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爸爸似剪刀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di_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今年三十七岁,留着短短的“瓦片儿”头,戴着一副银白色眼镜。他的手非常巧,经常带给我一些惊喜。
  一个周末,科学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制作一幅树叶画,可是我不会做呀,这可怎么办呢?
  正在我愁眉不展的时候,爸爸走了过来,拍拍我的头,问:“儿子,你怎么了?”
  我简单描述了一下任务内容,只见爸爸想了想,又上网搜了搜,然后转身去了阳台。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叶子,还有几粒丝瓜籽。
  我好奇地问:“爸爸,您这是要炒菜吗?”
  爸爸神秘地笑着说:“你就等著瞧吧!”
  爸爸用白色的丝瓜籽做了一张脸,用青色的叶子做了一件衣裙,用黄色的枯叶剪出一把锄头和一个花篮……
  一幅精美绝伦的“黛玉葬花”树叶画便在爸爸的手里诞生了,就像变魔术一样。
  第二天我交作业时,科学老师爱不释手地欣赏了一遍又一遍,并且说:“这是老师见过的最美的树叶画作品!”
  到了晚上,我兴高采烈地将老师的称赞转告给爸爸。爸爸拧拧我的耳尖儿,温柔地说:“儿子,其实你才是爸爸最好的作品!”
  【指导老师:刘二红】
  点评
  题目“二月爸爸似剪刀”化用了古诗“二月春风似剪刀”,巧妙地点出了爸爸的手巧。介绍爸爸的外貌时,只写了爸爸的发型和眼镜,还直接点出了爸爸的手巧,简洁却抓住了主要特征。爸爸制作树叶画的过程没有做详细的描写,是一个缺失,但是能从侧面表现树叶画的漂亮,很不错。爸爸最后说的那句话很感人,充分表现了爸爸对“我”的爱。
其他文献
生活中,学习中,小朋友们接触到的游戏有哪些呢?等等,先别着急报出来哦,让小编带领大家来围观一场时髦的抢红包游戏吧,看看你能不能最先掌握規律胜出。
期刊
一只八条腿的小虫,在我的手指上往前爬,爬得极慢,走走停停,八只小爪踩上去痒痒的。停下的时候,就把针尖大的小头抬起往前望,然后再走。我看得可笑。它没望见前面已没路了吗?竟然还走。再走一小会儿,就是指甲盖,指甲盖很光滑,到了尽头,它若悬崖勒不住马,肯定一头栽下去。我正为这只小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向手心爬去了。  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
期刊
星期天,妈妈下班回到家,摸着我的头说:“你猜妈妈给你买了什么好东西?”我抓耳挠腮地说:“是文具盒?”妈妈摇摇头。我低头想:那是什么呢?只见妈妈从身后变出一只小青蛙说:“看!这是什么?”我一把接过来,“这是给我的吗?真漂亮。啊!还是个水壶呢。”妈妈笑着说:“是的。”这个水壶外形是一只可爱的青蛙,圆圆的身子,大大的眼睛,按一下肚子,还会呱呱呱唱起歌来,将青蛙头上的帽子开启就可以咕咕地喝水了。  我带着
期刊
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皋鱼增感;与其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存,曾子兴思。  【譯文】  树想静止而风并不停息,儿子想奉养父母而双亲则已谢世,皋鱼为此悲伤不已。与其父母死后杀牛到坟前祭奠,不如当他们健在时以鸡猪之肉尽心奉养,这是曾子读丧礼时的感想。  张大嘴巴说  你是如何孝顺自己父母的?
期刊
“吃醋”一词,听来并不陌生,其主要意思是指在男女交往中产生嫉妒情绪。可要问起它的由来,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原来,“吃醋”一词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呢。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身边的一位大臣房玄龄,曾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他功勋卓著,唐太宗封他为梁公,并且想给他几名美女为妾,房玄龄恐其夫人反對,婉言谢绝。于是,唐太宗让皇后去房府劝说,房夫人不肯同意,后来,唐太宗派人带了一壶“酒”向房夫人传说:
期刊
“嗡嗡嗡,嗡嗡嗡……”牛大的耳朵里就好像有一架轰炸机在轰鸣,吵得他吃不香也睡不着。  “嗡嗡嗡,嗡嗡嗡……”“轰炸机”又响起来了。牛大气呼呼地把指头塞进耳朵里,想把它掏出来。谁知他越掏,“轰炸机”就钻得越深,怎么掏也掏不出来。  “嗡嗡嗡,嗡嗡嗡……”“轰炸机”不仅轰鸣,还在牛大的耳朵里四处乱窜。“啊——”牛大受不了了,大喊大叫地在地上打起滾来,  “牛大,牛大,你怎么了?”牛大的好朋友小萤火虫听
期刊
高尔基是一个大文豪,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  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設法读书。  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过了一会儿,月亮躲到了云层后面,可小高尔基兴致正浓,怎肯罢手,于是他点燃一盏小油灯继续看下去。不一会儿,老板醒过来了,看见小高尔基正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看书,便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
期刊
孩子到了乡村,所注意的往往不是庄稼和风景,而是大人不放在眼里的各种小生物。春天的水洼里有蝌蚪,每年我都要捞一些,养在瓶子里,看它们摇着细尾巴活泼地游动,心里的喜悦要满溢出来。夏天的田野则是昆虫的天下。一定是很小的时候,也许还没有上学,有一次在乡下,姐姐神秘地告诉我,田里有“得蜢”。其实她说的是蚱蜢,因为发音不准,说成了“得蜢”。我好奇地跟她到田里,一起小心翼翼地捕捉。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蚱蜢。我更喜欢
期刊
爸爸:  您好!  今天我有心里话想和您说说!我知道您会觉得很意外,但我觉得非说不可了。  我知道您每天很辛苦,每天早起,煮早饭,送我去上学,风雨无阻,我很感谢您!但是您有一个缺点,就是總在低头玩手机。  您知道吗?我早憋了一肚子话要“控诉”您呢。每天,只要把我接回家,您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摆弄着手机,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手像一支魔术棒似的在上面点来点去,手机不时发出“嘀嘀、嘀嘀”的声音。这声
期刊
因为爸爸妈妈经常在厂里不分昼夜地加班,没有时间陪我。于是,书便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  开始我并不喜欢看书,什么《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一点也不感兴趣。有一回,爸爸递给我一本改编的《三国演义》,有精致的插图,语言很优美,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于是,我吃饭时看,睡觉前看,下课了也看,整天捧着不放,被大家戏称为《三国演义》的“十级研究学者”。我对“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空城计”的故事信手拈来,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