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就是全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艾米莉·迪金森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其次分析了《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的意象及其理解,最后分别从友情、宗教、及事业三个角度出发对本诗的主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灵魂;伴侣;忠诚
  作者简介:苗莹莹(1990-),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艾米莉·迪金森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美国诗歌的一座里程碑”[1],对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她为后人留下一千七百多篇诗稿,影响甚大。她的诗作清新隽永,在句法、语法、意象、韵律等方面都不循常规。她有着自成一体的写作风格、反抗传统的宗教意识,深邃独特的独立思想。
  现在我们从她的诗歌《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来一领大师风采。“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然后,把门紧闭——/她神圣的决定——/再不容干预???——/发现车辇停在她低矮的门前——?/不为所动——/一位皇帝跪在她的席垫——/不为所动——/我知道她,从人口众多的整个民族——/选中了一个——/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像块石头——”。[2]
  这首诗成功地用几个意象,寥寥数笔便将自己的忠诚表现得淋漓尽致。“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一旦抉择,便“再不容干预”,表明心志之坚。第一段亦总领全诗。
  第三小节中作者刻意将“我”与“她——灵魂”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做出选择的不是“我”,而是“灵魂”自己,这就表明了“灵魂”的独立性。“门紧闭”与最后“封闭关心的阀门”前后呼应,而“阀门”较之“门”而言更多了一个“拧”的力度,更加密闭、严实,更表明意志的坚定。“车辇”、“皇帝”与她“低矮的门前”相比,在俗世的眼中,他们不知有多尊贵,可是“灵魂”“不为所动”,两处的“不为所动”,更表露了这种忠诚。“从人口众多的民族——/选中了一个——/”,“人口众多”与“一个”对比,更确定了这种选择的唯一性。在结尾处,“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像象块石头”中“从此”更是给这一行为加了一个无限的期限。而“石头”的意象更是表明了意志的坚定不移。“石头”是实心的,有内涵的。“伴侣”已经充盈了“她”的整个内心世界。对“灵魂”来说,“一个”就是全部。
  而“灵魂”视之一个即全部的“伴侣”到底是什么呢,学者多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
  一、友情
  从审美的直观感受来看,这首诗仿佛是在抒发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但鉴于艾米莉终身独身,虽有过几次恋爱经历,但都无疾而终。学者更倾向于这是她对友情的宣言。当家里有人来访,只见墙角有白衣倏忽而过,她与社交保持一定的距离,却渴望与志同道合的少数朋友Benjamin Newton, Leonard Humphrey, Charles Wadsworth, 还有她的嫂子Sue Gilbert。 艾米莉曾寄给她的嫂子300多封信。她的“灵魂”选择了这些朋友作为她的“伴侣”,那么就再不管外部的熙熙攘攘,她只想过属于自己的安静生活。
  二、宗教
  “有些人过安息日到教堂去——/我过安息日,留在家里/让食米鸟充当唱诗班领唱——/ 礼拜堂是果园的园地——/” [3]此处可以看出艾米莉有着反传统的宗教思想,她并不认同大多数人所信奉的“上帝”。从她上学开始,她的同学、朋友还有家人,几乎都经历过“上帝”的恩典,她几乎也要信服了。可是让她觉得不安和痛苦的是她从来没有听到“上帝”的召唤。她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心中有一个自己认为的“上帝”。“上帝布道是著名的牧师——/布道之从不冗长——/于是,即便不去天堂——/最终,我也胜似前往”。“我相信虽然安息日待在家里,可我可以直接对上帝对话,聆听他的布道。我在这里,尘世的生活已经让我体验到了天堂的快乐。”[3]从中可以看出艾米莉对自己心中的“上帝”有着坚定地信仰,尽管很多人嘲讽她的信仰,可她不为所动。她相信她的“上帝”可以带给幸福,快乐。她的“上帝”即是她的“伴侣”。
  三、诗歌事业
  艾米莉从25岁起过着隐居的生活,仅与自己的事业——诗歌终身为伴。理查德·舍沃尔认为“迪金森是在以一种负责的,非传统的方式执意表达她的心灵状态。”他说迪金森几乎是用宗教般的抗狂来赞美自己生活的选择——成为一名诗人。[4]她曾把诗歌寄给一位报社的希金森先生,但他建议她加以修改。艾米莉热爱自己的写作风格,不愿让自己的诗迎合别人以求发表,竟将发表推迟到了身后。诗中所说的“伴侣”即是作者认定的诗歌创作事业及自己的写作风格,她的选择是针对生活方式的种种可能性,及自己诗作风格的独特性,表达了她对自己诗歌创作事业坚如磐石的忠诚。
  连研究艾米莉的著名学者刘守兰也不那么自信“我依然感到自己还是站在通向诗人心灵世界的幽微曲折小径的起点”。[5]我在此仅浅析对本诗的理解,来与文学爱好者们一道交流。
  参考文献:
  [1]顾晓辉 隐居的缪斯——解读艾米莉·迪金森与她的诗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6 Vol.15 No.2.
  [2]江枫译 迪金森抒情诗选 湖南文学出版社 1984.10.
  [3]李正栓 陈岩 美国诗歌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
  [4]辜正坤 主编 世界名诗鉴赏辞典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2.
  [5]刘守兰 迪金森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6.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谷传祺(1989.9-),笔名谷潘,2014年毕业于齐鲁工业大学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爱好写诗,看小说,听相声。网络写手;著有长篇小说两部,作品发表在《中国诗》、《齐鲁文学》、《青年诗人》等杂志。生长在美丽的玫瑰之乡。自由投稿人。  唐僧四人取得真经后,各自流连与人世间。大圣孙悟空在花果山游荡了数千年后,突然穿越到上帝的伊甸园里得到一个情欲果。此果子乃是一个红色硕大的桃子。奇大无比,飘香四溢
当整个世界都在流行马拉松和长跑,北欧人固执地活在健行和徒步的节奏里。我从未幻想过自己可以在北极圈以北200 公里的荒原完成一段110公里的漫长徒步,但事实上,每个稍有体力储备的办公室白领都能完成这场“极北之地”的穿越,领略瑞典最高峰凯布讷山的容颜,走过低海拔冰川,在萨米人的领地里与“国王之路”同行。  DAY1 Nikkaluokta-KEBNEKAISE 23KM  从斯德哥尔摩飞往基律纳(Ki
摘 要:《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典型叙述和鞭挞二战法西斯残忍杀戮行为的反战题材影片,影片伊始是来自约翰.贝哲曼的名言: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和视觉。接下来影片便用尽一个半小时为观众们展现了一场理性对人性的残酷博弈。本文主要就影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个性命运等,谈谈影片中所传达出的一种理性与人性之间的交互与博弈。  关键词: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理性;人性  作者简介:延馼(1
一座公园在一座城市里,在齐齐哈尔这样一座边疆城市、一座工业城市里,如同一首诗中最抒情的句子、一幅画上最鲜亮的色彩。  这座公园叫龙沙公园,它位于市区中心,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走进去,无需门票,就像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走进自己内心,走进情感中最温柔的那片芳草地。  这是一座普通的公园,就像其他城市的很多公园一样,有湖水和亭台、有树木和花草。但是在齐齐哈尔人眼里,它是特别的、唯一的、最有价值的、最
摘 要: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外貌描写经历了从简单到形象的过程。《三国演义》中的外貌描写虽然存在着套语和标签式描写,但基本和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人物外貌描写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人物的相貌和其内质是存在一定映射关系的。  关键词:《三国演义》;以形传神;审美思潮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1
摘 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衍生品。进入20世纪中下期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已经逐渐难以引领社会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之下,所谓的后现代主义便产生。在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方法中,语言技巧的特色是十分引人瞩目的。常见的手法有矛盾、排列、不连贯、随意、隐喻等,而尤其在塑造真实与虚构内容之间,后现代小说的语言手法时十分巧妙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语言技巧;真实;虚构  [中图
聽力扫障  1. privacy /?pr?v?si/ n. 隐私  2. federal agent 美国联邦政府特工  3. detain /d??te?n/ v. 拘留;扣押  4. confirm /k?n?f??m/ v. 确定;证实;批准  5. petition /p??t??n/ n. 请愿书  扫码听测  Ⅰ. 听写练习  一边听录音一边阅读以下文字材料,这些文字材料不是录音的全
她在大二时贷款八万多资金自主创业,半年里,她已成功还清六成贷款,身上虽还负债,但她始终不悔自己的选择。她就是90后女大学生吴育林,现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英语专业。  积累经验,90后女生想开服装店  从小喜欢玩洋娃娃,也喜欢把洋娃娃身上的衣服拆下来,自己设计并缝制成新的样式再穿到洋娃娃身上;和许多女生一样,吴育林喜欢逛街,尤其喜欢逛服装店。“每个女生其实都有这样一个梦想,就是自己开一家服装店。”吴育
摘 要:自由是存在主义的四大命题之一,阿贝尔·加缪笔下塑造了一系列荒诞人物,存在主义对于人的价值讨论是不同于传统哲学思想认知的,自由的颠覆,不是颠覆过去,也不是颠覆未来,而是针对于现在,现在,唯一能给出我们感知的只有我们自己,对于一切现有的发出疑问,对世界报以怀疑姿态,荒诞的自由,如同人类追寻的真理而又不存在的真理,两者既流露惺惺相惜的吸引,也表露无知。自由精神情怀不能表露无知,自由的颠覆其实又是
摘 要:近年来,作为华文小说代表作家的严歌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她90年代赴美,便开始了自己异国环境下的创作。作为一名细腻敏感的女作家,身处异国他乡的经历使她对异域环境下的中国女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代表作品《少女小渔》便是严歌苓对女性的生存状态真实深刻的窥探。  关键词:严歌苓;小渔;文本细读;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