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尔油酸咪唑啉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应用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n1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用妥尔油脂肪酸FA1和FA2与羟乙基乙二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反应,合成了妥尔油酸咪唑啉磺酸盐TOS-1和TOS-2,测试了物化性能。研究表明,TOS-1的表面张力γcmc为29.65 m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为8.75 mg/L,TOS-2的表面张力γcmc为29.64 m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3.77 mg/L,TOS-1的临界胶束浓度小于TOS-2,润湿性、乳化性能均优于TOS-2,泡沫低于TOS-2,是一类稳泡性较好的表面活性剂。
其他文献
利用友好戈登氏菌对内蒙古白音华褐煤进行降解,考察了煤浆浓度、菌液用量、降解时间和培养方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煤浆浓度为0.6 g/50 mL培养基,菌液用量为9 mL/50 mL培养基,降解时间为21 d,培养方式为摇床培养,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为57%。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原煤、氧化煤和固相产物进行了表征,发现硝酸作用后,氧化煤的羟基振动峰增加,芳香环振动峰减弱,晶核和缩聚程度下降,热稳定性降低,有利于微生物降解。微生物作用后,固相产物的芳香环、羰基和硝基的吸收峰减弱,芳香
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为改性剂,采用球磨法对黄土微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高疏水性能的改性黄土,评价改性黄土对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的机械作用下,当PMHS用量为6%,球磨时间为30 min时,PMHS改性后的黄土表现出较强的疏水性能,接触角和吸湿率分别为125.1°和0.63%。将PMHS改性黄土和嘉仕涂-100粉料按质量比3∶100混合,制备改性防水涂料,漆膜的拉伸强度、粘结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0.4%,48.4%,8.9%,且经过浸水处理后三者的保持率分别在92%,96%和8
利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研究了热解温度对准东煤快速热解的影响,利用分步活化能模型拟合了在高升温速率下Py的失重数据,分析了焦油中的成分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解温度持续升高,烯烃含量先缓慢增加再减少,烷烃的含量不断减少,芳香烃含量不断增加。脂肪烃和芳香烃两类产物呈现协调竞争关系,中低温热解有利于不稳定桥的断裂产生烷烃和烯烃;高温热解促进不稳定桥的自发缩聚,使芳香烃迅速增加。苯、甲苯、乙基苯和二甲苯的含量在400~600℃快速上升,600℃以后含量缓慢增加。焦油的高位热值在900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和氯化苄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生成阳离子单体DMB。再以DMB、苯乙烯磺酸钠(SSS)、丙烯酰胺(AM)、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等为功能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两种不同酰胺基团的双梳型两性水煤浆分散剂PHASD和PHNSD。通过水煤浆成浆性能、XPS、接触角、稳定性等测试,考察两种分散剂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含有N-MA的PHNSD的分散、降黏效果明显优于PHASD;当PHNSD用量为0.5%时,榆林煤最大成浆浓度可达到66.1%,吸附膜厚度达到1.91 nm,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2020年以后,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已经不单单满足于简单的温饱,健康生活理念由此获得不断发
期刊
电解电压和电流是连续电化学厌氧消化的重要电化学参数,通过影响厌氧消化电活性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电化学厌氧消化。研究改变电压和电流,在35℃下运行连续电化学厌氧消化(EAD),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产气量、组分含量、底物消耗率及甲烷产率。结果表明,电压的提高有利于EAD体系内电活性微生物的生长进而促进产生电流,4.0 V时EAD产甲烷最高,电活性微生物活性最强与甲烷产率最佳;当电压继续升高至5.0 V与6.0 V,电压过高抑制反应体系类电活性微生物活性,甲烷产率下降。增加电流运行的EAD均有较高的底物消耗率和较高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氯化亚锡为锡源,采用机械力辅助法制备了Sn-TiO2气凝胶。通过TGA、XRD、UV-Vis、BET、XPS、SEM等对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Sn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Sn-TiO2气凝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其对盐酸四环素(TCH)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Sn掺杂有利于无定形TiO2向锐钛矿TiO2的转变,并可以减小锐钛矿的晶粒尺寸,拓宽TiO2
采用微电解工艺及微电解-Fenton工艺处理对氨基苯酚废水。结果表明,处理200 mL浓度为0.5 g/L对氨基苯酚废水,单独微电解工艺,在pH为3,废铁屑投加量50 g/L,铁炭质量比为20∶1,反应60 min,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40.25%和42.28%。微电解-Fenton联用,在pH为3,铁炭质量比为20∶1,双氧水投加量30 mL/L,反应60 min,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3.72%和95.7%。
以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通过微波和紫外光协同TiO2/AC降解废水中的苯胺,考察反应时间、微波功率,紫外光、以及两者协同等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和紫外光协同对苯胺的降解效果较好,18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微波400 W为最佳反应功率。在此条件下,TiO2/AC对100 mg/L的苯胺废水的去除率可达71.2%。微波辐射联用使光催化剂的降解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去除率相较于单独使用微波和紫外光上升了28.29%和76.94%。
通过掺加红油增塑剂、C9石油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改性剂制备不同类型改性沥青,采用沥青针入度、旋转黏度、动态剪切流变、多应力蠕变恢复、弯曲梁流变等实验对其高低温及感温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基质沥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改性剂均可改善沥青感温性能,黏流活化能指标有助于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控制与调整;SBS改性剂是提高沥青高温性能的主要因素;红油增塑剂和SBS改性剂可以改善沥青低温性能,树脂则对沥青低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