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远期疗效的荟萃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远期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ScienceDirect, EMBASE, BIOSIS, Springer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关于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远期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制定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5.0(Cochrane Library)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

共有16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 268例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组618例,外固定组65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比较,在术后并发症[感染(I2=0%,RR=0.27, 95% CI 0.16~0.45,Z=4.92,P<0.000 01)及术后总并发症(I2=0%,RR=0.71, 95% CI 0.59~0.85,Z=3.65,P=0.000 3)]、随访终期的DASH评分(I2=37%,MD=-5.67, 95% CI -8.31~-3.04,Z=4.22,P<0.000 1)和掌倾角(I2=78%,MD=2.29, 95% CI 0.33~4.24,Z=2.30,P=0.02)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终期的临床结果(握力、伸展、屈曲、旋前、旋后、桡偏及尺偏)及影像学结果(桡骨长度)方面,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均取得了一定的远期疗效;与外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远期DSAH评分和更好的掌倾角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特异性结合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标志物β淀粉(Aβ)斑块的靶向磁性纳米颗粒,并探究其与Aβ斑块体外结合的能力。方法采用纳米级锰锌铁氧体Mn0.6Zn0.4Fe2O4,以两亲性星型嵌段共聚物进行包覆,负载Aβ特异性探针匹茨堡复合物B(PiB),构建新型靶向Aβ斑块的磁性纳米颗粒MZF-PiB,透射电镜检测其形态,3.0T MRI扫描测量MZF-PiB悬液的T2值,通过计算r2弛豫率评估其超
为了能够检测到无线网络系统中的已知和未知类型的入侵者,提高无线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动态自适应模板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原有模板(分类结果)在聚类过程中不断更新,并且允许在聚类分析过程中构成新的模板。实验表明用该方法检测无线网络系统中的新型入侵者,准确率可达到98%。
直肠黏膜脱垂(RMP)又称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黏膜内套叠,是指上端直肠黏膜折入到下端直肠腔,而不脱出肛缘外的一种疾病.rn直肠黏膜脱垂发病原因及机理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其是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今前沿的科学统计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以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的“太极拳”、“太极”研究方向的文献进行整
期刊
肛门癌多发生在肛管或肛缘皮肤上,多为鳞状上皮癌,也有少数为基底细胞癌。生长在齿线的是肛管癌;生长在齿线下方是肛门周围癌或肛门缘癌。肛管癌多见于女性,肛门周围癌男性多
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