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脊神经节段理论论夹脊穴的解剖特点和临床应用

来源 :中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夹脊穴的分段解剖结构出发,探讨夹脊穴分段性与脊神经节段性的关系,中医理论认为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具有外通经络、内调脏腑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夹脊穴在解剖关系上与脊神经密切相关,夹脊穴的节段性与脊神经节段功能相近,具有调节交感神经功能、改善循环血供、抑制痛觉信号传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可通过脊神经节段理论这一角度阐述夹脊穴的作用机理,指导夹脊穴临床取穴及治疗.
其他文献
介绍郭志强运用中医药促排卵的临床经验,郭志强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提出“阴常亏虚,阳亦不足”的观点,针对排卵障碍,临床辨证以“阴阳”为纲,治疗上既重视阴精的不足,又重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之一.张葆青认为此方既可清解少阳郁热,又可温太阴虚寒,只要辨证为少阳肝胆郁热兼太阴脾虚有寒,皆可应用.在临床上谨守病机,灵活运用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首乌藤的指纹图谱,并测定首乌藤中没食子酸、反式二苯乙烯苷、大黄素的含量.方法:利用HPLC建立不同产地首乌藤的指纹图谱,并对12批首乌藤中没食子酸,反式二
介绍王世广运用“火针深浅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经验.王世广在临床中根据面肌痉挛的分级、患者形体的羸壮量化火针点刺的深度,并结合是否存在联带运动制定了系统的用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