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ch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课”教学的主要使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方向,守阵地”。强化社会实践活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保障。多种渠道纠正大学生不当的价值观取向,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保障。
  关键词:“两课”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37-0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深入贯彻该文件要求并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高校“两课”教学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改革并取得一定的经验。
  第一,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方向,守阵地”。
  无疑,近几年来,“两课”教学实效的不尽人意众所周知,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部分“两课”教师科学社会主义信仰淡薄、政治鉴别力不强、思想动摇而复杂有必然的联系。沈阳大学思政部也同样面对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为引导“两课”教师自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思政队伍,沈阳大学思政部领导不断通过会议、听课、与教师谈心、组织各种活动等,深入研究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动态并及时进行解惑答疑。例如,在最近我校召开的“两学一做”活动中,沈阳大学思政部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大多数非党员教师也主动参加)认真学习党章和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作用,同时组织教师参观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的家乡。这些努力使很多政治不坚定甚至质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的教师开阔了视野,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总之,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并进入学生的头脑,首先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信、真讲、真行”,并在课堂上要化解负能量,宣传正能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对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广大“两课”教师只有对耕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块沃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守好思想政治理论阵地,“两课”教学才能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强化社会实践活动,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保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课堂和校园、亲赴实践基地调研几乎是沈阳大学每个师生难忘的记忆:“30年前,沈阳市第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支队从各高校整装出发,到了法库和新宾县,调研农村土地承包等问题。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我们还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校园、走上社会,体验群众生产生活。我们既看到自己的专业优势,也看到了自身知识面窄的局限性。艰苦的条件促使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勇于探索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作为沈阳首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亲历者,沈阳大学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李庆杨教授认为,当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团组织、大学生、学校和地方来讲,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从3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影响之深远引人关注。[1]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配合沈阳大学转型发展需要,沈阳大学有很多类似”法库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和“新民文化博览园”这样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每个周三和周末,思政部老师都会精心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调研,例如,去新民文化博览园(这是一个集民俗、历史、戏曲、帝王、“三农”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行社会实践时,同学们通过对十大景观和35个展馆的参观,饱睹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画卷,尤其是当大家表情凝重地观瞻文革摄影馆和复兴之路图片展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路的曲折探索使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90后为实现中国梦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最后,一个多小时的梨园舞台才华大比拚表演使学子们在阵阵掌声中尽情地绽放着青春和梦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但能够促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两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学生在实践中把“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使大家在实践中增强理论自信。
  第三,多种渠道纠正大学生不当的价值观取向,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保障。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大学生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但是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矛盾化、现实化特点,而社会责任、集体主义则相对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占有一定的思想市场。显然,不当价值观的存在显然干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贯彻执行。良好的网络环境、较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都对纠正大学生不当的价值观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03日) 沈阳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十而立”。
  作者简介:王凤环,(1970—),汉,女,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研究”L15AKS001。
其他文献
摘要:两汉时期,已经有不少女性参政议政,甚至还能对政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西汉初期临朝称制的吕雉、何太后等。这些女性虽然不具有独立的政治力量,但是她们对政治的介入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两汉时期干政的女性们,无一不害怕权利的丧失,故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地位。其中包括:排除异己;血脉垄断;借助外戚的力量等等。  关键词:两汉;干政女性;巩固地位;措施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在“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最终导致案情沉冤得雪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既包括杨乃武本身所拥有的个人资本,同时也包括江浙籍官员的社会资本以及申报的社会舆论资本的影响。正是各种力量的整合最终影响了案件的进程与结果。本文将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对该案进行经济学视角分析,解读杨乃武案的翻案成本及代价。  关键词:杨乃武与小白菜;经济学;资本  中图分类号:D997;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要:“伙伴关系”是20世纪末,在政府与民间社会关系发展中受到重视的模式之一。1998年英国政府首先签署COMPACT(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关系协定),将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伙伴关系作为国家政策提出,并且在英联邦不同地区实践。  关键词:政府;非营利组织;合作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89-01  一、COMPACT概念界定  COMP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83-03  一、研究的背景  2011年,環境损失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可能达到5%至6%,大致相当于2.6万亿元人民币(合41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庞大外汇储备的八分之一。①  (一)立法背景。  中国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小觑。从立法角度,我国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来应对此问题,如:1989年我国颁
期刊
摘要:基督教在英格兰早期(历史上指诺曼征服前的英格兰)政治统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惠特比会议的召开使南北英格兰的基督教得到统一以后,基督教更是推动着英格兰走向统一。本文介绍了英格兰的初期情况及惠特比宗教会议的召开从而分析基督教在英格兰初期统一中的作用。  关键词:英格兰;早期基督教;英格兰统一;惠特比会议  中图分类号:T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义务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政府逐渐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但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还有许多不公平现象存在。而英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经过多年发展完善,较为重视公平的作用,对我国完善财政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公平视角下我国义务教育过程中财政投入出现问题,借鉴了英国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为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义务教育;公平;财政投入;转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我们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并且联系历史实际,结合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探析了矛盾分析法在当代的运用。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26-02  一、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
期刊
摘要: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考察,结合当时自然科学发展阶段水平提出的。而辩证法作为一种理论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从马恩这里开始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逐渐深入和上升的过程。研究古希腊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的起源以及两条不同的辩证法探索方式的分支,能够更好的认清唯物辩证法的着力点,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辩证法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辩证思维方式;矛盾;辩证法;  中
期刊
摘要:我国竞技体育近些年的发展追逐着时代的步伐,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可是在成绩背后,也凸显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竞技体育未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产生了很大阻碍,例如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竞技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竞技体育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观实现的重要途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现役运动员身上,更是体现在对运动退役后的生活安排上。本文通过揭示竟技体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分析我国竞技体
期刊
摘要:一提到“哲学”这个词,与其接触不多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不可理解的,甚至是故弄玄虚的东西。关于“哲学”的定义,东西方哲学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哲学到底是什么,或许我们需要通过好奇去探索它。  关键词:哲学 ;philosophia ;哲学家 ;好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