。当然,必要的政策付出还是需要的。  增量在终端,话语权就在终端。客情、语境就是终端掌握了话语权。厂商要看终端脸色,通过客情,换取在终端的表现,如陈列、排面、推荐。  现在
期刊
如果我想喝啤酒,会怎么操作?如果是在家里喝,我会提前在青岛啤酒的小程序上下单,然后送货到家。  如果是在餐饮店喝,我会提前1小时,在地图上搜索一下离餐饮店最近的精酿啤酒门店,如泰山原浆、优布劳的门店,让他们把啤酒送到餐饮店的房间,因为它们是新店商。  当然如果我正好在泰山原浆、优布劳的社区店群里面,可以直接告知店长群主地址和要货品种,半小时左右酒到结算。  最近几年,崛起一批新式零售店,我称之为新
期刊
在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世界就开始近现代意义上的联系了,从全球资源,到全球市场。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世界就开始有了多个或者某个国家主导的技术和工业平台。先是英国,接着是美国,接着是美国带领的发达国家(G7)。美国也是借助这种平台崛起的,只是后来主导了这个平台;德国、法国和日本也是借助这种平台发展起来的,然后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一起,共同丰富、完善和提升这个平台。再后来的南南合作,77国集团
期刊
摊开海底捞的财报,缓缓看下去。有一个数字足以让餐饮同行们嫉妒得吐血。那就是租金成本。做过实业的都知道,商场租金正在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海底捞今年3月发布的2019年全年财报显示,从2018年的4%下降到了2019年的0.9%(如此大幅度的下降,或与会计准则的变化有关),但哪怕以4%来算,都已经足够具有冲击性。  而大多数餐饮企业的这一块可能高达15%~30%。那些生意很糟糕的,更高。  我们再来
期刊
2012年年底,新希望集团推出的全新产品——香蕉牛奶,成了行业内的明星产品,可随着蒙牛、伊利等企业的加入,香蕉牛奶的热度便在一片质疑声中回落了。彼时,新希望集团寄希望于香蕉牛奶的宏伟目标,也在现实的冲击下落空。那么,香蕉牛奶因何会遭遇“突变”,从曾经的火爆到如今的“无人问津”,这中间到底出现了什么失误?与此同时,“香蕉牛奶”们究竟还有没有“希望”重新回暖呢?只要是“奶”就有瓶颈  从行业品类来看,
期刊
你可能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选址对了,那么开店也就成功了一半。从这句话,你就能想象选址有多重要了。不只是零售店,对所有的店来说,选址都很重要,你会发现大家公认的好店址,租金贵到离谱。在万达的餐饮四楼,更是一铺一价,越靠近电影院租金也贵,距离停车场近的那侧商铺生意也会更好。  而一提到选址,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要找人流量大的地方。这个想法,如果放在十年前,没有问题,但现在就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十年前,
期刊
好产品是品牌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都梦寐以求,相互认可的,这叫“供需一体化”。当然,这个“好产品”,是从用户角度来定义的,是通过市场业绩检验出来的,而不是品牌商或生产商定义出来的。因为“厂家”和“用户”是两个不同的视角。  厂家是这样看“好产品”:我的材料怎么好!我的功能如何先进!我的性价比如何!  用户是这样看“好产品”:这是什么产品?跟我有什么关系?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本文所说的好产品,是从用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