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回归生活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荣成市“区域推进德育生活化”课题总的评价是12个字:方向对头、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方向对头
  
  “区域推进德育生活化”符合德育的本质和规律,符合德育改革的大趋势,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大家知道,德育产生于生活。人们在集群生活中,为了相处和交往,需要一种相互承诺,进而要求守信和遵守规则,从中就演绎出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之后,舆论又演变成更大范围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德育源于生活,是为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服务的。道德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可以说,道德就是生活,就是具有道德内涵的生活方式。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获取,而是引导人们去选择、构建有道德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它的内涵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完善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创造一个合乎人性、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道德的根本在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身规律,尊重人年学生主动理解规律、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来提高和发展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但是,以往曾经把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作为一种知识道德,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这种观念在西方源远流长,在我们的学校也出现过,就是把德育纳入应试的轨道,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书本结论,搞标准化考试,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差几个字都不行,结果上了德育课并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而是使学生对德育产生逆反心理,或形成双重人格,说一套,做一套,因此,实效性差。这次课程改革从道德观来说,就是要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转变;在课程观方面,就是要从唯知论走向生活经验论;在学习观上,就要从单向传输转向交互作用。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它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在于“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与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内在统一”,“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这五个方面精确地概括了新课程标准在德育课程开发与研制上的创新之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要使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努力。
  荣成市教育局认识到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才会触动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的“情弦”,才会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而实现德育生活化不是典型学校的个别行为,而应把它摆在先导性、全局性、普遍性的地位上,全面铺开,均衡发展。在这一理念引领下,荣成市将德育生活化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引领,作为提高全员道德素养的一种载体,率先开始了“区域推进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之旅。这一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措施得力
  
  首先,它成了一种科研行为。他们向中央教科所申请了课题,于2005年3月获准,同年12月启动,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引领,先行实验,梯次跟进,典型引路,全面推进。这就使德育生活化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先实验,取得经验,然后逐步推广,这也符合改革的一般要求,态度积极,步子稳妥,规避风险。
  第二,它成了一种政府的行为。在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和肯定之后,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一系列区域性推进德育生活化所必须的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用政府的力量保证德育生活化的推广。
  第三,它成了一种全员行为。既然道德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道德教育就不能局限于某一门课,而应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德育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层面、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细节,而且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荣成市拓宽三条渠道,促进全员提高;培养两个典型,形成中坚力量;立足校本,多维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整合资源,多管齐下,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作平台。这样就调动了全市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德育生活化,做到“让心灵成长与生活历程同步进行”。
  
  成效显著
  
  荣成市中小学德育内容日益丰富,德育队伍不断壮大,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有声有色,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网络化、系统性的德育格局,学生精神面貌、道德水准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准也得到很大提高,涌现了一批文明学校和德育先进集体。
  荣成市在学校德育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在实施德育生活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的精神、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德育生活化还需要不断完善。首先,可扩大生活德育的外延。生活的舞台十分广阔。从内容讲,有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学习生活、休闲生活;从空间上讲,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从类型讲,可分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虚拟生活等等。所以不能把生活仅仅理解为狭小的日常生活。要不断挖掘生活德育的资源。当然这方面有主次之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比较,学校德育应是主渠道、主阵地。在扩大生活德育外延的同时,要不断提高生活德育的质量和效益。
  德育回归生活,注重实践并不意味排斥知识德育,要在德育的认知课程、经验课程、体验课程之间找出合理的结合点。
  我衷心的预祝荣成市的同志在德育生活化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为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发展起来,而且有不断壮大的趋势。寄宿制小学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办学形式,它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对义务教育的补充。寄宿是当今小学生一种独特的、十分普遍的受教育方式,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需要,寄宿教育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寄宿儿童的数量也会稳步增加。  诚然,城
期刊
知识与课程是一对紧密联系的范畴,课程担负着知识传承的历史重任,追随社会知识理路嬗变,然而,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却在当今受到了动摇。“知识霸权”、“知识公平”问题相继出现。我们就要改变知识的寻求思路,摒弃对知识的绝对信任,呼唤学生的反霸权实践,回归学生的“游戏人”形象,使学生学会“维权”,质疑、反思、批判知识。赋权给学生,从而使他们的自主性得到建构。    知识与课程的不可分离性
期刊
陶西平:从三个方面进行示范    首先应当进行基础性与选向性相结合的教育功能示范。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示范性高中建设时,不能只是将全面发展与内涵发展写在字面上,讲在口头上,而实际将办学目标锁定在片面的“双高”层面,即:办学条件的高标准和升学率的高指标。其次,应当进行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办学类型示范。教育行政部门不应将示范性高中固化为一种模式,要建立并扶持不同类型的学校,为不同类型、不同水平学生的发
期刊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新课程力图改变长期以来的传递接受式教学理念,超越传统的教学观。新课程秉持的是一种整体教育观,要求培养“完整的人”。而新课程教学改革则需要切实从三个基本方面落实和进行: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和关系问题、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理论主要是以席勒、凯洛夫等教育家对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进行了改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
期刊
个体心理、个性人格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解决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特别强调“面向全体”,而在集体教学中,只有“兼顾个别”,才能称得上“面向全体”。个别化教学就是适应个别需要的,使每个人有其特色的,同时又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方法策略的总称。它“讲究公平,追求卓越”,使人人都能接受适于其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
期刊
本刊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该会等单位于4月27日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发展管理研讨会自开幕词指出:“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光荣的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落实十七大的任务,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顾会长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从全国范围来讲已经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农
期刊
今年全国各地新课程中考突出“一改三突破”核心    录取方式不再是考分简单相加,在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三方面取得突破。  相对于去年,今年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中考命题将变得单一,只命制“课标卷”就可以了。  而去年,全市中考还要命制两套题,一套是针对不参加新课程中考考生的“大纲卷”,一套是针对进入新课程中考的“课标卷”。  像北京市考试院一样,今年全国省或地市级中考命题单位都不再像前几年那
期刊
本刊讯 中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一石激起千层浪,“京剧进课堂”引发了诸多争议。   试点将在今年3月至明年7月期间开展,涉及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个省份。  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副处长王军介绍、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
期刊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要求高校的发展要走内涵式发展的特色化道路,而人们对办学特色的涵义与特征、对核心理念与办学特色关系的认识尚有待于进一步澄清。为此,在对上述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诠释了高校办学特色核心理念的内涵,即:“四个回归”、“三个学会”、“两个适应”、“一个中心”。    自1999年起,我国普通高校大幅度地扩大招生规模,近两三年高校招生增长幅度虽有所减缓,但总规模仍然逐年上升,这对高校而言是动
期刊
根据行为动力系统运行机制对学困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学业困难是学生行为动力系统陷入封闭的恶性循环所致。要转变学困生,就要打破他们业已形成的封闭行为动力系统的恶性循环,需要教育者深入了解学困生内部调控系统的活动特点,帮助他们将外在的目标纳入到自我调控系统中,使他们能借助外界援助力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实现有效转变。     学习的行为动力系统    个体社会行为是外部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